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华
-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一种促进骨矿化的动力化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促进骨矿化的动力化支架涉及医疗用品的技术领域,其中,包括:底部圆环、顶部圆环、固定组件、支架和紧固螺钉,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支杆、第一螺纹杆、第一螺母、第二支杆、弹簧、第二螺母,底部圆环上开设有若干底部...
- 徐佳吴旭华康庆林
- 文献传递
- 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中足损伤处理
- 2009年
- 目的探讨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中足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2例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中足损伤患者,急诊清创术后1545 d二期行骨折脱位复位内固定,同时皮瓣游离移植或局部转移行软组织缺损覆盖术。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其中5例二期行皮瓣削薄术。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25个月。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的中足评分标准对患足术后的功能进行评定,优2例,良5例,可3例,差2例。结论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中足损伤,必须在重视骨折和脱位的同时兼顾到软组织的处理,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 王兵吴旭华杨晋陈铿吴成彪康庆林
- 关键词:足损伤外科皮瓣
- 穿支血管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建立穿支血管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实验动物模型,为皮瓣生理及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5只,雌雄不限,体重2.5~3.0kg,根据观察方法不同随机分为4组。活体解剖观察组5只10侧,解剖观察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胫后动脉及穿支血管走行。乳胶灌注观察组和明胶-氧化铅灌注解剖X线片观察组,分别5只10侧,两组动物处死后分别经腓肠神经伴行动脉或胫后动脉注入乳胶或明胶-氧化铅,观察上述血管走行、直径及吻合情况。皮瓣移位观察组20只40侧,设计以胫后动脉跟骨上穿支血管为蒂,腓肠神经走行为轴线的远端蒂皮瓣,皮瓣面积为7cm×1cm,蒂长0.5cm,观察皮瓣颜色和肿胀情况。结果腓肠神经起源于胫后神经,于腘窝部穿腓肠肌外侧头斜行向外下走行,于外踝上(5.42±0.15)cm处穿至深筋膜下,垂直走向外踝,其伴行动脉起源于股深动脉,起始直径为(0.73±0.11)mm,伴行腓肠神经行向外踝。胫后动脉跟骨上穿支血管起始于内踝与跟骨连线中点,起始直径(0.45±0.01)mm。穿支血管于跟骨上方行至外踝区与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相吻合,共同构成腓肠神经周围血管网。2侧皮瓣因术后感染排除实验,其余38侧皮瓣术后10d成活率为78.0%±1.5%。结论兔穿支血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解剖稳定,切取简便,血管可靠,是良好的研究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动物模型。
- 文根柴益民汪春阳吴旭华王磊成亮
- 关键词:动物模型
- 隐动脉穿支蒂股神经前皮支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隐动脉穿支蒂股神经前皮支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膝周或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根据创面大小与形状,设计以隐动脉穿支为蒂沿股神经前皮支营养血管轴切取逆行皮瓣进行修复。2005年10月以来,于临床应用16例,皮瓣面积15cm×7cm~30cm×15cm,皮瓣旋转角度最大180°,最小100°。结果13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术后远端1/7~1/5坏死,经换药或局部皮瓣推进后愈合。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良好,供区无明显不适。结论该术式结合了穿支皮瓣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优点,扩大了股前内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切取范围,为下肢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 文根柴益民曾炳芳汪春阳吴旭华陈铿
- 关键词:隐动脉皮神经营养血管
- 可控加压骑缝钉联合自攻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跖跗关节损伤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 初步探讨可控加压骑缝钉联合钛合金自攻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应用可控加压骑缝钉联合钛合金自攻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跖跗关节损伤14例,其中单纯关节脱位4例,关节脱位伴骨折10例。按Myerson分类:A型2例,B型8例(B1型1例,B2型7例),C型4例;单纯内侧柱损伤2例,单纯中间柱损伤3例,内侧柱伴中间柱损伤2例,中间柱伴外侧柱损伤5例,三柱均损伤2例,2例患者同时伴有骰骨骨折。结果 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4周拆除石膏开始功能锻炼,术后12。16周拆除内固定后开始部分负重行走,拆除内固定物后22周开始完全负重行走。所有患者术后获得平均8.7个月(4~14个月)随访,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平均为83.7分(75~91分)。结论 可控加压骑缝钉联合自攻空心加压螺纹钉能灵活有效治疗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短期的临床随访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 吴旭华邹剑康庆林柴益民曾炳芳
