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呼合塔娜

作品数:2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诱导分化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样
  • 2篇神经元样细胞
  • 2篇细胞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分化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髓细胞
  • 1篇细胞分化
  • 1篇细胞诱导
  • 1篇细胞诱导分化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细胞
  • 1篇抗体
  • 1篇间充质
  • 1篇骨髓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作者

  • 2篇尹飞
  • 2篇凌翎
  • 2篇呼合塔娜
  • 2篇郭丽
  • 2篇范洪学
  • 1篇孟洪琪
  • 1篇朱庆三
  • 1篇李鹏
  • 1篇王晓丽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早期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4
2004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不仅能分化成间质细胞,而且能向实质细胞(如心肌细胞)转化。在体外定向诱导MSCs分化成神经细胞,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目的:探讨大鼠MSCs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元的能力。设计:随机空白对照实验的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实验在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教研室完成。实验动物采用Wistar大鼠(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6周龄,雌雄不限。将2~4代的rMSCs接种在铺有盖玻片的24孔板中。分为3个实验组,一个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25,0.50和1.00mmol/L异丁基甲基黄嘌呤(isobutylmethylxanthine,IBMX)诱导传代的rMSCs,待细胞分化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对照组中不加诱导剂,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细胞鉴定。主要观察指标:培养MSCs的生长情况,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nestin(小鼠抗大鼠,单克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抗体(兔抗鼠,多抗)、微管相关蛋白-2a,b(microtubule-associatedprotein-2a,b,MAP-2a,b)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加入IBMX后,0.25mmol/L组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较少。1.0mmol/L组细胞加入IBMX第2天开始可见细胞陆续死亡。0.5mmol/L组2d即可见有神经元样细胞出现,细胞具有典型的神经元形态特征。
尹飞郭丽朱庆三凌翎李鹏呼合塔娜范洪学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样细胞细胞诱导分化免疫细胞抗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的诱导分化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r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r MSCs)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元的能力。方法 :用 0 .2 5、0 .5、1 .0 mmol· L-1IBMX诱导传代的 r MSCs,待细胞分化后进行形态学观察 ,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细胞鉴定。结果 :0 .5 mmol· L-1IBMX诱导细胞效果最好 ,2 d即可见有神经元样细胞出现 ,6d神经元样细胞占细胞总数的 ( 2 3.2± 2 .3) %,NSE染色阳性。未分化细胞表达 nestin,诱导 3d,阳性细胞增多 ,6d减少。结论 :体外 r MSC能扩增、传代 。
郭丽尹飞王晓丽孟洪琪凌翎呼合塔娜范洪学
关键词:骨髓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样细胞细胞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