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5篇心房
  • 5篇心房颤动
  • 5篇房颤
  • 4篇心房颤动患者
  • 3篇细胞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血清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衰竭
  • 2篇损伤心肌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缺血再灌注损...
  • 2篇缺血再灌注损...

机构

  • 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6篇宋蕾
  • 15篇卢英民
  • 9篇韦彩雯
  • 8篇李志华
  • 7篇张金春
  • 7篇罗晓菡
  • 6篇黄达民
  • 5篇岳冬梅
  • 5篇石来新
  • 5篇姚能才
  • 5篇李宏松
  • 4篇蔡振东
  • 4篇包敏敏
  • 4篇季俭
  • 3篇窦存芳
  • 3篇沈俊娴
  • 2篇李毅刚
  • 2篇姜珊
  • 2篇张松
  • 2篇李研研

传媒

  • 4篇心血管康复医...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心脏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并发出血的心肌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的随访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并发出血患者出院后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共入选AMI患者208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并发出血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随访出院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使用情况。结果院内发生出血共32例,包括消化道出血12例,黏膜皮肤出血8例,组织深部出血6例,泌尿系统出血5例,脑出血1例。与非出血组相比,出血组的阿司匹林使用率在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使用率在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住院期间并发出血患者出院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使用率的的降低,影响患者的预后。
包敏敏卢英民韦彩雯宋蕾李志华岳冬梅
关键词:出血心肌梗死抗血小板药
红参调控DARS-AS1/miR-125a-5p通路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红参是否通过调控DARS-AS1/miR-125a-5p通路从而抑制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方法体外培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同型半胱氨酸(Hcy)处理细胞建立模型,使用不同剂量的红参处理细胞;四唑盐(MTT)进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检测;Transwell小室实验进行迁移及侵袭检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DARS-AS1、miR-125a-5p的表达量;Hcy诱导的细胞中分别转染si-DARS-AS1、pcDNA-DARS-AS1,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DARS-AS1、miR-125a-5p的靶向关系。结果Hcy可增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率、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促进DARS-AS1表达,抑制miR-125a-5p表达(P<0.05);红参可降低细胞增殖率,减少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抑制DARS-AS1表达,促进miR-125a-5p表达(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干扰DARS-AS1表达可抑制Hcy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DARS-AS1可靶向结合miR-125a-5p;DARS-AS1过表达以减弱红参对Hcy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红参可能通过调控DARS-AS1/miR-125a-5p通路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黄达民张金春宋蕾岳冬梅刘洪强卢英民
关键词:人血管平滑肌细胞
缓释维拉帕米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早期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缓释维拉帕米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87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44例和B组43例,A组服用缓释维拉帕米,B组服用氨氯地平,观察2组治疗后平均血压、心率、房性早搏次数、短阵房颤数及随访期间房颤发作总次数,平均持续时间和平均心室率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血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心率、房性早搏次数及短阵房颤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各项指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房颤平均持续时间短于B组,平均心室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缓释维拉帕米和氨氯地平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但缓释维拉帕米减慢心率、减少房性早搏及短阵房颤的作用优于氨氯地平,并可降低房颤发作时的持续时间和心室率。
李宏松韦彩雯宋蕾李志华蔡振东卢英民
关键词:缓释维拉帕米氨氯地平高血压
社区医师与心内科医师心电图诊断及治疗的差异
2014年
目的:比较社区医师与心内科医师对心电图诊断及治疗的差异,了解远程心电图诊断系统安装的必要性。方法:心内科医师对503份心电图重新阅读并书写报告,作出相应的治疗,与社区医师作出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对比,总结其差异性。结果:社区医师心电图诊断完全准确450份(89.5%),误诊53份(10.5%),心内科医师诊断完全准确498份(99.0%),误诊5份(1.0%),两者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社区医师诊断需要治疗例数475例(94.4%),不需要治疗28例(0.6%),心内科医师诊断需要治疗病例322例(64.0%),不需要治疗病例181例(36.0%),两者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社区医师对心电图的诊断的正确率显著低于心内科专业医师,而判断治疗需求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心内科医师。
韦彩雯宋蕾岳冬梅李志华黄达民罗晓菡卢英民
关键词:社区医师
环肺静脉消融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功能影响的短期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左心房环肺静脉消融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4例行环肺静脉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其消融术前及术后1、3个月窦性心律下左心房容积指标和二尖瓣口A波速度峰值(VA),分析消融术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结果消融术后4例患者房颤复发,余30例完成研究。消融后左心房射血分数、VA、左心房主动排空分数、左心房总排空分数在1个月时显著下降,在3个月是恢复到术前水平。左心房被动排空分数、左心房最大容积在术后1个月,3个月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环肺静脉消融术后1个月左心房辅泵功能下降,而储存功能无显著改变。3个月时左心房辅泵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
李宏松韦彩雯宋蕾李志华蔡振东卢英民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心房
