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新

作品数:130 被引量:550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6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72篇细胞
  • 37篇烧伤
  • 22篇烫伤
  • 21篇小鼠
  • 18篇巨噬细胞
  • 15篇创面
  • 13篇伤患者
  • 13篇烧伤患者
  • 13篇耐药
  • 13篇角质
  • 13篇角质形成
  • 13篇角质形成细胞
  • 11篇蛋白
  • 11篇人角质形成细...
  • 10篇免疫
  • 10篇基因
  • 9篇严重烫伤
  • 9篇CCL20
  • 8篇慢病毒
  • 7篇氧化氮

机构

  • 126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贝尔法斯特女...
  • 1篇重庆市沙坪坝...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兰州军区乌鲁...

作者

  • 130篇周新
  • 102篇刘敬
  • 100篇彭代智
  • 27篇黄文华
  • 26篇王勇
  • 26篇董征学
  • 22篇王丽华
  • 21篇刘小玲
  • 20篇舒文婷
  • 18篇郑必祥
  • 17篇黄跃生
  • 17篇林恒
  • 16篇罗中华
  • 15篇黎鳌
  • 15篇何斌
  • 14篇严泉
  • 12篇李芳
  • 10篇罗高兴
  • 10篇何升东
  • 10篇左海斌

传媒

  • 15篇第三军医大学...
  • 15篇中华烧伤杂志
  • 6篇中国临床康复
  • 6篇中华医学会烧...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5篇第八届全国创...
  • 4篇第十届全国烧...
  • 4篇2013年全...
  • 4篇全国烧伤创面...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第八届全国创...
  • 3篇第八届全国烧...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上海免疫学杂...
  • 2篇前卫医药杂志
  • 2篇第五届全国烧...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年份

