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华

作品数:22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艺术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4篇波希米亚
  • 4篇艺术
  • 4篇先锋派
  • 3篇文化
  • 3篇莱尔
  • 3篇浪漫
  • 3篇浪漫主义
  • 3篇波德莱尔
  • 2篇艺术行为
  • 2篇文学
  • 1篇当代社会
  • 1篇党派
  • 1篇党派政治
  • 1篇心理
  • 1篇形容
  • 1篇形容词
  • 1篇性意识
  • 1篇休闲
  • 1篇休闲理念
  • 1篇学术

机构

  • 22篇湖南工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湖南商学院

作者

  • 22篇卫华
  • 1篇周小红

传媒

  • 8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学海
  • 1篇求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商学院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湖南省社会主...
  • 1篇创作与评论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性视野中的“乡愁”——李健乡土小说创作评析
2015年
以湘中梅山为场域,湖南籍作家李健创作了一系列乡土文学作品,从《霜天霜地》《阳光撒彻山地》《约定坳蚂蚁》到《白鼠》《泥巴鱼》再到《幸福的花朵》《天上的鸭子》等,都是其中的精彩之作。作品承继汪曾祺、沈从文等京派乡土文学的精神气韵,将梅山,这一本是偏僻鄙陋、乏人问津的湘中山区,描述得风姿卓越,引人入胜。而同时,他也叙写了在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喧嚣冲击下,梅山人的挣扎与裂变: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城市与乡村,多次元的二元对撞中,李健有现代性的乡愁。
卫华
关键词:乡土文学小说创作乡愁城市化进程
波希米亚浪荡子与唯美主义精神的内部穿孔
2009年
波希米亚浪荡子是唯美主义精神和波希米亚生活杂交的特殊人群,他们活色生香地进行着"艺术生活化"的广泛生活实践。这种实践促使唯美主义运动渗透出日常生活审美气质。换言之,沿着波希米亚的生活道路,英国唯美主义的浪荡运动导致其"为艺术而艺术"观念自身的内部穿孔,与欧洲大陆的先锋派运动潮流表现出历史趋向的一致性,成为20世纪"艺术与生活实践领域重新融合为一体"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
卫华
关键词:波希米亚浪荡子唯美主义艺术生活化
论巴黎公社波希米亚革命的诗性内涵
2010年
巴黎公社革命是一个久远的话题,然而从波希米亚文化视角进入,它能重新浮出历史地表,使人们对文人与政治关系做出新的层面省思,成为深远的美学纪念碑。即巴黎公社革命有着浓郁的波希米亚文人气质,这种放浪不羁的文人生活渗透和掺和在政治革命历史场景当中,演绎一出文人知识分子与政治盘根错节的舞台大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文人政治激进化的内部文本。
卫华
关键词:党派政治
高校学报联合办刊模式探讨——关于联合创办我省高校学报学术文摘的建议被引量:3
2008年
联合办刊,是高校学报走出现存困境、实现创新的重要改革模式之一。纵览现有研究,可以将目前学界探讨的联合办刊模式主要归结为三种类型:校际联合,独立创刊;学报地方特色专栏合并;校企联合资源互补。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第四种模式:联合创办省属高校学报文摘。作为地方学报学术信息的精粹集合,创办省属高校学报文摘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成为地方学术平台精品构建的强劲举措。
卫华
关键词:高校学报联合办刊学术文摘
波希米亚恶作剧:历史先锋派的艺术行为方法被引量:2
2010年
大文学观与纯文学观相对应,是一种具有文体超越性的文学观念,构成中国审美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为大文学观的树立奠定了最为重要的美学基础。作为当下文学理论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文化社会学是对文化研究的一种积极回应,其最终目的是在跨学科的研究视域中复归文学的审美指向和批判指向。修辞学在20世纪成为一门显学,修辞是如何在包括文学在内的话语活动中进行审美建构的,这就要走向转义修辞研究。转义中发生的不只是话语形式的变化,同时也重构了新的认知内容,这正体现了人们理解和认知世界的审美需求。寓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样式,通过对寓言的起源、主角、原型和形式展开研究,可以看到寓言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关键在于它"言此意彼"的言说方式。恶作剧是先锋派重要的艺术行为理路。波希米亚恶作剧是先锋派最具杀伤力的独门武器,一种特殊的形式智慧。
卫华
关键词:艺术行为波希米亚历史渊源先锋派恶作剧文体特征
哥,不只是一个传说——从犀利哥现象透视当代社会文化心理
2011年
犀利哥走红网络,构成一个文化事件,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心理的象征性符号。首先,这种现象反映出一种带点浅薄意味的时尚追风热潮,娱乐至死的背后,演绎着特殊的高级时装秀套路。其次,"犀利哥"被迷恋,也是一代人在生活压抑下的一种情绪舒缓,一种卑微平民身份的认同,一种尴尬生存状态的呼应或提醒。再者,犀利哥又是现代人流浪情怀的托梦者。一个人的寂寞可写成情歌,全民的寂寞则成全了犀利哥。
卫华
关键词:社会文化心理
20世纪影视文学中的“火车”意象与现代性想象被引量:6
2017年
20世纪东西方影视文学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火车"意象,其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视之为善的呈现,即将火车作为现代文明的美好想象;另一类则视之为恶的符号,即邪恶的象征物。这种反差十分矛盾,却也很有张力。20世纪影视作品中的"火车"意象,表现了国人面对以"火车"为代表的现代性力量冲击的体悟、对现代化追求的憧憬与焦虑以及对现代文明的复杂想象。
卫华
关键词:影视文学
欧洲19世纪末思潮视域中的颓废波希米亚被引量:1
2009年
颓废波希米亚是欧洲19世纪末思潮衍生的典型文人生存状态,在特殊的时代氛围中,他们表现出放荡、落魄、伤风败俗乃至罪恶等极端的坏孩子行为特征。然而,这种倍加指责的精神疾病状态却让他们对现代文明和文学危机产生独一无二的敏感力,在艺术中做出杰出贡献,创造出新的生活/艺术双重关系典型,为世纪末人们对另一种生活的期待提供了想象中的轨道。从这一角度进入,对象征主义有着新的美学内涵解读:既是一种艺术潮流,更是一种生活运动。
卫华
关键词:魏尔伦象征主义
格林尼治村的先锋艺术与波希米亚主义被引量:2
2012年
波希米亚是19世纪以来发生的艺术家生活方式运动及其精神信仰。20世纪以来,纽约以其巨大的现代都市魅力,取代巴黎成为20世纪中期以后波希米亚的新活动中心。波希米亚生活及其美学精神,在以纽约格林尼治村为代表的波希米亚空间得到新的存留与发展。在二战后两种文化遗产——美国的和先锋派的结合中,格林尼治村艺术家把百年波希米亚"让艺术改造生活"的核心理念作整体推进,使之成为最早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观念。
卫华
关键词:波希米亚先锋派后现代主义
波希米亚智慧与19世纪浪漫主义精神的形塑
2010年
波希米亚人是流浪在欧洲的吉普赛人,他们与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有着精神上的密切关联。一方面,他们的流浪特性、瞬间意识、及时行乐观念,乃至他们的犯罪意识不仅使他们成为最具有现代色彩的人群,而且对于困顿中的艺术家们是一种镜照;另一方面,来自古老东方地区的民族身份的神秘、来自底层社会的民间力量的特殊,对资产阶级社会知识分子们的审美观念有着全新启示。波希米亚人对现代艺术运动的贡献远远超越文学形象范畴,在多重意义上形塑19世纪浪漫主义文化精神。
卫华
关键词:波希米亚人浪漫主义精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