心肌功能指数和脑钠肽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心肌功能指数(MPI)和脑钠肽(BNP)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COPD病人80例,根据是否存在右心功能不全分为存在右心功能不全组(A组,41例)和无右心功能不全组(B组,39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检测并比较分析所有研究对象血清BNP、MPI及心功能指标[包括右心房最大横径(RA)、右心室基底段横径(R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结果与C组比较,A组、B组血清BNP水平及右心室MPI均升高,且A组高于B组(P<0.05)。与C组比较,A组RA和RV均增加,LVEF、FVC及FEV1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RA和RV均增加,FVC及FEV1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BNP水平和左心室MPI与COPD病人心功能指标RA、RV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血清BNP水平和右心室MPI与COPD病人肺功能指标FVC及FEV1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BNP相比,右心室MPI与COPD病人心功能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相关可能性更大。结论血清BNP水平和MPI有助于评价COPD病人右心功能,且MPI变化可能较血清BNP水平改变更敏感。
宋蕾卢英民施静蔡建荣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钠肽心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
血清肌红蛋白水平与高频率呼吸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2013年
目的分析较高呼吸频率与血肌红蛋白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比较气急患者(380例)不同呼吸频率状态下的血肌红蛋白浓度,即分别比较呼吸频率≥30次/min与呼吸频率<30次/min时心功能不全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肌红蛋白水平,比较呼吸频率≥30次/min的患者呼吸困难持续时间(<24h与≥24h)其血肌红蛋白水平;比较呼吸频率≥30次/min患者治疗前后血肌红蛋白水平。结果呼吸频率≥30次/min的患者血肌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呼吸频率<30次/min时血肌红蛋白水平(P<0.01);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呼吸频率≥30次/min时血肌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30次/min的患者:呼吸困难持续时间<24h的血肌红蛋白升高水平低于呼吸困难持续时间≥24h的患者(P<0.01);呼吸频率≥30次/min患者治疗后血肌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呼吸频率增快是血中肌红蛋白水平升高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有助于治疗效果的评价。
宋蕾罗晓菡卢英民
关键词:肌红蛋白
华法林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梗塞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通过比较华法林与拜阿司匹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明确NVAF患者抗栓治疗的最佳选择。方法:根据国际指南中关于NVAF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建议,入选120例NVAF患者,随机均分为华法林组(目标INR 2~3)与阿司匹林(100mg/d)组,比较两组脑梗塞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脑梗塞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1.67%比8.33%,P<0.05)。华法林组7例(11.67%),阿司匹林组6例(10.00%)发生出血,华法林组出血发生率高于阿司匹林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严重岀血情况。结论:华法林抗凝效果明显,可以安全、有效地减少和防止脑梗塞发生。
李志华罗晓菡卢英民姚能才黄达民张金春宋蕾韦彩雯
关键词:华法林阿司匹林心房颤动脑梗塞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CR)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02例入新华医院心内科行PCI治疗的冠心病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小板抑制情况(血栓弹力图中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率),患者被分为CR组(抑制率<30%,39例)和非CR组(抑制率≥30%,63例)。对CR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2例中39例出现CR,发生率为38.2%;与非CR组比较,CR组糖尿病患者比例(15.9%比33.3%)、白细胞计数[(6.34±1.98)×109/L比(7.38±2.42)×109/L]明显升高(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B=1.470,P=0.008)和白细胞计数(B=0.331,P=0.008)是该类患者发生C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和白细胞计数升高是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健卢英民黄达民罗晓菡石来新姚能才张金春季俭沈俊娴包敏敏宋蕾韦彩雯李志华李毅刚
关键词:氯吡格雷糖尿病白细胞计数
静脉注射桂哌齐特治疗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2012年
目的:评价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注射桂哌齐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阳性药物对照临床研究,入选230例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5例在试验开始前退出,其余22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05例)。试验组用桂哌齐特注射液以4μg.kg-1.min-1静脉滴注,持续23 h;对照组用多巴酚丁胺2μg.kg-1.min-1初始静脉滴注,1 h后增加到4μg.kg-1.min-1并持续23 h,综合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31.67%(38/120)和18.10%(19/105)(P<0.01);治疗24 h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均值上升分别为6.4%和4.5%(P>0.05),每搏心输出量均值上升分别为10.6 ml和2.5 ml(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呼吸困难和全身临床状况有显著改善(23.33%:10.48%;6.67%:2.86%,均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平均血浆脑钠肽水平[(1 997±865)pg/ml:(384±114)pg/ml]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平均血浆脑钠肽水平[(1 879±202)pg/ml:(1 025±48)pg/m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血浆脑钠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4±114)pg/ml:(1 025±48)pg/ml,P<0.01]。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3.33%:22.86%,P<0.05);试验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钾、低血压以及室性期前收缩等。结论:与多巴酚丁胺比较,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罗晓菡黄达民卢英民李宏松姚能才窦存芳石来新张金春季俭沈俊娴包敏敏宋蕾韦彩雯李毅刚
关键词:桂哌齐特脑钠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