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娟
-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景山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特点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更好地呵护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问卷、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对贵州省663名留守儿童进行测查,统计方法使用描述性统计、差异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处于正常水平的有27.9%,边缘水平24.6%,异常水平47.5%;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三水平在社会支持三维度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r=-0.038~-0.242);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对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Beta=-0.242、-0.167和-0.130,P<0.01)。【结论】留守儿童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越少,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是影响问题行为的主要因素。
- 班永飞宋娟吴孝勇
- 关键词:留守儿童社会支持
- 2011年贵州省部分流动儿童城市认同与主观幸福感调查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的城市认同与主观幸福感,为流动儿童城市融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年12月,选取贵阳市育蕾学校和遵义市永坪学校,抽取七年级、八年级的流动儿童中学生合计178名,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和自编流动儿童城市生活认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流动儿童178名,对城里生活喜欢的占58.43%,愿意和本地儿童玩耍的占71.91%,对城市生活感到满意的占48.31%,觉得现在的学校好的占19.10%;主观幸福感满意度为28.65%,不满意度为29.21%。对城市生活满意、不满意、不清楚的3组中,同伴交往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7个维度和综合评价得分均为满意的最高,不清楚的最低(P<0.01或<0.05);对就读学校满意、不满意、不清楚的3组中,躯体情感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7个维度和综合评价得分均为满意的最高,不清楚的最低(P<0.01或<0.05)。就读学校的满意度、城里生活的满意度、城里生活的喜欢程度与认知成分得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33、-0.29(P<0.01),与情感成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0.36、-0.36(P<0.01)。[结论]流动儿童城市生活的认同度不高,并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 殷红敏班永飞宋娟
- 关键词: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
- 小学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被引量:4
- 2012年
- 研究发现,生活事件与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关系,且生活事件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明显中介因素(如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和情绪认知)的作用。当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时的社会支持能够促进弱势对象进行换位思考,激发较多的亲社会行为;认知应激说强调,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受个人认知评价、应对风格、
- 班永飞宋娟
- 关键词:生活变动事件社会支持社会行为
- 仡佬族中小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与情绪行为问题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了解仡佬族中小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及其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减少行为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50名仡佬族和430名汉族小学六年级、中学初一和初二学生,使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包括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评估生活质量,长处和困难问卷(SDQ)测查情绪行为问题。结果:仡佬族组ISLQ总分与汉族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4.9±16.0)vs.(143.1±16.6),P>0.05],ISLQ情感成分得分高于汉族组[(61.9±8.7)vs.(60.0±8.8),P<0.01]。仡佬族组SDQ总分与汉族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3±5.6)vs.(19.0±5.4),P>0.05],SDQ情绪症状得分低于汉族组[(3.4±2.2)vs.(3.9±2.2),P<0.05]。仡佬族组初一学生的ISLQ情感成分得分高于六年级和初二学生[(63.7±8.6)vs.(60.3±9.1),(60.0±7.4),P<0.01];学习成绩优良者ISLQ总分[(150.7±17.4)vs.(144.5±15.3),(136.5±11.0)]和认知成分得分[(87.3±13.6)vs.(82.6±11.9),(77.0±9.9)]高于成绩中等或较差者(P<0.01)。除情感成分与亲社会行为问题外,ISLQ得分与SDQ得分呈负相关(r=-0.13~-0.54,P<0.05)。回归分析显示,SDQ的情绪症状(β=-0.38,P<0.01)、亲社会行为问题(β=-0.22,P<0.01)和多动(β=-0.17,P<0.01)得分对ISLQ总分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仡佬族中小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与汉族相当,正性情感体验可能更多;学习成绩越好,情绪行为问题越少,主观生活质量可能越高。
- 班永飞宋娟吴孝勇
- 关键词:仡佬族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