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承学

作品数:150 被引量:1,037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6篇文学
  • 11篇文化科学
  • 8篇语言文字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4篇文学
  • 37篇文体
  • 22篇文体学
  • 18篇文学批评
  • 13篇学术
  • 13篇中国文学
  • 13篇国文
  • 13篇国文学
  • 12篇代文
  • 10篇文体观
  • 10篇文体观念
  • 8篇文体学研究
  • 8篇文学研究
  • 8篇古代文学
  • 6篇文化
  • 6篇明代
  • 5篇学史
  • 5篇学术领域
  • 5篇中国文学批评
  • 5篇诗文

机构

  • 100篇中山大学
  • 3篇广州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华书局股份...

作者

  • 102篇吴承学
  • 9篇何诗海
  • 7篇沙红兵
  • 4篇李冠兰
  • 2篇李晓红
  • 1篇董乃斌
  • 1篇蒋寅
  • 1篇程中山
  • 1篇曾枣庄
  • 1篇李婵娟
  • 1篇李斌
  • 1篇潘承玉
  • 1篇陈赟
  • 1篇史洪权
  • 1篇彭玉平
  • 1篇翁筱曼
  • 1篇曹虹
  • 1篇黄静
  • 1篇李光摩
  • 1篇吴小如

传媒

  • 17篇文学遗产
  • 13篇文学评论
  • 10篇学术研究
  • 7篇中山大学学报...
  • 7篇高等学校文科...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文艺理论研究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文化研究
  • 2篇古代文学理论...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新华月报
  • 1篇求是学刊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文史哲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0篇2005
  • 5篇2004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审古今之变 立一家之言——吴晟《中国意象诗探索》读后
2001年
吴承学
关键词:书评
关于唐诗分期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1989年
一 研究唐代诗歌史,首先会遇到唐诗分期的问题。传统的文学批评把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这种分法一般认为定论,尽管具体的划分有些差异。近年来,在古典文学宏观研究方法的感召下,有些学者对唐诗分期问题重新进行思考,否定了四唐说,并且提出新的唐诗分期法。我十分赞同这种有益的探讨,它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唐诗韵发展历程。无疑,对传统的定论重新加以审视,是当今学术界的风尚,但我认为,
吴承学
关键词:唐诗文学批评古典文学诗歌史分期法学术界
贺复征与《文章辨体汇选》被引量:15
2005年
贺复征的《文章辨体汇选》是继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和徐师曾《文体明辨》两书之后著名的文体学著作。全书七百八十卷,在规模体制方面远超吴、徐二书,而在文体分类和蒐集材料上,也颇有价值。然而长期以来,此书一直湮没无闻。本文对贺复征的生平略作考证,并初步阐述了《文章辨体汇选》产生的学术背景、编纂体例以及在文体学和明代文学研究上的史料价值,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该书的重视。
吴承学何诗海
关键词:文体学明代诗文
“岭南学”刍议被引量:1
2007年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岭南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努力全面提升研究水平,希望以高品位的学术方式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及时反映研究动态、展示学术成果,本刊拟开设不定期的"岭南文化研究之窗"专栏,本期邀请几位专家就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进行笔谈,意在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吴承学翁筱曼
关键词:岭南文化区域
追寻中国文体学的向上一路被引量:6
2021年
