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天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学位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抗体
  • 2篇克隆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代动力学研...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研发
  • 1篇胰腺
  • 1篇增殖
  • 1篇制剂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速释制剂
  • 1篇逆转
  • 1篇逆转录
  • 1篇逆转录病毒
  • 1篇逆转录病毒介...

机构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夏天
  • 1篇金钢
  • 1篇曹雪涛
  • 1篇郑建明
  • 1篇李兆申
  • 1篇胡先贵
  • 1篇王莉
  • 1篇王雷
  • 1篇邵成浩
  • 1篇湛先保
  • 1篇廖专
  • 1篇杜奕奇
  • 1篇邹多武
  • 1篇金震东
  • 1篇叶胜龙
  • 1篇解丽华
  • 1篇刘旭
  • 1篇刘威

传媒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199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二甲双胍诱导AMPK磷酸化抑制消化道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近年来,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确诊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其中又以胃癌、肝癌、结肠癌和胰腺癌为主。在中国,胃癌、结肠癌、肝癌在所有癌症中的发病率位列第2-4名,而胰腺癌又因其早期诊断难、治疗效果差和生存时间短,同样引起了人们广...
夏天
关键词:二甲双胍消化道肿瘤
文献传递
逆转录病毒介导癌基因疗法体外安全实验被引量:2
1998年
以逆转录病毒pLXSN与人IL2cDNA基因进行重组,包装PA317细胞,建立逆转录病毒包装体系细胞PA317/pLIL2SN。用病毒上清液转导人淋巴细胞(TIL,PBL)和3株人腺癌细胞株(SPCA1,MKN45,HepG2)对转IL2基因的淋巴细胞(TIL/IL2,PBL/IL2)和转IL2基因的人癌细胞(SPCA2/IL2,MKN45/IL2,HepG2/IL2)进行体外安全性实验,即env基因检测(PCR方法),辅助病毒检测(NIH3T3放大实验),支原体污染检查(PCR方法),热原反应(动物实验)。以上实验证明,以pLXSN逆转录病毒介导外源基因的抗肿瘤基因治疗是安全。
解丽华李殿俊刘旭夏天夏天曹雪涛刘威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基因疗法辅助病毒安全试验
新型氢溴酸东莨菪碱速释制剂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东莨菪碱(Scopolamine)是从颠茄(Atropa belladonna L.)、曼佗罗(UturaStramoniumL.)及莨菪(Hyosyamus niger L.)等茄科植物中提取分离的一种托品烷类生物碱,...
夏天
关键词:氢溴酸东莨菪碱药代动力学
文献传递
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361例的临床特征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长海医院1993年1月至2012年8月间收治的361例IPMN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361例IPMN中,男性261例,女性100例,男女比例为2.6:1,平均年龄61岁(16~87岁)。其中主胰管型102例(28.3%),分支胰管型109例(30.2%),混合型150例(41.6%)。患者的症状主要为急性胰腺炎发作,共167例(46.3%)。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诊断符合率最高,为80.2%(130/162),MRCP、CT、内镜超声(EUS)的检查阳性率分别为76.9%(160/208)、63.9%(159/249)、50.5%(53/105)。手术治疗129例,病理诊断为腺瘤87例(67.2%),交界性21例(16.4%),浸润性癌11例(8.2%),原位癌10例(8.2%)。腺瘤及交界性IpMN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00%,恶性IPMN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6.5%,其中浸润性IPMN的5年生存率为44.7%。结论IPMN以60岁左右高发,近一半患者表现为急性胰腺炎发作,且发作逐渐频繁,混合型IPMN比例最高,影像学检查阳性率并不高,手术治疗效果好。
王雷夏天廖专邹多武金震东杜奕奇湛先保胡先贵金钢邵成浩郑建明王莉李兆申
关键词:胰腺
新型抗人肠道病毒71型单克隆抗体中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基础及机制
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是手足口病最常见的病原体。自1969年被发现以来,EV71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亚太地区引起了数十次手足口病的大流行,造成了数千万人感染,数...
夏天
关键词:手足口病人肠道病毒71型单克隆抗体
抗蓖麻毒素单克隆抗体6C2中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基础及机制
蓖麻毒素(Ricin)是存在于蓖麻籽油中的植物毒素。由A和B两个亚基组成,并通过一条二硫键连接在一起。蓖麻毒素B亚基(RTB)是一种半乳糖特异性的凝集素,能够结合细胞表面含糖脂或糖蛋白的受体。这些结合的毒素随后通过宿主细...
夏天
关键词:晶体结构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