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德伟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加权成像
  • 2篇鼻咽
  • 2篇鼻咽癌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动态增强扫描
  • 1篇影像
  • 1篇预后
  • 1篇软骨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复发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退行性
  • 1篇退行性骨关节...
  • 1篇组织学
  • 1篇组织学分级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退行性...

机构

  • 6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常德市第一人...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6篇卢德伟
  • 5篇黄德尤
  • 3篇李保生
  • 2篇罗起胜
  • 1篇吴为民
  • 1篇潘国刚
  • 1篇罗宏成
  • 1篇陆海善
  • 1篇罗桂莲
  • 1篇马德智
  • 1篇罗小鹏
  • 1篇陆涛
  • 1篇吴英宁
  • 1篇廖莎
  • 1篇李娜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术前多模态MRI检查与颅内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及高组织学分级的关系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评价术前多模态MRI检查与颅内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及高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脑膜瘤患者100例,术后根据WHO脑膜瘤组织学分级标准分为低级别组(Ⅰ-Ⅱ级)53例和高级别组(Ⅲ-Ⅳ)47例,术后随访观察1年,复发患者为18例(复发组),未复发患者为82例(未复发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及增强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张量成像(DT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级别组和复发组脑膜瘤患者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边界、强化灶、ADC值、FA值、Cho/NAA、Cho/Cr、NAA/Cr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在肿瘤大小、边界、强化灶、水肿程度、ADC值、FA值、Cho/NAA、Cho/Cr、NAA/Cr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肿瘤大小、边界、ADC值、FA值及Cho/NAA值是脑膜瘤复发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大小、强化灶、ADC值、FA值及Cho/NAA值是高级别脑膜瘤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模态MRI检查有助于判断颅内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及高组织学分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黄德尤廖莎卢德伟李娜罗起胜陆海善李滢
关键词:脑膜瘤复发组织学分级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软骨下骨质异常的MRI表现被引量:7
2014年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是骨关节常见疾病,磁共振成像(MRI)由于分辨率高和对软组织及骨骼病变的良好显示能力,在临床上用于本病的诊断日益广泛.关于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改变的MRI分析已有不少报告,但其所致的软骨下骨质异常的MRI表现详细报告不多[1-4].因此,作者对27例33个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软骨下骨质异常的MRI表现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马德智李保生卢德伟陆涛苏歭源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增强扫描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评估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评估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48例,患者均行放射治疗,治疗前后均行DWI、DCE-MRI检查,比较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ADC值、K^(trans)、K_(ep)、V_(e)定量值、肿瘤病灶范围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变化,计算肿瘤消退率,采用Pearman相关性分析ADC、K^(trans)、Kep、V_(e)与肿瘤消退率相关性。结果:放疗后鼻咽癌患者b=600 s/mm^(2)、b=800 s/mm^(2)、b=1000 s/mm^(2) ADC值均显著高于放疗前(P<0.01)。放疗后鼻咽癌患者V_(e)水平显著高于放疗前,K^(trans)、K_(ep)、病灶直径水平、侵犯翼外肌、侵犯口腔、淋巴结肿大、病灶边界不清、侵犯翼内肌比例显著低于放疗前(P<0.01)。本文患者放疗后肿瘤消退率范围为0.13%~52.89%,平均肿瘤消退率为(29.63±15.02)%,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b=600 s/mm^(2)、b=800 s/mm^(2) ADC值与肿瘤消退率呈正相关(r=0.426、0.512,P<0.05);K^(trans)、Kep与肿瘤消退率呈负相关(r=-0.412、-0.496,P<0.05)。结论:DWI、DCE-MRI检查可反映鼻咽癌患者肿瘤病灶变化,有效评估患者肿瘤消退情况及治疗效果,在指导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情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黄德尤李保生卢德伟潘国刚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鼻咽癌
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后疗效评估的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后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30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放疗前后均行鼻咽部及颈部常规MRI扫描、增强扫描及DWI检查。利用体视觉分区分析法观察放化疗前后肿瘤病灶范围、形态、DWI信号及对周围组织侵犯情况变化,并对转移淋巴结进行测量对比。结果290例肿瘤DWI呈高信号,颈部淋巴结转移例286例,周围结构侵犯249例。同步放化疗后,277例肿瘤DWI信号减低,提示放化疗有效率达95.51%;292例鼻咽癌患者肿瘤原发灶范围不同程度缩小,提示同步放化疗总有效率达95.73%;2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结果显示,肿瘤病变边界比以前更清晰,侵犯范围有所缩小,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其直径较前缩小。同步放化疗前后,剩余9例无明显变化,4例肿瘤范围增大,颈部淋巴结退缩不明显甚至增大,并向颅底侵犯。结论MRI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均可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后疗效作出有效评价,并能较好地监测鼻咽癌放化疗后肿瘤的消退情况和治疗的敏感性。
黄德尤黄莉娜卢德伟吴为民李保生吴英宁张富亿罗小鹏李滢
关键词:鼻咽癌扩散加权成像疗效评价
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影像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恶性孤立性纤维瘤(MSFT)的CT、MRI征象以及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复习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例MSFT的病例资料,就其临床、病理及影像诊断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例病变部位分别在盆腔、胸腔、脑部,表现为圆形或分叶形肿块,最大径约108 mm,2例边缘不清晰,1例边缘清晰。2例病灶CT平扫可见囊变或坏死,1例伴钙化。1例MRI平扫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2个病灶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伴延迟强化,1个病灶表现为动脉期轻度强化伴延迟强化。3个病灶增强后显示病灶周围及内部血管影。2例出现术后转移。免疫组化:CD34+(3/3),Bcl-2+(3/3),Vimentin+(3/3),CD99+(2/3),Ki-67+(3/3),S-100+(1/3),Desmin、CK、SMA均为阴性。结论MSFT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多样性,前瞻性诊断不易。若发现病灶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信号或密度不均匀,呈侵袭性生长,增强扫描呈持续或延迟强化且见到迂曲血管影时,应考虑到MSFT的可能,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是确诊MSFT的金标准。
卢德伟黄德尤
关键词:恶性孤立性纤维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NAP1L1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特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核小体组装蛋白1-like-1(NAP1L1)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例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6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脑胶质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脑胶质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NAP1L1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NAP1L1表达情况以NAP1L1表达<3.04视为低表达组(n=32),≥3.04视为高表达组(n=54),分析NAP1L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患者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NAP1L1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脑胶质瘤组织中NAP1L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P1L1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在病理分级、Ki-67指数、KPS评分及术后是否复发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86例患者生存率为52.33%(45/86);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NAP1L1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1个月,明显高于NAP1L1高表达患者的1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P1L1在脑胶质瘤中呈明显高表达,且其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Ki-67指数、KPS评分、术后是否复发及生存预后明显相关。NAP1L1有可能成为神经胶质瘤发病机制的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卢德伟黄德尤罗起胜罗宏成罗桂莲
关键词:脑胶质瘤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