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杰松
- 作品数:17 被引量:6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幽门螺杆菌: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23
- 1999年
- 华杰松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胃肿瘤
- 聚合酶链反应在幽门螺杆菌中的研究应用被引量:1
- 1998年
- 本文综述了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幽门螺杆菌(HP)研究应用中的最新进展。PCR的引物可按HP的尿素酶基因核苷酸,16SrRNA核苷酸,编码HP特异26×10~3蛋白质的核等酸或HP基因库中筛选的其他核苷酸序列而设计。PCR可检测胃粘膜活检标本、胃粘膜病理切片和唾液、齿斑、胃液和粪便标本内的HP,以及难以培养的圆球形HP。用核酸内切酶酶切PCR扩增后的DNA产物或PAPD、RELP技术可区别HP不同菌株,适用于HP感染的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以及HP分子遗传学研究等。
- 刘岱青华杰松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聚合酶链反应
- 抗幽门螺旋菌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 1991年
- 本文从HP杂交瘤细胞制备、HP抗原成份分析、HP与其他组织抗原交叉关系和临床应用四个方面介绍了抗HP单克隆抗体研究近况。HP有多个免疫性较强的抗原成份,与人胃上皮细胞、粒细胞和红细胞有共同抗原。抗HP单克隆抗体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和免疫荧光试验检测HP,其敏感性和持异性高,可正确、快速鉴定HP和诊断HP感杂。
- 华杰松张振华陆德源
- 关键词:幽门螺旋菌单克隆抗体
- 细菌DNA图谱分析幽门螺杆菌阳性病人治疗后的复发和再感染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分析和比较幽门螺杆菌(Hp)感染病人前和治疗后胃内分离到的细菌DNA图谱。方法:用随机扩增多形态DNA技术(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检测9对Hp菌株,多聚酶链反应采用10个碱基对的随机引物。结果:不同Hp菌株DNA图谱显示极大差异性。6对细菌DNA图谱治疗前与治疗后相同,提示病人感染同一细菌,1对细菌DNA图谱治疗前与治疗后相似,提示病人体内Hp的DNA经抗生素治疗后可能发生变异,2对细菌DNA图谱治疗前与治疗后显著不同,提示病人感染不同细菌。结论:Hp感染病人经抗生素治疗转阴后若又重复感染,多数情况是病人感染同一Hp菌株,有少数病人再感染不同株Hp。
- 华杰松夏华向郑鹏远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炎再感染
- 胃螺旋样菌在动物中的感染和动物模型被引量:2
- 1992年
- 某些动物胃内有胃螺旋样菌(GHLO),与动物胃内炎症密切有关。悉生乳猪、悉生乳狗、无菌小鼠和无菌大鼠内复制的感染模型,其病理变化和免疫反应与人类感染幽门螺旋菌(HP)后相似。雪貂和恒河猴也有可能成为研究HP感染的理想动物。这些为进一步研究HP感染的动物模型提供方便。
- 华杰松张振华
- 关键词:动物模型
- 幽门螺杆菌表达LewisB抗原不影响细菌的黏附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表达LewisB抗原对细菌黏附性的可能影响 ,以及Hp的babA2 基因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 采用体外黏附分析法检测细菌的黏附性 ,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Hp的babA2 基因。结果 (1)在 47例消化性溃疡Hp株中 ,18株为babA2 基因阳性 ;而 31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Hp株中 ,14株为babA2 阳性 (P =0 .42 7)。 (2 )在表达LewisB抗原的 31株Hp中 ,2 4株细菌黏附阳性 ;而在不表达LewisB抗原的 47株Hp中 ,38株呈细菌黏附阳性 (P =0 .46 3)。结论 (1)Hp的babA2 基因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关。 (2 )Hp表达LewisB抗原不影响细菌的黏附 ,从而支持胃上皮LewisB是Hp的受体。
- 唐芙爱郑鹏远李振峰冯常炜华杰松段芳龄
- 关键词:LEWISB抗原幽门螺杆菌细胞黏附消化性溃疡
-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物质及其致病性
- 1993年
- 幽门螺杆菌(HP)籍螺旋状结构和特别鞭毛运动穿过胃粘膜表面粘液,经粘附因子与上皮细胞结合。HP产生大量尿素酶,有助于其抵抗胃酸,在胃内生存,并通过分解尿素产氨损伤细胞。HP分泌磷脂酶A和C削弱细胞膜磷脂双层结构。宿主的免疫反应在致病过程中也有一定作用。
- 华杰松张振华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体外对氟哌酸的敏感性测定
- 1993年
- 抗菌药物在幽门螺杆菌rHelicobactrepylori,HP)阳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人治疗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用何种药物,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抗菌药物。氟哌酸为近年新开发的喹诺酮类抗菌药。
- 华杰松张振华牟物龙陆德源
- 关键词: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谱病人治疗抗菌活性溃疡愈合率
- 斑点ELISA法检测幽门螺旋菌感染的研究被引量:2
- 1991年
- 用幽门螺旋菌(HP)的超声粉碎物为抗原,建立了斑点ELISA法检测人血清中抗HP—IgG方法。该法敏感性为94.4%,特异性为87.5%,阳性预测值为97.1%,阴性预测值为77.8%。对271例儿童抗HP抗体调查,发现HP感染与儿童性别无关(P>0.05)。1月以内新生儿抗体检出率59.4%,1~12月婴儿抗体检出率最低(29.1%),1岁后开始逐渐上升,2岁后即可达到50%以上,接近成年人水平。结果表明,我国HP感染年龄早,感染率高。
- 华杰松张振华龚立琪时晓东陆德源
- 关键词:幽门螺旋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抗幽门螺旋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 1991年
- 用幽门螺旋菌(HP)109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得到3株分泌高效价抗HP单克隆抗体(HP-MAbs)的杂交瘤细胞株SCH7、SCH9和.SCH10。3株HP-MAbs主要与HP58000菌体蛋白条带反应。HP-MAbsSCH9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与18株HP反应均阳性,与空肠弯曲细菌、结肠弯曲细菌及13种常见肠道标准菌株反应均阴性。用该方法检测121例胃粘膜活检成本,阳性率高于分离培养和/或涂片Gram染色法(P<0.05)。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制备的HP-MAbs敏感、特异,可应用于临床诊断HP感染。
- 华杰松余春仙等
- 关键词:幽门螺旋菌单克隆抗体免疫印迹法胃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