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铜 作品数:9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蚌埠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大创项目”是“卓越医生”在基础医学阶段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指导“卓越医生”项目心得体会 被引量:1 2019年 结合本校针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基础医学阶段的系列教学改革,从指导"卓越医生"国家级创新实验性项目角度,阐明基础医学阶段"卓越医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性项目(简称"大创项目")的必要性与具备的基础。"卓越医生"在开展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形成良好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及提升综合能力与岗位胜任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对"卓越医生"在基础医学阶段开展"大创项目"提出拙见。 邹维艳 严海芹 孙美群 齐琦 刘铜 关宿东关键词:创新思维 岗位胜任力 浅谈组织胚胎学绘图实验报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009年 组织胚胎学是医学院校的必修基础课程.学习质量的好坏影响后续课程(生理学、病理学等)的学习。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要一环,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由于本学科显微形态学科的自身特点.实验课主要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实验报告就是描述镜下的微观结构。对于形态描述最直观有效、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绘图,它能准确、形象、生动地记载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和特征,具有文字记录无法替代的作用,是学习组织学应该掌握的实验技能技巧之一。 王元元 周艳梅 刘铜 卓煜娅关键词:组织胚胎学 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教学 《人体结构与功能学》整合课程在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实验班的应用和体会 被引量:7 2014年 整合课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构架,有助于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我校《人体结构与功能学》整合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课程内容的融合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队伍的培养、加强教学互动,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琴 关宿东 陈传好 刘铜 钱中清 吴俊英关键词:课程整合 多媒体互动实验室在组织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11年 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多媒体互动实验室的出现,使组织学实验教学改革跨上一个新台阶。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互动实验室,可以大大提高实验课的整体教学水平、随时了解每位学生的观察内容、显著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和及时记录需要保存的结构图像等。 柴继侠 齐琦 李徽徽 周艳梅 刘铜关键词:组织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多途径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质量 被引量:7 2014年 根据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灵活性大的特点,结合传统教学方法等多种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设备及教育理念促进素质教育,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素质,进而培养出适合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社会需要的当代高素质医学卓越人才。 尹海燕 柴继侠 刘铜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 大鼠肝再生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大鼠肝再生过程中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肝切除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仪检测肝细胞PCNA的表达。结果:PCNA强阳性肝细胞数及其总灰度值在肝大部切除后24h明显增高,肝细胞阳性表达率在48h达到峰值,至120h趋于正常水平。结论:PCNA强阳性肝细胞呈规律性变化,提示残余肝可再生。 刘铜 王冬梅关键词:肝再生 免疫组织化学 增殖细胞核抗原 Drebrin在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分布变化 2011年 目的:探讨肌动蛋白结合蛋白Drebrin在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原代培养大脑皮层神经元内Drebrin的分布。结果:体外培养1天(DIV,day in vitro)时,Drebrin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胞体;3和7 DIV时,Drebrin分布在神经元胞体、突起末端和分支处;14和21 DIV时,Drebrin主要呈斑点状分布在神经元突起。结论:随着原代培养神经元和树突棘的发育成熟,Drebrin分布从神经元胞体向突起内转移,并逐渐在突起上密集呈斑点状分布。提示在神经元发育过程中,Drebrin表达可能和神经元突起形成及树突棘发育成熟密切相关。 柴继侠 李徽徽 齐琦 周艳梅 刘铜 卓煜娅关键词:DREBRIN 肌动蛋白 神经元 原代培养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 Treg上PD-1分子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reg及其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分子的表达,探讨Treg和PD-1表达在SLE中的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SLE患者组、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T细胞中的CD4+CD25highTreg和CD4+CD25lowT细胞的比例,及其PD-1分子的表达率。结果:CD4+CD25highTreg在SLE患者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的比例(0.63±0.31)%与正常对照组(2.07±0.74)%相比明显降低(P<0.05),该亚群细胞上PD-1+的百分率(24.99±18.65)%与对照组(6.97±1.92)%相比显著增高(P<0.05);CD4+CD25lowT细胞的百分率(13.40±8.47)%及其PD-1+的百分率(2.70±3.06)%与正常对照组(20.16±11.89)%和(0.43±0.3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highTreg数量下降及其PD-1分子表达上调可能在SLE中有重要意义。 王元元 陈晓蓉 刘铜 唐洁 谢长好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卓越医生培养视角下的“学科整合型PBL教学模式”探究 被引量:5 2016年 我校作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第一批试点高校,为构建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培养体系,进行积极思考与探索。以往在"以学科为中心"传统教学中容易存在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终结性考试所占比重过大等等问题。为实现"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目标,学校引进PBL教学模式,成立"卓越医生班"进行试点。PBL教学案例将医学基础、临床知识充分整合。在PBL教学过程中同时开展形成性考核,并及时向学生反馈考核结果,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各方面综合素质。 王元元 柴继侠 刘铜 孙美群 贺文欣 严海芹 关宿东关键词:学科整合 PBL教学模式 形成性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