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长林
- 作品数:48 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联合应用止吐药预防吗啡导致的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本文旨在子宫肌瘤手术吗啡硬膜外镇痛后,应用不同组合止吐药物,测定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的变化,观察术后24h患者恶心呕吐情况,以此探讨3种止吐药物联合应用对高呕吐风险女性患者行吗啡镇痛后血清5-羟色胺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子宫肌瘤手术女性患者60名,每组20例。Ⅰ组给予恩丹西酮,Ⅱ组给予恩丹西酮+地塞米松,Ⅲ组给予恩丹西酮+地塞米松+氟哌利多。监测四个时间点5-HT的浓度。结果:术后恶心呕吐情况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Ⅲ组T3低于Ⅰ、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内比较,Ⅰ、Ⅲ组T1与T0比较(P<0.05)。结论:3种止吐药物联合预防应用于高呕吐风险患者的吗啡镇痛后恶心呕吐,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最轻,较单药应用效果更好。
- 张莉莉罗宏柏李菁菁张寒丽姜长林
- 关键词:手术后恶心呕吐止吐药血清5-HT
- 神经阻滞用于急性单纯骨折病人的术前镇痛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比较观察骨折病人做神经阻滞镇痛和哌替啶肌注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 10 7例骨折病人分两组 ,A组采用骨折后肌注哌替啶 1mg/kg(n =5 5 ) ;B组在骨折后采用相应部位的神经阻滞镇痛 (n =5 2 ) ,分别记录治疗后 10 ,30 ,60min时的VAS值和并发症。结果 :B组治疗后 30min无痛率为 19% ,而B组为 4 % ,显效率B组 5 4 % .A组 2 7% ,两组间比较无痛率和显效率均为B组高于A组 ,P <0 .0 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治疗后 1h无痛率A组和B组分别为 5 %和 2 3% ,显效率分别为39%和 5 8% ,两组间比较无痛率和显效率B组高于A组 ,P <0 .0 5 ,有显著差异。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 :对骨折创痛病人应用神经阻滞法解除骨折创痛 ,其效果优越于肌注哌替啶 ,且并发症少。
- 姜长林沙庆玲赵鸿雁曲向林赵立明李俊乔添柱翟金林赵敏
- 关键词:单纯骨折神经阻滞
- 冲击波治疗颈背肌筋膜综合征47例被引量:28
- 2010年
- 曲向林李俊孙德海纪春梅李淑丽马立艳姜长林
- 关键词:肌筋膜综合征冲击波治疗背部肌肉非特异性背部疼痛生活质量
- 低压宽幅舒适压脉带的研制及在臭氧大自血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 2012年
- 目的为了提高采血舒适度,探讨对大自血治疗更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50例门诊臭氧大自血治疗患者,每天在治疗期间使用低压宽幅压脉带治疗时使用。调查使用前后患者的感受。结果使用低压宽幅压脉带后患者疼痛、舒适度、对护理的依从性及情绪方面均好于传统压脉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压宽幅压脉带在臭氧大自血治疗时减轻上肢的疼痛、提高舒适度及护理依从性、改善不良情绪等方面有明显作用.
- 李淑丽马玲曾立霞王玉玲十金凤姜长林
- 关键词:护理
- 加巴喷丁复合双氯芬酸钾用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
- 2011年
-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其症状多于夜间睡眠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巴喷丁(Gabapentin,商品名Neurontin)是1种新型抗癫痈药;环氧合酶(COX)抑制剂可减少前列腺素(PG)合成,近年研究发现,
- 罗宏柏翟金林纪春梅马玲姜长林
- 关键词: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加巴喷丁双氯芬酸钾疗效夜间睡眠生活质量
- 普瑞巴林用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研究普瑞巴林用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2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服用羟考酮控释片,试验组服用普瑞巴林胶囊,用药2周。评估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程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6.0%和77.8%(P<0.05),试验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疼痛安全有效。
- 孙德海纪春梅马玲姜长林
- 关键词:普瑞巴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
- 局部注射辅助治疗早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辅助口服药物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病理性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早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病人,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2组:A组:口服抗病毒药物,抑制病理性神经痛药物和镇痛药物治疗。B组:口服抗病毒药物,抑制病理性神经痛药物,镇痛药物联合疱疹局部注射治疗。观察患者辅助局部注射治疗前、治疗后3、7、14及28天的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量、药物副作用、治疗并发症等情况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的NRS评分均降低((P﹤0.05);B组患者经局部注射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镇痛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药物副作用明显减轻,无明显并发症。B组NRS评分均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局部淤血,头晕和嗜睡。结论:口服药物联合局部注射迅速减轻疼痛,可降低镇痛药的使用量,并减少其副作用,是带状疱疹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 纪春梅李淑丽马玲孙德海姜长林
- 关键词:带状疱疹病理性神经痛局部注射
- Hydrosun^(TM)治疗系统治疗老年性膝骨性关节炎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12年
- 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退行性病变,老年人多发,表现为膝关节肿胀、膝关节内外侧疼痛及活动障碍。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该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疼痛门诊采用德国HydrosunT”治疗系统(海特光)照射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纪春梅孙德海李淑丽姜长林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老年性疼痛门诊退行性病变膝关节肿胀
- 肋尖综合征的诊断性注射治疗
- 2011年
- 目的观察诊断性注射治疗在肋尖综合征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诊断性注射治疗的肋尖综合征患者17例,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数据以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W ilcoxon配对法),编轶后求轶和,查T值表并确定检验统计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例经2次注射治疗,9例经3次注射治疗,4例经4次注射治疗,1例经5次注射治疗后疼痛消失或减轻。3例2个月后复发,5例6个月后复发,复发病例再次注射治疗,随诊6个月后未再次复发,治疗过程中未见并发症。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综合征误诊率较高,在诊断不清的时候,诊断性注射治疗是确立正确诊断的方法之一。
- 孟锐姜长林
- 关键词:肋尖综合征注射
- 周围神经毁损用于癌症晚期镇痛的观察
- <正>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毁损用于癌症晚期镇痛的的疗效。周围神经毁损性阻滞技术在临床中治疗晚期癌症镇痛简单易行,疗效满意。方法:21例诊断明确的肿瘤疼痛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43~76岁,病程为1月~2月。所有患者
- 姜长林孙德海纪春梅李绍臣曲向林李俊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