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丙波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德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手术
  • 5篇动脉瘤
  • 5篇诱发电位
  • 5篇颅内
  • 5篇颅内动脉
  • 5篇颅内动脉瘤
  • 3篇诱发电位监测
  • 2篇动脉
  • 2篇手术时机
  • 2篇术中监测
  • 2篇体感
  • 2篇躯体
  • 2篇躯体感觉
  • 1篇胆脂瘤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监测
  • 1篇动脉瘤手术
  • 1篇硬脑膜
  • 1篇硬脑膜外
  • 1篇运动诱发电位

机构

  • 5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市中医医...

作者

  • 7篇吕丙波
  • 5篇贡志刚
  • 2篇张荣俊
  • 2篇葛玉元
  • 2篇蒋佩龙
  • 2篇兰青
  • 1篇徐书刚
  • 1篇张之营
  • 1篇朱文昱
  • 1篇王玉治
  • 1篇孙晓朋
  • 1篇刘慧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德州学院学报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诱发电位监测下颅内动脉瘤手术的术中配合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积累在诱发电位实时监测下颅内动脉瘤手术的配合经验。[方法]对16例脑动脉瘤病人在诱发电位监测下进行显微手术的术中配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密切配合下,16例病人手术均成功完成。[结论]手术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和专用器械、密切配合手术医生和电生理监测人员可保证手术安全进行。
沈惠英刘慧吕丙波张荣俊贡志刚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诱发电位术中监测手术中护理
颅内动脉瘤术中诱发电位监测初探
<正>近年来,尽管显微外科技术不断提高,但是手术处理颅内动脉瘤仍常有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缺血性并发症较为多见。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可对大脑皮质功能和(或)多种神经传导通路的完整性进行连续实时监测及评估,可及时发现缺血性...
贡志刚吕丙波蒋佩龙葛玉元张荣俊
文献传递
颅内动脉瘤术中诱发电位监测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初步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运动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16例动脉瘤手术中开展诱发电位监测,观察术中电生理信号改变与术后神经功能状态的关系。结果11例术中未出现电生理信号异常改变,5例术中出现了异常信号,其中信号未能恢复正常的4例术后均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诱发电位监测可实时了解颅内动脉瘤手术中有无脑缺血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对指导手术及评估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贡志刚吕丙波蒋佩龙葛玉元张荣俊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诱发电位显微外科手术
谈中颅凹硬脑膜外胆脂瘤并发脑脓肿症
2012年
并发症非同小可,这是医生及患者所最担心的症状,但患者医治不及时往往就出现这样那样的并发症,一旦出现便为疑难。用科学的方法甚至用奇特的方略救治疑难,也会出现许多奇迹,令人感叹不己。
王玉治韩洁洁张之营徐书刚孙晓朋吕丙波
关键词:手术
颅内动脉瘤术前手术时机选择及术中电生理监测初探
第一部分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分析 目的:探讨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手术适宜时机。 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按入院时Hunt-Hess分级,分为低分级组/(Ⅰ~Ⅲ级,n=64/)...
吕丙波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手术颅内动脉瘤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术中监测
文献传递
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手术时机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手术适宜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按入院时Hunt—Hess分级分为低分级组(Ⅰ~Ⅲ级,n=64)和高分级组(Ⅳ~Ⅴ级,n=18);按手术时机分为早期手术组(≤3d,n=45)、中期手术组(4~10d,n=20)、晚期手术组(≥11d,n=12),5例因再出血未能手术。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lasgowOutcomeScale,COS)评价转归。结果.在低分级患者中,早期手术组转归良好(GOS4~5分)率显著高于中、晚期手术组(96.3%对75%,P=0.031),而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中晚期手术组(22.2%对46.9%,P=0.049);中期手术组转归良好率显著高于晚期手术组(85.5%对41.7%,P=0.004),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晚期手术组(30.0%对75.0%,P=0.027)。高分级患者均为早期手术,其转归良好率为55.6%。结论对不同分级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宜尽早手术。
吕丙波朱文昱贡志刚兰青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手术
诱发电位监测技术在脑干及其附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诱发电位技术在脑干及其附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静脉麻醉下脑干及其附近病变手术病人18例,术中监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7例,体感诱发电位(SEP)18例,运动诱发电位(MEP)5例。当术中波形发生明显异常时,即通知术者调整或停止操作。结果本组术中诱发电位监测均顺利完成。BAEPⅤ波变化6例,其中波形逐渐恢复5例,术后均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未恢复1例,术后轻度意识障碍,3d后清醒。SEP波形变化4例,其中手术结束时恢复至基线水平3例,术后未发现异常;未恢复1例,术后病人昏迷。MEP出现变化1例,调整刺激后恢复。结论在脑干及其附近病变手术中应用多种诱发电位技术,可及时、有效地监测并保护脑干功能。
蒋佩龙贡志刚吕丙波葛玉元兰青
关键词:脑干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