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军
- 作品数:79 被引量:47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天水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刺梧桐多糖的硒酸化被引量:10
- 2010年
- 利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刺梧桐粗多糖,经高速离心、酶及sevage联用法除蛋白质及淀粉等杂质,得刺梧桐纯多糖。在BaCl2催化作用下,利用Na2SeO3对刺梧桐多糖进行硒酸化修饰,得刺梧桐多糖硒酸酯,并利用红外、紫外、热重的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刺梧桐纯多糖相比,刺梧桐硒酸酯在896.00 cm-1处有一弱吸收峰,归属为C—Se=O的伸缩振动峰,紫外法测定出刺梧桐硒酸酯硒含量为1 747.2 mg/kg。热重分析表明,硒化后,多糖的稳定性降低。
- 高义霞周向军李娥春杨声张继
- 关键词: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
- 雪莲果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和抑制研究
- 2010年
- 以新鲜雪莲果为材料,对雪莲果过氧化物酶(POD)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抑制剂及激活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雪莲果过氧化物酶最适反应pH为6.0,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佳反应底物(愈创木酚)浓度为O.008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135U/min·g,米氏常数Km=0.004182mol/L。在0-200mmol/L范围内,抑制剂对PCID的抑制作用为:NaHSO3〉L-cys〉柠檬酸〉Vc〉EDTA。在0-10mmol/L范围内,激活剂对POD激活作用为:CuSO4〉FeCl3。
- 周向军高义霞张生财
- 关键词:雪莲果过氧化物酶褐变
- 4种模式美拉德反应条件及其产物抗氧化作用被引量:15
- 2014年
- 以精氨酸/赖氨酸-麦芽糖、壳聚糖-果糖/阿拉伯糖为模式制备美拉德反应产物,考察4种体系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氨基与羰基物质的量比、初始pH、温度对产物褐变的影响及反应过程的pH值变化,探讨美拉德反应产物对DPPH·、HO·、H2O2的清除作用和总还原力。结果表明:4种体系紫外吸收峰均在260-280 nm,荧光激发波长在319-335 nm、发射波长约在420 nm和385 nm(壳聚糖-阿拉伯糖)。4种体系的褐变及精氨酸/赖氨酸-麦芽糖的酸度均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壳聚糖-果糖/阿拉伯糖的酸度变化则无规律。当氨基与羰基物质的量比为1∶2-1∶3,pH 11-12和温度110-120℃时,各体系的褐变接近最大程度。精氨酸/赖氨酸-麦芽糖体系对DPPH·清除作用均随浓度增大而降低,对HO·清除作用均基本保持不变;对H2O2的清除作用和总还原力均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壳聚糖-果糖/阿拉伯糖体系对DPPH·的清除、HO·的清除及H2O2的清除作用均随浓度增大而增强,总还原力先增大后减小。
- 周向军周健冯进兵黄凯
-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麦芽糖壳聚糖阿拉伯糖抗氧化
- 莴笋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及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15
- 2015年
-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莴笋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研究酶的稳定性、温度、p H、底物浓度及几种抑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建立相应酶促动力学方程,利用正交实验探讨最佳抑制条件。结果表明,PPO和POD最适温度分别为50℃和40℃,最适p H分别为6.0和6.5,随温度不断升高,PPO和POD活性逐渐下降。动力学方程分别为V=342.566[S]/(5.9×10-3+[S])和V=3403.008[S]/(6.88×10-4+[S])。对PPO抑制强弱为:VC>L-Cys>Na HSO3>柠檬酸>EDTA>苯甲酸>琥珀酸,对POD抑制强弱为:EDTA>VC>L-Cys>柠檬酸>Na HSO3>琥珀酸>苯甲酸。正交实验表明,对PPO最佳抑制条件为:Na HSO39mmol/L、L-Cys 5mmol/L及VC5mmol/L。对POD最佳抑制条件为:VC0.2mmol/L、EDTA 0.2mmol/L及L-Cys 1.4mmol/L。
- 周向军杨金龙路宛如
- 关键词:莴笋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
- 甘薯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和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研究甘薯过氧化物酶最适温度、最适pH值、Km及Vmax,同时探讨了不同激活剂和抑制剂对甘薯过氧化物酶的作用。结果表明:甘薯过氧化物酶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6.5,Km=0.00315293mol/L,Vmax=857.572U/(min.g)。抑制作用强弱依次为VC>L-cys>NaHSO3>柠檬酸>EDTA,说明各抑制剂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高义霞周向军袁毅君张蓓蕾张继
- 关键词:甘薯过氧化物酶褐变
- 珍稀濒危植物绵刺的研究进展
- 2009年
- 绵刺是一种古老残遗的单种属植物,被国家列为首批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从形态解剖、生理生化特性、生物学特性、繁殖方式以及绵刺生长的适应性和濒危原因等方面系统综述了珍稀濒危植物绵刺的研究情况,最后讨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汪之波周向军马全林
-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绵刺
- 刺槐豆多糖纳米硒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0
- 2014年
- 以刺槐豆多糖为软模板,用抗坏血酸还原亚硒酸法制备纳米硒,探讨反应时间、温度、刺槐豆多糖及抗坏血酸浓度对产物粒径和形貌的影响,并采用紫外光谱(UV)、X衍射和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抗坏血酸和亚硒酸摩尔比为5∶1,刺槐豆多糖质量分数为0.2‰,60℃反应4h后可得红色均匀的球状纳米硒颗粒,平均粒径为95~100 nm.
- 高义霞周向军袁毅君鲜鹏杰
- 关键词:抗坏血酸纳米硒亚硒酸
- “黑美人”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在413nm处测定黑美人马铃薯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研究了温度、pH、底物浓度对其活性的影响,并建立了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方程,探讨了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EDTA及亚硫酸氢钠五种抑制剂对酶促褐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黑美人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最适反应pH为6.3;最适反应温度为35℃;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描述的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以邻苯二酚为底物,Km=0.0011mol/L,Vmax=142.23U/min.g;动力学方程为V=142.23[S]/(0.0011+[S]);五种抑制剂均对PPO酶促褐变具有抑制作用,其强弱依次为亚硫酸氢钠>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EDTA>柠檬酸。
- 周向军高义霞袁毅君郑芳张继
- 关键词:多酚氧化酶抑制剂反应动力学酶促褐变
- 黄花菜总黄酮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以乙醇为溶剂提取黄花菜总黄酮,并对粗提物进行体外抗氧化作用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黄花菜总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均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增强。
- 周向军高义霞张继
- 关键词:黄花菜总黄酮抗氧化
- 没食子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没食子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机制。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根据25℃和37℃时没食子酸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计算其猝灭常数、结合常数、结合位点及结合距离,并推测猝灭机制及相互作用的作用力类型。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25℃和37℃时,其荧光猝灭常数K,分别为:7.28×10^11和8.16×10^11L·mol^-1·S^-1;结合常数KA分别为5.01×10^3和5.37×10^3mol/L;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91和1.71;结合距离为4.12nm。热力学分析数据表明该结合过程是一个熵增的自发过程。因此,没食子酸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机理符合静态猝灭机制,二者作用以疏水作用力结合为主。
- 高义霞周向军王风霞袁毅君张继
- 关键词: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牛血清白蛋白没食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