  • 1篇2017
  • 12篇2013
  • 1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17篇2009
  • 1篇2008
  • 14篇2007
  • 10篇2006
  • 8篇2005
  • 9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3-2011年烧伤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彭代智刘小玲刘智勇舒文婷周新刘敬黄跃生吴军府伟灵
PHA、ConA及CD3ε单克隆抗体对小鼠淋巴细胞迁移及分泌趋化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PHA、ConA及CD3ε单克隆抗体对BALB/c小鼠淋巴细胞迁移及分泌趋化因子的影响,初步了解这三种刺激剂与小鼠淋巴细胞迁移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研磨法分离BALB/c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用不同浓...
周灵彭代智陈博左海斌刘敬周新
微电流刺激角朊细胞增殖的体外培养模型
目的建立微电流对角朊细胞作用的体外模型,以便于观察微电流对角朊细胞增殖等细胞行为的影响。方法在细胞培养皿中部组建3.0 cm×1.0 cm×1.0 cm 大小的培养小室,底部用镍铬合金丝或纯铂丝分别作为电极,同时制作输出...
岳海岭彭代智董征学林恒李芳周新刘敬
文献传递
渗透冲击联合超声和去污剂处理对新生牛真皮组织学和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
2012年
目的采用渗透冲击联合超声和去污剂处理新生牛真皮,观察处理前后新生牛真皮基质的组织学和生物活性成分的变化。方法从8头健康雄性新生牛皮肤获取网状层真皮组织。采用反复渗透压改变、超声震荡和去污剂联合法对新生牛网状层真皮进行处理,HE染色、DAPI染色和核酸电泳检测细胞成分残留情况;扫描电镜(SEM)观察胶原束结构和细胞成分;PicoGreen法、DMMB法和BCA法对脱细胞前后真皮基质的DNA、sGAG和蛋白质含量进行定量分析;ELISA法测定脱细胞前后真皮基质内TGF-β1、EGF、bFGF和KGF含量。结果形态学观察可见脱细胞处理后的真皮三维结构完整,胶原纤维束排列较疏松,细胞清除较彻底,未见明显细胞及细胞碎片残留。与脱细胞处理前比较,脱细胞处理后的DNA含量[(2 516.1±324.2)ng/mg vs(249.5±53.8)ng/mg,P=0.000)]、sGAG含量[(5.92±0.50)μg/mg vs(2.48±0.24)μg/mg,P=0.000]、TGF-β1含量[(478.8±196.1)pg/g vs(180.3±111.0)pg/g,P=0.009]和EGF含量[(10.52±2.78)pg/g vs未能检测到EGF含量]均明显减少;而bFGF含量[(788.6±333.8)pg/g vs(364.8±294.8)pg/g,P=0.424]下降了53.7%,KGF含量[(0.033±0.000)pg/g vs(0.033±0.000)pg/g,P=0.433]变化不显著。结论反复渗透冲击联合超声和去污剂处理对新生牛真皮基质明显地清除了细胞及细胞碎片,较好地保留了真皮细胞外基质的三维结构和主要生物活性成分。
陈博彭代智左海斌郑必祥周灵周新刘敬
关键词:真皮细胞外基质超声
人角质形成细胞复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三维培养的形态学观察
目的 建立组织工程皮肤三维培养方法,了解人永生化KC株(HaCaT)复合异种ADM培养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方法 采用改良法制备SD大鼠ADM,培养HaCaT.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aCaT按2×105 个 /cm...
朱崇涛彭代智王丽华何斌郑必祥周新罗海水王勇刘敬
一氧化氮在烧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调节中的作用
1997年
作者探讨了烧伤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产生一氧化氮(NO)、TNF-α及PGE_2的影响,以及烧伤活化的MΦ通过产生的NO对其本身功能的调节作用。实验发现烧伤早期MΦ能产生过量的NO、TNF及PGE_2,其中以NO产生较早,PGE_2产生较晚。NO的产生与iNOS活性呈明显正相关。iNOS特异性阻断剂甲基精氨酸(NMMA)能使NO产生明显下降,同时还使TNF-α及PGE_2产量分别卜降42. 9%和52. 8%,但对iNOS活性无影响。
罗高兴彭代智黄文华黎鳌周新
关键词:烧伤腹腔巨噬细胞一氧化氮
烧伤患者2748株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0
2012年
目的 提供近年烧伤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状况的流行病学资料,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选择2003年3月-2011年6月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478例患者1977份临床标本(血液、导管、创面分泌物等),共分离出病原菌2748株。用API细菌鉴定板条鉴定菌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选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等55种常用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 5.3软件统计分析如下项目:各年度不同类型、不同标本来源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主要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情况,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变化情况。 结果2748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879株占68. 38%、革兰阳性球菌628株占22. 85%、真菌241株占8.77%。创面分泌物标本病原菌检出率最高(1022株占37. 19%),其次是呼吸道(995株占36. 210/0)和血液(421株占15. 32%),其他类型标本检出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共996株占36. 24%,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依次为495株占18. 01%,395株占14. 37%。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呈逐年增加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逐年下降趋势,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稳定。检出的葡萄球菌中以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共484株占17. 61%。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E、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低于30. 00%,鲍氏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仅为39. 68%,除此之外,这2种细菌对其他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B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呈多药耐药,耐药率为57. 910/0-100. 00%。2004-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鲍氏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奈替米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妥�
彭代智刘小玲刘智勇舒文婷周新刘敬黄跃生吴军府伟灵
关键词:烧伤抗药性病原菌
临床烧伤患者的细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刘小玲彭代智刘智勇舒文婷周新刘敬龚雅莉黄跃生吴军府伟灵
烧伤患者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及同源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了解烧伤感染患者肺炎克雷伯菌( KPN)的耐药表型及同源性。 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1年6月由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简称本研究所)住院患者创面、血液、痰液、静脉导管、大便、口腔等分离的KPN共54株,经鉴定后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氨苄西林、替卡西林等18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根据菌株耐药性筛选m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的KPN,PCR法检测其耐药基因SHV、TEM、CTX-M阳性率,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及聚类分析法分析菌株同源性,另对各年检出的产ESBL的KPN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 (1)54株KPN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敏感率依次为96. 30%、92. 59%、81. 48%,对头孢替坦、头孢西丁的敏感率为70. 37%和64. 81%,对头孢他啶的敏感率为57. 41%,对其他抗生素的敏感率均低于40.00%。(2)共筛选出26株产ESBL的KPN,其SHV、TEM、CTX-M阳性率分别为96. 150/0( 25/26)、76. 92%( 20/26)、57. 69% (15/26)。同时携带前述3种基因的菌株检出率为42. 31%( 11/26),SHV和TEM取阳性菌株检出率为34. 62%( 9/26),仅携带单一基因的菌株检出率均小于10.00%。(3)产ESBL的KPN共分为9种基因型,A、B、C、D、E型分别占30. 77%( 8/26)、19.23% (5/26)、15. 38%( 4/26)、11.54%( 3/26)和7.69%( 2/26),F、G、H和I型均分别占3.85%( 1/26)。(4)2007、2010年产ESBL的KPN基因型均以A型为主,分别占2/3和1/2;2008年C、E、F型各1株;2009年以B型为主,占1/2;2011年A、D、H、I型各1株。 结论 本研究所烧伤感染患者KPN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高,可选择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产ESBL的KPN大部分同时携带2种或者3种耐药基因,基因型以A型为主。
刘小玲彭代智薛亮舒文婷周新刘敬
关键词:烧伤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
CCL20基因敲低型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克隆的体外生长特性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MTT比色法、碘化丙啶染色法和直接免疫荧光双标记法分别观察4个CCL20基因敲低型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克隆(代号分别为Ⅱ~Ⅴ)的生长曲线、细胞周期以及表皮干细胞相关表型,预期筛选出体外生物学性状良好的表皮种子细胞克隆。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的HaCaT细胞(代号为Ⅰ)比较,Ⅲ~Ⅴ在体外培养第5、6天的光密度值显著降低;Ⅲ和Ⅳ的G2+M期显著增多;Ⅳ和Ⅴ表达CD49f^+CD71-的百分率显著升高,而表达CD49f^+CD71^+、CD71^+的百分率显著降低。可见,4个CCL20基因敲低型HaCaT细胞克隆中仅有Ⅱ表现出与未转染HaCaT类似的体外生长特性,该克隆有可能成为构建低免疫原性组织工程皮肤的表皮种子细胞。
何斌彭代智何升东周新刘敬王勇王丽华郑必祥左海斌
关键词: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周期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