- 关键词:足关节足损伤内固定器
- 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并发症的分析被引量:22
- 2009年
- 目的分析股前外侧皮瓣切取后供区损伤导致的并发症。方法1988年7月-2007年7月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427例,其中33例术后出现供区并发症。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14~47岁,平均32.7岁。创面缺损范围16cm×7cm~28cm×13cm。术中股前外侧皮瓣切取范围16cm×7cm~30cm×13cm。供区直接缝合7例,中厚皮片游离植皮23例,逆行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3例;供区植皮范围10cm×5cm~18cm×8cm。观察供区近期(<4周内)及远期(>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54个月,平均21个月。26例(78.8%)出现近、远期供区并发症,7例(21.2%)仅出现远期并发症。近期并发症包括:植皮坏死23例(69.7%),伤口感染17例(51.5%),肌肉坏死2例(6.1%)。远期并发症包括:伤口迁延不愈21例(63.6%),严重瘢痕28例(84.8%),局部不适感25例(75.8%),股四头肌功能障碍16例(48.5%)。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并发症发生与股前外侧区特殊的解剖结构,以及手术操作、患者身体状况有关。
- 文根吴旭华柴益民康庆林曾炳芳
-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并发症影响因素
- 跖侧入路截骨延长治疗先天性第四跖骨短小症
- 2012年
- [目的]探讨牵张成骨术治疗先天性第四跖骨短小症的效果,并介绍跖侧入路截骨的优点。[方法]2008年6月~2010年3月,共治疗先天性第四跖骨短小症15例。均为女性;年龄18~34岁,平均23.5岁。15例病人共有22根跖骨短小,其中8例为单侧第4跖骨短小,5例为双侧第4跖骨短小,2例为单侧同足有第1和第4跖骨短小。跖骨短缩1.5~2.5 cm,平均2 cm。在影像增强器的帮助下,采用足背侧安装Orthofix单边延长支架,跖侧入路截骨。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跖骨都延长到满意的长度,延长骨痂完全钙化。[结果]延长长度12~24 mm,平均18 mm,延长百分比25.8%~48.7%,平均32.6%。骨延长指数(延长1 cm需要的时间)为52 d/cm~85.8 d/cm,平均63.5 d/cm。按照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协会(the 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的功能评判标准,平均AOFAS评分为89.6分,10例优,3例良,2例可。每个足趾延长后足背遗留直径1 mm点状瘢痕4个,足底切口为线性瘢痕,长2 cm,对功能无任何影响。全部患者对延长的结果和足外观满意。并发症包括:延长跖骨成角4例,对延长足外观无影响;跖趾关节间隙缩窄13例,活动度减小,这是影响AOFAS评分的主要因素,随时间延长而明显改善。[结论]跖侧入路截骨延长治疗先天性第四跖骨短小症能使短小的跖骨恢复到满意的长度,遗留足背瘢痕小,对应的足趾功能恢复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 康庆林陆联松喻鑫罡程栋吴旭华曾炳芳
- 关键词:外固定器并发症
- 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中足损伤的处理
- 目的:总结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中足损伤的治疗经验,探讨该种损伤的处理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2004年3月~2006年3月,对12例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中足损伤进行了治疗,采用急诊清创术,延期或二期行内固定同时或再次行...
- 王兵吴旭华杨晋陈铿吴成彪康庆林
- 关键词:皮瓣移植骨折内固定软组织缺损
- 文献传递
- 一种医用骨骼3D扫描雕刻机及其雕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骨骼3D扫描雕刻机及其雕刻方法,具有形态扫描识别组件,能够识别骨骼移植物的不规则形态并进行空间定位,从而可将最终所需要雕刻的第一虚拟模型注入骨骼移植物的第二虚拟模型内,并通过自动或手动进行调试,自动规...
- 文根吴旭华
- Aequalis骨折型肩关节假体治疗严重肱骨近端骨折的初步报告被引量:1
- 2009年
- 肱骨近端骨折目前多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但对于严重的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部分患者术后疗效欠佳,且易发生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肱骨近端骨折的一个重要方法,能够有效消除患肩的疼痛,但是有些患者术后患肩功能的恢复并不理想。研究证实肩关节假体的位置、结节固定的稳定性、肩袖损伤以及骨折类型是影响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
- 柴益民陈云丰蔡培华陆男吉马焕芝吴旭华曾炳芳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假体人工肩关节置换术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欠佳骨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