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清
- 作品数:11 被引量:6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菌药不是“万能药”,更不是“预防针”
- 2011年
- 抗菌药作为时下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一直广受欢迎,不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科都有感染性疾病需要抗菌药保驾,更有不少人将抗菌药作为家庭药箱的常备药物。
- 谢青吴海清
- 关键词:抗菌药预防针感染性疾病家庭药箱药物
- 家族性群发肺并殖吸虫病六例被引量:1
- 2013年
- 肺并殖吸虫病是由寄生在肺部的吸虫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带有并殖吸虫活囊蚴的溪蟹或喇蛄而感染。多种肉食动物如猪、犬等以及野生动物如虎、豹、狐、狼等也能自然感染,故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肺并殖吸虫病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国家,非洲及南美国家也有流行。我国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较以往有所改变,生食、醉吃、
- 吴海清余敏杰刘柯慧林兰意谢敬东诸葛传德谢青王晖
- 关键词:家族性慢性寄生虫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群发野生动物自然感染
- 肝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18
- 2012年
-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指在无腹腔内邻近器官直接细菌来源(如肠穿孔、肠脓肿)的情况下发生的腹膜急性弥漫性细菌感染,感染主要源于肠道、胆道及泌尿道等,尤其易发生于这些部位存在炎症或梗阻时,血行感染少则^[1]。
- 吴海清王晖
-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腹膜炎
- 出现耐药,如何补救
- 2011年
-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的品种越来越多,抗菌药应用越来越广泛,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目前在临床上不合理应用现象也普遍存在,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不仅达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 谢青吴海清
-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医疗资源经济负担抗菌药
- Fibroscan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成像(Fibroscan,FS)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上海瑞金医院感染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10例,运用FS检测肝脏硬度值(Stiffness值)。所有患者同期行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同时检测肝功能、血小板、凝血等指标。以肝活检结果为标准绘制FS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Stiffness值与Ishak评分比对,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无肝纤维化(S0期)、轻度肝纤维化(S1~S2期)、中度肝纤维化(S3~S4期)和重度肝纤维化及肝硬化(S5期~S6期)患者Stiffness值(kPa)分别为5.45±1.44、7.01±2.42、9.23±3.00、16.87±6.77,对Stiffness值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iffness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67812,P<0.01)。Fibroscan检测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ROC分别为0.840和0.938,其中以Stiffness值8.050kPa作为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界值,敏感度为60.3%,特异度为93.7%,阳性预测值为94.71%,阴性预测值为55.83%;以12.150kPa作为重度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界值点,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9%和92.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11%和95.86%。逐步回归统计分析,Alb、PLT、AST、年龄、体质量对Stiffness值有影响。结论 Fibroscan评估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尤其是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准确性高,在诊断与疗效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刘柯慧吴海清阮隽赖荣陶桂红莲周惠娟余敏杰林兰意谢青王晖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肝纤维化
- 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应答的关系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治疗应答的关系。方法采集212例接受PEG—IFN治疗48周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时间飞行质谱技术(MassARRAY)检测IL28B基因的3个SNP位点rsl2980275、rsl2979860、rs8099917的多态性。应答定义为:PEG-IFN治疗48周,患者HBVDNA〈200Iu/mL、HBeAg血清学转换及ALT复常。结果应答患者为74例,无应答者138例,应答率为34.9%。HBV基因分型以c型为主(c型117例,B型95例)。rsl2980275基因型AA和N—AA(AG/GG)的比例分别为77.8%和22.2%;rsl2979860基因型CC和N—CC(CT/TT)的比例分别为78.3%和21.7%;rs8099917基因型TT和N—TT(TG/GG)的比例分别为79.2%和20.8%。这3个SNP位点干扰素治疗应答组和非应答组中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多因素分析中,校正了性别、年龄、HBV基因型、基线HBVDNA水平及基线ALT水平后,发现IL28B野生纯合基因型(AA、CC和TT型)是PEG-IFN高应答率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rsl2980275基因型AA、N—AA的有效率分别为38.8%、21.3%(OR2.70,95%CI1.21~6.01;P=0.015);rsl2979860基因型CC、N—CC的有效率分别为38.6%、21.7%(OR2.56,95%CI1.15~5.67;P=0.021);rs8099917基因型TT、N—TT的有效率分别为38.7%、20.5Voo(OR2.80,95%C11.23~6.39;P=0.015)。此外,还发现了一个由rsl2980275和rsl2979860组成的单体域,其中单体型A-C与干扰素高应答率显著相关(OR2.53,95%CI1.20~5.34;P=0.015)。结论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PEG-IFN治疗的应答密切相关,IL28B野生纯合基因型(AA、CC和TT型)是PEG-IFN高应答率的独立预测因素。
- 吴海清赵钢德钱方兴赖荣陶谢敬东周惠娟许洁徐玉敏刘柯慧谢青王晖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
