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蓓蕾
- 作品数:8 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生育政策调整初期正常初产孕妇预期分娩方式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7
- 2016年
- 目的了解生育政策调整初期正常初产孕妇的预期分娩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5月-10月对1211例正常孕中期初产孕妇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社会学资料、二孩生育意愿、分娩方式态度、阴道分娩自我效能和预期分娩方式等。结果调查对象中74.3%预期阴道分娩,15.3%预期剖宫产,10.4%尚未考虑分娩方式或持不确定态度;有38.5%的女性有再生育意愿。不同年龄、家庭经济收入、二孩生育意愿、建卡就诊方式、分娩方式态度和阴道分娩自我效能的初产孕妇预期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建卡就诊方式、家庭经济收入、分娩方式态度和阴道分娩自我效能水平对初产妇的预期分娩方式均有影响。结论建卡就诊方式、家庭经济收入、分娩方式态度和阴道分娩自我效能是正常初产妇预期分娩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产科医疗机构不断完善围产期健康教育体系,从孕早中期开始关注孕妇分娩意向的动态变化,为其提供有效的孕期评估和咨询途径。
- 朱新丽顾春怡陶花丁焱叶江枫包蓓蕾
- 关键词:孕妇分娩
- 便携式血管显像仪在门诊静脉抽血中的临床发展被引量:5
- 2020年
- 随着护理医疗知识在越来越多市民中的不断普及,前来就诊的患者对医疗服务和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特别是门诊患者,因为与护士接触沟通较少,所以往往对技术的要求更高,而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的概率,现本院已经在门诊配置了便携式血管显像仪。便携式血管显像仪的出现以及越来越普及的应用,对于提高门诊患者的就诊满意度有着很大的改善,同时也给门诊抽血护士的工作带来诸多便利。
- 周琰裘佳佳包蓓蕾
- 关键词:门诊患者静脉穿刺
- 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指标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2年
-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指标稳定性的影响,明确袋鼠式护理的安全性,有助于缩短早产儿的治疗过程,提早出院,减轻早产儿父母的经济负担。方法将42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早产儿纳入本研究。所有早产儿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温箱保暖;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观察早产儿在护理前、袋鼠式护理中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42例早产儿在接受袋鼠式护理前、护理中的呼吸、心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血氧饱和度较护理前有显著的改善。结论袋鼠式护理不会对早产儿的生理指标产生不良影响,且能提高早产儿的血氧饱和度,改善缺氧状况,但是在袋鼠式护理的过程中仍需加强监护。
- 包蓓蕾陈云
-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生理指标早产儿
- 生育政策调整初期正常初产妇预期分娩方式及相关因素分析
- 朱新丽顾春怡陶花丁焱叶江枫包蓓蕾
- 特殊药物注射章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特殊药物注射章,包括章体和与其连接的手持杆,所述章体远离手持杆的端面设有综合区域和时间区域;所述综合区域包括刻有位置信息的综合信息块,所述综合信息块连接在章体远离手持杆的端面上;所述时间区域包括多个刻有时...
- 达玉婷包蓓蕾周琰
- 流程优化急诊护理对异位妊娠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流程优化急诊护理对异位妊娠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流程优化急诊护理。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8.08%,略高于对照组的94.23%(χ^(2)=1.040,P=0.308>0.05);观察组抢救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程优化急诊护理用于异位妊娠,可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改善急救效果,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 赵璐陆亚军包蓓蕾
- 关键词:异位妊娠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
- 一种妇科病人出血识别色卡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妇科病人出血识别色卡。包括卡片,在卡片的表面设置有由日用卫生巾图样和夜用卫生巾图样构成的出血量识别区和由多个颜色条构成的出血颜色识别区。本实用新型通过出血量识别区和出血颜色识别区可较为清楚直观的向医生描...
- 包蓓蕾达玉婷邬丹萍周琰游菁
- 文献传递
- 六西格玛管理法干预对妇产科急诊分诊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干预对妇产科急诊分诊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急诊就诊的患者350例作为对照组, 另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该院急诊就诊的患者350例作为研究组。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分诊, 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分诊诊疗效率及不良情况发生概率, 同时比较实施该干预模式前后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分诊时间、患者等候时间、挂号时间及总就诊时间分别为(3.02±1.09)min、(17.49±2.25)min、(13.11±2.76)min及(45.15±5.98)min, 显著短于常规组〔(5.57±1.24)min、(46.19±15.42)min、(21.68±4.98)min及(75.91±21.53)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且研究组患者中, 投诉事件、纠纷事件、风险事故及差错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0%、0.86%、0.57%及1.14%, 均显著低于常规组(2.29%、3.71%、2.29%及3.7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 实施后, 急诊护理质量评分为(91.13±3.71)分, 显著高于实施前的(74.69±5.8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急诊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干预, 能够有效提高分诊效率及护理质量, 同时有助于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概率。
- 邬丹萍达玉婷包蓓蕾王晓倩
- 关键词:六西格玛管理法妇产科急诊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