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
- 作品数:26 被引量:2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判断活性染料耐盐和/或耐碱稳定性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断活性染料耐盐和/或耐碱稳定性的方法,向活性染料染液中加入盐和/或碱并混合均匀后,利用多重光散射仪沿高度方向对染液进行循环多次光谱扫描,每次得到一张函数曲线图,以第一次扫描得到的函数曲线图为参考图,按扫描...
- 毛志平吴伟徐红王纯怡钟毅张琳萍王碧佳隋晓锋陈支泽冯雪凌
- 文献传递
- 染料拼色轧染过程中补液系统的数字化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料拼色轧染过程中补液系统的数字化控制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是依据各染料的初始上染速率精确计算出整个染色过程中补液系统中各染料的实时添加量,按实时添加量补充染液;该系统包括自动计算K<Sub>0,n</Sub...
- 毛志平代亚敏徐红钟毅陆辉张琳萍隋晓锋吴伟
- 文献传递
- 棉织物的活性染料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被引量:4
- 2021年
- 针对棉织物传统轧烘轧蒸染色工艺存在的能耗高、活性染料易水解、废水含盐量高和排放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利用密封装置固色的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通过测定密封装置中织物表面温度的变化曲线,探讨含水率对织物升温以及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理论。探究焙蒸温度、焙蒸时间、代用碱和Na_(2)SO_(4)质量浓度对棉织物低含水率焙蒸固色的影响,并且对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与轧烘轧蒸工艺染色织物的染色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染料用量相同时,经低含水率焙蒸固色工艺染色织物的K/S值均比经轧烘轧蒸工艺染色织物的K/S值高,采用这2种工艺染色的织物耐摩擦色牢度相差较小,这为提升棉织物轧染工艺的染色性能提供了新方法。
- 陈小文吴伟吴伟钟毅毛志平
- 关键词:活性染料棉织物代用碱
- 一种亲和力可转变的分散活性染料非水介质染色工艺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亲和力可转变的分散活性染料非水介质染色工艺,将含湿织物或纱线置于分散活性染料溶液中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后的织物或纱线;含湿织物或纱线是将纤维素纤维织物或纱线置于pH为7.5~11的碱性溶液中进行溶胀得到的;分...
- 吴伟毛志平纪柏林徐红钟毅王碧佳张琳萍冯雪凌麻祎蒙
- 三氟亚乙基取代的N-苯甲酰基氮杂环丙烷的合成
- 2009年
- 发展了一种制备三氟亚乙基取代的N-苯甲酰基氮杂环丙烷的新颖方法.三氟甲基取代的炔丙胺化合物1在盐酸作用下脱去叔丁基亚磺酰基得到三氟甲基炔丙胺盐酸盐2,当用NaOH作碱对2进行苯甲酰化反应时意外地以中等产率获得了N-苯甲酰基-2-三氟亚乙基氮杂环丙烷类化合物3a~3c.在类似条件下也可以从1出发采用"一锅法"制得氮杂环丙烷3d和3e.化合物3b可以在酸催化下发生开环反应得到化合物6b.化合物3和6的结构经IR,1HNMR,19FNMR,MS,HRMS和元素分析进行确证.
- 吴伟黄焰根卿凤翎
- 关键词:氮杂环丙烷开环反应
- 一种聚磷腈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和在PET阻燃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磷腈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和在PET阻燃中的应用,制备方法为:在超声条件下,先将六氯环三磷腈溶液与没食子酸混合反应5~60min得到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添加三乙胺后继续反应1~24h;六氯环三磷腈与没食子酸的摩...
- 毛志平朱元昭吴伟续通徐红钟毅张琳萍
- 文献传递
- 一种增加棉纤维长度降低棉纤维细度的棉纱线加工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加棉纤维长度降低棉纤维细度的棉纱线加工方法,采用碱液对棉纱线进行浸渍处理,碱液的浓度为120~400g/L,然后在带碱状态下对棉纱线进行加捻拉伸,制得棉纤维长度增加、细度降低的棉纱线;经碱液浸渍处理和加捻...
- 毛志平吴瑞纪柏林徐红钟毅张琳萍吴伟
- 一种聚苯胺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苯胺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聚苯胺复合纱线包括纱线,纱线的表面负载有连续且均匀分布的聚苯胺分子层,纱线的内部纤维与纤维之间存在聚苯胺分子;其制备方法为:对纱线进行碱化处理后,将聚苯...
- 张琳萍郑帅毛志平徐红钟毅纪柏林吴伟
- 一种分散染料上染率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散染料上染率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方法,在采用分散染料对聚酯纤维或其制品染色时向染色体系中加入能够提高分散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溶解速率和溶解度的助溶剂,助溶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的溶解度高于所...
- 毛志平吴伟葛怀富徐红钟毅杨为东王健万刚郭堃林大鹏王大伟
- 文献传递
- 染料的筛选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料的筛选方法,设计染料结构后,预测染料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并由其确定染料的颜色,再筛选出颜色满足要求的染料;预测过程为:首先获取染料溶液中的染料分子的构象,然后先后利用量子化学程序结合半经验级别的量...
- 毛志平吴伟徐红王纯怡钟毅张琳萍王碧佳隋晓锋陈支泽冯雪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