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卫
- 作品数:20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儒家文化关于人生价值观的转向问题
- 2013年
- "成圣"是儒家的人格理想,"立功"是儒家的人生理想,儒家在"立德""成圣"的基础上形成了双向度的人生价值观。"成圣"的人格理想与"立功"的人生理想是儒家最基本的人生价值观。由于气、命的限制,并非每个人都能事遂心愿,因而儒家另一向度的人生价值观转向孔颜之乐。学者往往强调佛、道文化对儒家文化的补充意义,而忽略了孔颜之乐在儒家文化体系中的作用。孔颜之乐恰如其分地解决了儒家人生观的转向问题,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作为一种有机文化系统的自身调节功能。二程、朱熹、王守仁、陈白沙等儒学大师正是站在孔颜之乐的立场上,以实理、公心为利器,批判了佛、道的人生价值观。
- 刘红卫
- 关键词:儒家文化人生价值观孔颜之乐佛教道家
- 一本论对陈白沙建构心学体系的意义
- 2016年
- 北宋时期,程颢、程颐提出了人与物"一本"的理论,即人与物同根同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与物、心与理、人心与道心、心体与道体均为一体的理论体系。一本论是宋明时期新儒学体系的宇宙论生成论的核心内容。一本论对陈白沙心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是陈白沙心学及江门学派理论构架的基础。人与物的关系是陈白沙心学体系的核心关系,陈白沙通过致虚工夫达致了"惟仁与物同体",实现了人与物的贯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本体自然、承体起用的以"自然之学"为特征的本体论、工夫论体系。既注重对主观性的心体的表述,又注重对客观的道体的表述,是陈白沙心学的显著特征。
- 刘红卫
- 关键词:陈白沙心学宇宙生成论
- 陈白沙“勿忘勿助”功夫的历程与内涵——兼论陈白沙儒学与禅学价值观之不同被引量:5
- 2012年
- "勿忘勿助"是陈白沙儒学体证的核心功夫,"勿忘"是提撕唤醒的功夫,"勿助"是祛除私欲的功夫。主静或静坐是陈白沙体证功夫的主要形式,"敬"与"一"是陈白沙体证功夫的两个核心概念。在陈白沙实现心与理的凑泊之前与之后,"勿忘"指向的对象有所不同。陈白沙的"勿忘"功夫指向善、仁、理,是实,禅学的坐忘指向空;陈白沙的"勿助"功夫是祛除私欲,禅学的体悟工夫是一种私意安排,因而陈白沙儒学的价值观与禅学的价值观有本质的不同,关于陈白沙的"流禅说"是没有根据的。
- 刘红卫
- 关键词:陈白沙静坐禅学
- 刘宗周论陈白沙“似禅非禅”说辨析
- 2012年
- 陈白沙的自然主义将孔颜之乐与自然相结合,在"道物无对"、"物各付物"的人、物关系中彰显了人性自由,对儒家文化的转向具有重要意义。刘宗周将"体"、"用"割裂,无法体验到本体自然、承体起用的奥妙,故而将陈白沙的自然主义指为"似禅非禅"。事实上,陈白沙的自然主义哲学与禅学是泾渭分明的。
- 刘红卫
- 关键词:刘宗周陈白沙工夫论
- 开平侨眷生存状态调查
- 2009年
- 鸦片战争后,五邑民众开始出洋谋生。20世纪中期以前,随着侨汇的源源流入,侨眷的消费带动了五邑商贸的发展和墟市的繁盛,侨乡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封锁了中国沿海,侨汇中断使侨眷的生活处境迅速恶化;当代五邑侨乡的老年侨眷大多每年都能收到丰裕的侨汇,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
- 刘红卫何筱盈黄瑛瑛李颖雅汤秀玲
- 关键词:五邑侨乡侨眷婚姻侨汇
- 陈白沙“致虚以立本”的工夫论被引量:2
- 2016年
- 在宋明新儒学体系中,"致虚"是祛除私欲的工夫。"致虚以立本"是陈白沙心学的基本体证工夫。濂洛之学是陈白沙心学的源头,周敦颐、程颢、程颐的"致虚"理论对陈白沙心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勿忘"与"勿助"是陈白沙实现儒学致虚工夫的基本途径。"勿忘"是提撕、唤醒的工夫,陈白沙通过"闲邪存诚"的"主静"或"主敬"的勿忘工夫执着于善,确立了心学的门户。"勿助"是陈白沙实现心与理凑泊的关键因素,"勿忘勿助之间"的致虚工夫是陈白沙立心学说的诀窍。在"勿忘""勿助"的致虚工夫的基础上,陈白沙实现了人与物的贯通,"惟仁与物同体"是陈白沙致虚工夫的极致。
- 刘红卫
- 关键词:陈白沙
- 陈白沙心学的虚、实观
- 2015年
- 在陈白沙的心学体系中,实指仁、善作为一种客观实体而存在,表现为道体与心体两种存在实体。陈白沙通过日常生活中所呈露的仁、善的端倪渐次扩充,达致至仁、至善的修养境界,从而实现了心体与道体的贯通。虚是一种"无欲"的德性境界,致虚是陈白沙心学基本的工夫论,"闲邪存诚"与"勿助"是陈白沙心学致虚工夫的基本路径。陈白沙以体证仁、善之为人的本质作为立德的根基,在致虚工夫的基础上实现了人与物的贯通,即"惟仁与物同体"。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一体是陈白沙心学的核心内容。
- 刘红卫
- 关键词:陈白沙心学
- 20世纪20-40年代五邑侨眷的生活状况——以开平、台山为例被引量:3
- 2012年
- 江门五邑是侨眷比较集中的地区,侨汇在当地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侨汇将五邑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起来,世界经济变化必然引起五邑经济的波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经济经历了从繁荣到萧条的过程,侨乡经济也受到明显影响,侨眷生活相应地经历了富足、拮据和困窘三个阶段。
- 刘红卫
- 关键词:侨眷富足困窘
- 台山侨乡文化的凝聚力被引量:1
- 2016年
- 宗族血缘亲情是台山侨乡文化凝聚力的雏形。由于族侨受欧风美雨的熏陶及台山民众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近代台山侨乡文化的凝聚力逐渐改变了自身宗族指向的内倾性、封闭性而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并以族侨对宗族、台山社会革新事务的责任、义务表现出来。台山侨乡文化的凝聚力是台山宗族、社会近代化的推动力,在创办学堂、侨刊、图书馆、宣讲所及兴办实业等革新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刘红卫
- 关键词:侨乡文化凝聚力宗族社会教育
- 二程对儒学易简性的阐释及对陈白沙儒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二程对儒学易简性的阐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由日常生活所呈露的仁、善的端倪渐次扩充而达致至仁、至善是一个自然的顺理推演的过程,无需任何的助长;其二,程颐将"闲邪存诚"解释为"闲邪"即"存诚","闲邪存诚"的工夫在"闲邪""主敬","主敬"则自然"存诚","存诚"是一个无须用力的易简过程;其三,程子提出了"道物无对""物各付物"的观点,对人与物的关系进行了易简性阐释。二程对儒学易简性的阐释对陈白沙的心学产生了深刻影响,陈白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勿忘勿助之间"为特征的易简的体证工夫论。在人与物的关系上,陈白沙形成了"情顺万物而无情"的致虚工夫论。
- 刘红卫
- 关键词:陈白沙儒学易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