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大众传播中“新疆精神”的双重话语构建
- 2014年
-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明确提出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的总目标,这是党中央根据新疆形势和全国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中国梦”战略概念是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一重大论述的提出为做好新疆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新疆人的‘中国梦’就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自治区提出的“新疆精神”概念正是新疆人“中国梦”的文化特色提炼与时代精神写照。
- 刘雅
- 关键词:大众传播话语
- 大众媒介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传播现状与媒介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强化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效传播力,首先,要在文化制度上明确基层文化体制对信息传播的作用,有序推进基础性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其次,要增强农村民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和对文化事务创新的力度,鼓励他们积极表达对新的文化需求的意愿;再次,要处理好基层文化与市场的关系。基层文化事业更具有公益性,政府要彰显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保障在体制上构建公共文化的基础性的环境。服务大众,是基层文化建设的要义与责任。基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基层政府、农村民众和整个农村社会的多方面探索,只有多方通力合作,才能走出一条适合基层农村文化发展的道路。
- 艾美华刘雅
- 关键词:信息系统传播者社会角色
- 新疆多民族文学现代性启蒙的双重影响及主要特征
- 2015年
- 新疆多民族文学的前现代时期,在经历了晚清的变法维新思想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启蒙之后,各民族的先进知识分子受到的最广泛和最深入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这就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前苏联社会主义文学。通过对这双重影响及特征的梳理,我们得以证实新疆的现代性启蒙在宣传现代意义的新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观念上,都为新中国的新疆各民族文学的迅速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刘雅胡康华
- 关键词:多民族文学启蒙
- 媒介影像塑造丝绸之路社会记忆研究
- 1979年日本NHK电视台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共同拍摄纪录片《丝绸之路》,用影像呈现了丝路沿线地域的历史和文化,也拉开了中国与外国合拍电视纪录片的序幕。之后的丝路题材纪录片《新丝绸之路》《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对望:丝路新...
- 刘雅
- 关键词:丝绸之路社会记忆话语
- 文献传递
- 从“文章出轨”事件看网络时代的新旧媒体共振
- 2014年
- 新媒体的出现给传媒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新的交流环境的形成、传播主体的更加多元、受众分析更加明显、媒体生态更加复杂,这些冲击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与微妙。
- 刘雅
- 关键词:新媒体
- 农村基层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 2015年
- "最后一公里"是政务微信运营的一种新尝试,通过互联网为新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是新疆社会管理的一次创新。本文通过对"最后一公里"从3月上线至11月之间的微信推送形式、内容、语言进行调研分析,探讨微媒体环境下农村基层传播的新路径。
- 刘雅艾美华
- 仪式传播视阈下大众传播“新疆精神”的话语建构被引量:1
- 2015年
- 传播的仪式观将话语建构作为一种信仰和价值的整合,社会价值观在其中得到了维系。本文在传播仪式观的视阈下,分析新疆精神话语在大众传播中的社会建构功能。新疆精神的话语既是自我身份认同,也是国家意识形态内的集体话语,兼具政治符号、文化符号、身份符号三重表征。在当前新疆维稳形势大局下,新疆精神的话语传播在社会共识、国家认同、凝聚意识、社会宣传动员方面发挥着构建共识的仪式传播功能。
- 韩朝刘雅
- 关键词:大众传播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