- IPS-1 SNP在调控HBV感染后干扰素应答机制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干扰素β启动子刺激因子1(IPS-1)不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型对HBV感染后干扰素应答作用机制。方法利用IPS-1野生型和rs17857295、rs7262903、rs7269320三种SNP基因型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目的细胞HepG2、HepG2.2.15细胞,qPCR检测HBV感染和IPS-1不同SNP基因型对目的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检测细胞转染后IFN-βmRNA表达水平,探讨IPS-1不同SNP基因型对HBV感染后细胞干扰素应答的机制。结果 IPS-1rs17857295和rs7262903两种SNP基因型转染HepG2.2.15细胞后,IPS-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转染组(451.77比712.53,498.71比712.53,P<0.01);但IFN-β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转染组(分别为5.33比0.98和3.59比0.98,P<0.01);rs7269320 SNP基因型过表达后,IPS-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转染组(290.63比712.53,P<0.01),但IFN-β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0.74比0.98)。另外,rs17859295基因型分别转染HepG2和HepG2.2.15细胞后,后者IFN-β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前者(5.33比2.25,P<0.01)。结论 IPS-1 rs17857295和rs7262903两种SNP基因型HBV感染者,尤其rs17857295 SNP基因型,清除病毒的能力可能强于野生型的感染者;而IPS-1野生型和rs7269320 SNP基因型HBV感染者可能更易形成病毒感染的慢性化。
- 刘柯慧汤伟亮项晓刚赖荣陶李凤棣赵钢德吴海清谢青王晖
- 关键词:基因定点突变慢病毒
- 乙酰化酶基因 RNA 干扰文库的构建及其对 HepG2.2.15细胞的感染
- 2014年
- 目的:构建人类基因组中16个组蛋白乙酰化酶的短发夹 RNA(shRNA)慢病毒载体文库,为进一步探索表观遗传学基因在 HBV 调控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有利工具。方法根据 shRNA 引物设计原则,针对每个基因选择8对确保干扰效率的 shRNA 序列(A~H),将引物退火后连接至 shRNA空慢病毒载体上转化,PCR 法验证菌落克隆,确认阳性克隆;对质量合格的质粒再进行单切酶验证。分别将同一基因的4个 shRNA 慢病毒质粒混合,分别包装病毒。293T 细胞转染48 h 和72 h 后收集病毒粗液,感染 HepG2.2.15细胞。感染72 h 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评估荧光细胞比例。结果针对16个乙酰化酶基因,构建128个慢病毒载体 RNA 干扰(RNAi)文库,72 h 后慢病毒感染 HepG2.2.15细胞的效率>80%。结论成功构建16个组蛋白乙酰化酶的 shRNA 慢病毒载体,从而为研究人组蛋白乙酰化酶对 HBV 复制的影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李凤棣刘柯慧吴海清汤伟亮赵钢德项晓刚徐玉敏谢青王晖
- 关键词:病毒复制RNARNA
- 9年医院病毒性肝炎疾病谱变化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9年医院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病例数及疾病谱变化,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诊治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整理了2004年1月-2012年12月瑞金医院感染科22 46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患者乙类传染病为主,占81.63%,甲类传染病罕见占0.06%,丙类传染病占1.10%,构成比总体呈下降趋势;自2004年以来肝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麻疹、寄生虫、肠道感染住院构成比位列各种感染病前5位;在病毒性肝炎中,丙型病毒性肝炎居首位,占47.16%,其次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占44.26%,其中尤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9年来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数明显增加,顺位由第3位升至第1位;药物性肝损害、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病例数亦明显增加。结论上海地区感染病以乙类传染病为主,各种感染病中病毒性肝炎占首位,其中尤以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及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呈上升趋势。
- 吴海清汤伟亮谢敬东林兰意赵钢德周惠娟谢青王晖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 IL28B基因型和非高病毒载量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的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 2013年
- 目的观察普通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非高病毒载量基因1型和宿主IL28B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72例5.0×102拷贝/mL≤血清HCVRNA定量≤5.0×106拷贝/mL,同时为宿主基因型IL28BCC型和HCV基因I型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初次治疗患者,给予普通干扰素(300mIU,隔日皮下注射1次)联合利巴韦林800~1000mg/d(以每日12~15mg/kg的利巴韦林为标准)口服,疗程48周。61例患者完成了治疗结束后的24周随访。于治疗前,治疗2、4、12、24、36、48周(治疗结束)和停药后24周进行HCVRNA和不良反应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用χ2检验比较治疗2周时HCV下降程度、RVR、EVR预测SVR的价值。结果 61例完成24周随访患者中,54例达到病毒学完全应答,SVR率达到88.5%;治疗2周时HCVRNA载量下降2log10有57例,其中53例获得SVR(93.0%),与RVR比较,χ2=0.29,P=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EVR比较,χ2=0.28,P=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61例完成全程观察患者中,RVR达到51例,46例(90.2%)获得SVR;而10例无RVR的患者,9例(90.0%)获得EVR,8例(88.9%)获得SVR,χ2=0.12,P=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的普通干扰素300mIU联合利巴韦林,对于难治性基因1型非高载量的、宿主基因IL28CC型的HCV感染者,仍能达到较高的SVR率,而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治疗2周病毒载量的2log10下降与RVR和EVR一样可以预示SVR的获得,以节省医疗资源。
- 钱方兴陶然杨彬菲刘岩红沈思兰施敏吴海清王晖
- 关键词:丙型干扰素利巴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