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团锋 作品数:49 被引量:90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北京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化学工程 更多>>
上前牙延期种植后全瓷基台全瓷冠修复一例 周团锋 张智勇修复科口腔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探索 前期临床实习在口腔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阶段的学习关乎一个医学生是否能够成长成一名合格的口腔临床医师.我国以往的前期临床训练中,多以经验教学为主,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归纳总结了现阶段临床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 杨雪 周团锋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 文献传递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5年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7例患者,72颗牙体缺损的患牙接受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及全瓷冠的修复。临床分为2组,A组:3壁或4壁牙体缺损患牙39颗,B组:2壁或1壁牙体缺损患牙33颗。临床观察修复后桩核的稳定性、有无桩核脱落、牙体组织折裂和桩核的折断,同时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的修订标准,观察修复体的颜色匹配性和边缘密合性。结果:47例患者,平均观察约(65.0±4.8)月。在观察期间,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两组均未发现有桩核的脱落、折断和牙体组织的折裂,修复体完整。配对t检验,P>0.05,A、B两组修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修复体与邻牙颜色匹配性:A级67颗,B级5颗,颜色匹配率为93.06%;边缘密合性检查:A级64颗,B级8颗,边缘密合度率为88.89%。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牙体缺损有良好临床效果,可以作为牙体缺损患牙桩核冠修复的一种较好的临床选择。 周团锋 王新知关键词:全瓷材料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氧化锆 桩核 一种后牙区种植导板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后牙区种植导板,包括树脂导板条、种植引导孔和轴向指示杆,该后牙种植导板临床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又有一定的精度保证,能帮助医师确定种植位点和种植体植入方向,纠正术者的口内视觉误差,保证最终的种植修复效果。 周团锋文献传递 IPS Empress铸瓷贴面修复上颌年轻恒切牙冠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评价IPSEmpress铸瓷贴面修复上颌年轻恒切牙冠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冠折未露髓的上颌年轻恒切牙采用IPSEmpress铸瓷贴面修复后的临床效果观察2~3年。结果:31例患者共35颗牙齿瓷贴面修复,在观察期间瓷贴面完整无缺损,无边缘及表面着色,无继发龋,2颗与邻牙颜色有轻度颜色不调,3颗轻中度的牙龈炎症,其余与邻牙颜色协调,边缘适合性好,没有继发牙髓炎症。结论:用IPSEmpress铸瓷贴面修复年轻恒切牙冠折,可以快速恢复其外形和美观,最大可能地保护了牙体牙髓组织,不需待成年后二次修复。 周团锋 张桂荣 王新知关键词:牙科材料 瓷贴面 冠折 平台转换种植体基台折断病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收集完成修复后发生基台折断的平台转换种植病例,分析基台折断相关因素及处理方式,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病例来源为2007-2014年北大口腔医院门诊部完成种植修复的临床病例,纳入标准为:采用Ankylos平台转换种植体;病例以及影像学资料齐全;影像学及临床检查确诊基台折断。结果:基台折断率为0.82%,共有16例,17颗种植体发生18次基台折断,1615颗位于第一磨牙区。患者平均年龄(47.69±9.56)岁,修复体平均负荷时间为(3.89±1.68)年。17颗基台折断种植体均未发现种植体颈部骨质吸收。结论:咬合力较大的第一磨牙区和尖牙区平台转换基台折断好发部位。平台转换种植体在稳定边缘骨方面效果显著,但当第一磨牙区的近远中缺隙过大时,植入平台转换种植体应慎重考虑。 陈宇寰 张智勇 张晓 孟甜 陈全 高巍 刘文曙 周团锋 张锋一种口内一次性哥特式弓描记仪及正中关系位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的口内一次性哥特式弓描记仪构造简单、造价便宜、一次性使用减少了临床交叉感染几率,便于大范围的口腔门诊推广使用;使用该弓描记仪确定无牙颌患者正中关系位临床操作流程简便,模块化调节垂直高度,精确度为0.5mm,完全满足... 周团锋 王新知 韩建民文献传递 前牙IPS热压铸造全瓷粘接桥修复的3年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单个上前牙或下颌2个以内前牙缺失采用IPS Empress 2或IPS e.max热压铸造全瓷粘接桥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22位患者,共制作26件前牙热压铸造全瓷粘接桥,包括16例单翼全瓷粘接桥和10例双翼全瓷粘接桥,修复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年观察修复体的完整性,基牙的继发龋,边缘着色及修复体的颜色匹配。结果:1例双翼全瓷粘接桥修复后3个月脱落;1例双翼全瓷粘接桥6个月后一侧连接体折断,均改为单翼全瓷粘接桥后继续使用;1例双翼全瓷粘接桥修复后2年脱落,修复体完整,重新粘接后继续使用,没有继发龋和边缘着色,颜色与邻牙相协调。整体修复成功率为88.5%。结论:对于2个以内前牙缺失的患者,采用IPS热压铸造全瓷粘接桥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周团锋 王新知 张桂荣关键词:牙瓷料 牙缺失 酸蚀症的瓷贴面修复 <正>患者,男,32岁,主诉前牙不美观多年,要求修复。有喝碳酸饮料习惯,夜间进食习惯。检查:11、21唇面釉质层薄,局部呈凹坑状,21近中可见龋洞,探不敏,叩痛(-),不松,龈未见明显红肿瘘管。X线片示根周膜连续,未见明... 杨雪 周团锋关键词:酸蚀症 文献传递 釉锆全瓷冠修复后牙缺损1例 <正>目的:临床探讨釉锆全冠修复牙体缺损后牙的临床修复效果及牙周评价。材料与方法:男性患者,42岁,46大面积缺损牙体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牙周袋深2.0mm,牙龈出血指数为0,X线片显示根充完善,根周膜清晰,叩痛(–),... 周团锋 薛世华 杨雪 张晓梅 王新知关键词:全瓷冠修复 后牙缺损 全冠修复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