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文体学,必须继承中国文体学传统范式和经典方法,并探寻具有当代学术高度,有思想内涵、文化视野、科技文明与现实关怀的独特路径。文体学研究必须建立在扎实可靠的文献收集与文献阐释基础上,对文献有所"发现"又有所"发明","察诸语境"以把握文体的复杂性、丰富性。中国文体学与礼乐和政治制度关系密切,文体研究需要以"活"的观念与眼光,考察文体实际的"运作"与"过程",还原其制度、仪式、程序等历史语境。对文体的物质形态研究,需要把文体学与考古学、出土文献学、图像学等学科结合起来,通过实物—图像—文体的研究方法,连接实物与纸上文献。文体学研究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同时要超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局限,凸现人文学术的独特价值。新一代学者应该兼具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具有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要立足本土文化,回到本土理论传统与古代文章文体语境来"发现"中国文学自身的历史,同时,超越中西畛域,打通古今鸿沟,突破学科的樊篱,创造出超越古代文体学的新辉煌。这是当今人文学者所追寻的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向上一路。
吴承学
饶宗颐的中国文学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饶宗颐先生治学领域非常广阔,其研究基础是语言文字学与文学,同时重视史学方法与文本之学,用"治史之法"来研究文学文本,把一切研究对象放到具体的时间与空间中来考察。他极为重视和擅长利用新发现的文献来研究文学。他学艺兼修,对中国文学艺术创作与批评都有丰富的实践和深刻的体悟。饶宗颐治学"堂庑特大",以文化史的眼光,打通各个学术领域进行贯通性的研究。他给学界留下宝贵遗产,也留下继续探讨的空间。他的学术精神与治学方法、学术智慧与学术个性对后学者启示良多。饶宗颐在中国当代学术史上的意义主要在于,他走出一条在现代学术与国际汉学背景下回归中国学术传统的独特之路。
吴承学
关键词:中国文学研究学术史
《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序被引量:1
2004年
吴承学
关键词:序言文学理论
简谈文学史史料的发掘和处理被引量:4
2005年
在最近将近三十年的时间中,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与其他人文科学的学科一样,学术上的发展是巨大的。如果仅从学科内部来看,目前古代文学学科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处于繁荣的局面,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多的。有些是具体的学术方法、学术观点的问题,有些则很有可能是关系到一代学术的格局和一代学人的自身素质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对古代文学学科的学术传统、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的多方面探讨,正反映了学界对古代文学学科存在问题的积极应对。本栏目所提供的五篇文章,都是作者对自己长期研究领域内的学术问题的前沿性思考。其中赵敏俐先生的论文强调辞赋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指出文学史研究中对辞赋研究的严重不足,由此而探讨了如何突破现代学术语境中所建构的中国文学史叙述体系的缺陷。钱志熙先生的论文提出诗歌史的研究如何与作家、作品研究构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的问题,指出对于某些时段的诗歌史来讲,后人按照诗歌史主流所建构的诗史及其评价体系,与那个时代诗坛的评价体系常常是有较大的差异,如南朝至初唐的诗史、北宋的诗史,都存在这种情况。刘勇强先生的论文对近期人们关注的关于如何重建文学史坐标系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具体分析造成近期文学史研究坐标系改变的几种因素,强调多元、立体的文学史叙述线索。周裕锴先生的论文,提出诗歌的文本类型与阐述策略之间的互动关系,如“纪事之事”与“象喻之诗”,其阐述的方式就是不同的,由此形成中国古代诗歌阐释史上“知人论世”与“见仁见智”两大传统。吴承学先生与何诗海先生的论文,实际上是指出如何突破习惯的文学史料范围,充分利用更广泛的文献领域中的文学史料,如本文具体如何利用类书、字书研究早期的文学观念与文体理论。总的来说,
吴承学何诗海
关键词:文学史史料古代文学研究学术意识文学批评
中国古代对于“文人”的认同与期待
2020年
“文人”是一个含混的历史概念,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语境中有所变化。从词义上看,“文人”有一个从褒义向贬义发展的过程。“文人”本来偏于褒义,用以尊称先祖。《诗·大雅·江汉》:“厘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文人”即有文德者之先祖。后来,“文人”指能文之人。汉代以后,尤其是魏晋南北朝,随着诗赋文章的兴盛,出现了一批身份独特、善于写作诗赋文章的人,被称为“文人”。“文人”一词开始呈现贬义色彩。
吴承学沙红兵
关键词:诗赋魏晋南北朝褒义大雅先祖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3
1997年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著作在传统目录学中的分化演进,揭示了古典形态批评学术史的发展轨迹,进而对本世纪近七十年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特别是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彭玉平吴承学
关键词:古代文学批评批评史诗文评钟嵘《诗品》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