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金辉
作品数:
3
被引量:208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邱金桓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夏其林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黄其荣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王文明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潘继东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天文地球
1篇
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2篇
气溶胶
2篇
流层
2篇
雷达
2篇
雷达探测
2篇
激光雷达
2篇
激光雷达探测
1篇
对流层
1篇
遥感
1篇
溶胶
1篇
沙尘
1篇
沙尘暴
1篇
平流层
1篇
激光
1篇
光学遥感
1篇
风沙
1篇
风沙流
1篇
尘暴
1篇
臭氧
1篇
臭氧洞
机构
3篇
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3篇
孙金辉
3篇
邱金桓
2篇
夏其林
1篇
吕达仁
1篇
郑斯平
1篇
杨理权
1篇
潘继东
1篇
王文明
1篇
黄其荣
传媒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南极研究
年份
1篇
2003
1篇
1995
1篇
1994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沙尘暴的光学遥感及分析
被引量:113
1994年
本文根据激光雷达和光度计综合探测的结果,结合气象背景资料分析了1988年4月北京地区三次沙尘暴过程气溶胶物理光学特性及其远距离输送时的垂直结构。这三次尘暴主要来源于内蒙的沙漠和黄土地区,根据激光探测消光系数垂直分布资料,在4月11日,沙尘粒子有3个不同的输送带,其中两个输送带的高度处于2000—3000m和3000—6000m,另一个输送带的下边界高度约为200m,其高度结构密切依赖于风场的垂直结构。根据多波长太阳光度计和半球辐射计的观测结果,尘暴期间大气柱沙尘总光学厚度在0.3至15之间变化,峰值光学厚度比平时们大约一个数量级,在0.65μm波长,在4月11目测量的气溶胶一次散射反照率均值为0.85。
邱金桓
孙金辉
关键词:
风沙流
尘暴
光学遥感
北京地区对流层中上部云和气溶胶的激光雷达探测
被引量:101
2003年
介绍了近年来研制的一台多波长激光雷达及其探测对流层高云和气溶胶的实验 ,并依据探测结果重点分析了北京 2 0 0 0年 1月至 4月对流层上部云和气溶胶在 5 32nm波长的消光系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从 6km至 1 1km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值在 0 0 1 5 2至0 0 2 84之间变化 ,均值为 0 0 1 92。从 6km至 1 1km的云光学厚度值在 0 0 1 4至 0 2 3之间变化。观测到的单层高云的厚度最大为 6km。 4月 6日 ,近年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袭击北京。 4月 7日北京地区无可见云 ,激光雷达探测结果表明 ,从 4km至 1 0km高度范围内 ,存在一层厚度约为 6km的气溶胶粒子层 ,消光系数峰值处于 8km附近 ,比晴天无云时的消光系数值约大一个数量级。估计这是一层沙尘气溶胶 ,系由远距离输送至北京形成的。
邱金桓
郑斯平
黄其荣
夏其林
杨理权
王文明
潘继东
孙金辉
关键词:
气溶胶
对流层
激光雷达探测
激光雷达探测南极平流层云
被引量:7
1995年
1993年中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的一台波长为0.694μm的激光雷达对平流层进行了53次探测,从激光大气回波信号计算出平流层气溶胶后向散射比的垂直分布和12~30km高度范围内的积分后向散射系数。探测结果表明因受菲律宾Pinatubo火山爆发的影响,1993年南极地区平流层气溶胶粒子含量比1990年明显增加,证实了南极冬季平流层云的存在。平流层气溶胶为两层结构,12km附近高度上始终存在着一层厚度为数公里的气溶胶层,25km附近高度的一层变化较大。
孙金辉
夏其林
邱金桓
吕达仁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气溶胶
臭氧洞
平流层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