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立夫

作品数:67 被引量:22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3篇哲学宗教
  • 9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佛教
  • 6篇道德
  • 6篇伦理
  • 5篇哲学
  • 5篇儒佛
  • 5篇宗教
  • 5篇文化
  • 4篇儒家
  • 4篇理学
  • 4篇教育
  • 4篇本体论
  • 3篇心学
  • 3篇阳明心学
  • 3篇儒佛之辨
  • 3篇佛道
  • 2篇道家
  • 2篇道论
  • 2篇多样性
  • 2篇信仰
  • 2篇形上学

机构

  • 58篇中南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物资学院
  • 1篇湖南女子学院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商学院

作者

  • 62篇刘立夫
  • 3篇胡勇
  • 2篇刘忠于
  • 2篇赵金国
  • 2篇孙哲
  • 2篇张玉姬
  • 2篇旷剑敏
  • 1篇龙运杰
  • 1篇刘杰锋
  • 1篇刘新庚
  • 1篇熊敏秀
  • 1篇周亚东
  • 1篇王少波
  • 1篇龙璞
  • 1篇李玲
  • 1篇周欣
  • 1篇彭立琼
  • 1篇徐陶
  • 1篇汪克
  • 1篇马俊

传媒

  • 8篇船山学刊
  • 6篇湖南科技学院...
  • 5篇湖南大学学报...
  • 5篇淮阴师范学院...
  • 4篇哲学研究
  • 4篇宗教学研究
  • 3篇现代大学教育
  • 3篇伦理学研究
  • 2篇道德与文明
  • 2篇衡阳师范学院...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佛学研究
  • 2篇武陵学刊
  • 1篇中国宗教
  • 1篇孔子研究
  • 1篇周易研究
  • 1篇求索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图书与情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邪教”为何不是“宗教”?被引量:3
2011年
现代汉语所说的"宗教",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词。"宗教"在汉语中的本意就是"道"或"教"的意思,"道"指"正道","教"指"正教",因此,"邪教"不属于"宗教"的范围。西方所说的"邪教",指的是宗教的"异端",宗教的"异端"归根结底还是"宗教",法律上是允许自由信仰的;而中国所说的"邪教",指的是政治的"异端",政治的"异端"归根结底就不是"宗教",法律上是被禁止的。从汉代到明清,我国历朝政府从来就没有承认"邪教"是"宗教","邪教"从来就是"左道"、"妖道",其根据就是"邪教"的"左道乱政"或"妖道惑民"。当今,我国的法律对"邪教"的界定也鲜明地将"邪教"排除在"宗教"之外,与我国历代不认可"邪教"是"宗教"的传统是一致的,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汉语的表达习惯。
刘立夫刘新庚
关键词:邪教宗教
女权与女德的会通——《女诫》家教意义的现代诠释被引量:3
2015年
中国传统女德教育的思想十分丰富,源远流长,瑕瑜互见。班昭《女诫》中对"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德的解释具有不容忽视的现代价值。文章将女权运动与传统女德思想资源结合起来,整合成既具有传统美德又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女德。强调重视女德教育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是其构建全新现代女性道德的时代内涵。
孙哲刘立夫
关键词:女权
王夫之认识论中的佛教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王夫之虽然在世界观上坚决反对佛道的虚空灭寂论,但在认识论和知识论上却全面吸收了佛教法相唯识宗的思想,其对"能所"范畴的改造,对"现量"观的创新,都丰富了中国传统的认识论,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些佛学的思想资源,他的认识论不可能达到中国古代哲学的顶峰。
胡勇刘立夫
关键词:王夫之认识论佛教
陈白沙诗教思想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启示
2024年
陈白沙的诗教思想复活了原始儒学的性灵式教育。陈白沙将诗视为最好的教育载体,他的诗展现道,透显心,实践教,联结和充实了其整个思想体系。白沙思想中,作诗并非狭隘的章句活动,它奠基于“自得之学”,属于思想之事、文教之事。诗教的本质是情教,它关联着忘机、超越名利等活动,并让人突破血肉之心以及自我的边界,同时可以兴起真情,使人与周遭事物共同进入生机氤氲之境,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诗品决定着教育效果,上品诗方可陶铸雅健人。白沙的诗教思想不仅启发了高等教育中课程目标的德性化,而且突出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导向的人文化,启迪了教学设计的情感化,提供了诗意的人文化成教学方法,其中蕴含的教育智慧对当代大学教育多有启发。
付彬刘立夫
关键词:陈白沙情感教育高等教育
中国古代环保机构的作用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历朝都很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先秦时期就已经建立起叫做“虞”的环境保护机构,以后各朝进一步加以完善。中国古代的这些环保机构在内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职权高度集中和统一,这对于环境保护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某些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机构的职权由分散走向统一的经历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这对于当今社会尤其是我国在环境保护机构功能的调整方面应该有所启示。
王少波刘立夫
关键词:环境保护
道家适欲观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启示被引量:1
2007年
现代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欲望的过度膨胀,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类精神的堕落实际上是同步进行的,生态危机的实质就是人类的精神危机,人类期待着一场真正的"精神革命"。道家"适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可贵的"心灵环保"理念,对于解决现代生态危机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人类应该重新审视其消费观念,改变其消费方式,重新看待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自觉选择一种简朴而有节制、更人性化而身心自在的生活,也是对生态保护最有利、最有价值的生活。
刘立夫刘杰锋
关键词:生态危机道家生态伦理
儒佛政治伦理的冲突与融合——以沙门拜俗问题为中心被引量:7
2008年
中国佛教徒曾经长期以"高尚其迹"相标榜,坚持出家不拜俗的印度传统。一些固守儒家传统的人士攻击佛教"无父无君",损害了封建纲常名教。从东晋至唐朝,朝廷举行了多次关于沙门拜俗的争论,其中以东晋咸康、元兴、唐高宗龙朔二年的争论最为激烈。中国佛教僧人在元代彻底地改变了出家人不拜俗的戒条,接受了儒家忠孝至上的政治伦理原则。中国佛教与王权的关系体现了中国佛教以出世的精神服务于现实政治的伦理关怀,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的民主精神和对外来宗教文化的宽容态度,体现了儒家的忠孝伦理在中国传统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现了佛教"契机契理"的圆融精神。
刘立夫
关键词:中国佛教儒家政治伦理
《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在中国之现象学分析--基于CSSCI(2002-2015)论文引用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近十年来CSSCI来源期刊对《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的引用情况分析发现,2006年出现小高峰后慢慢回落,2014年则直线衰退。此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高校大力发展时期希望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经验,致使引用迅速攀升;而原著的误读造成了高等教育的困境,如对民族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误读,致使大学强调为民族利益服务而忽视了大学追求真理的最终目的;对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误读导致高等教育重视平等而忽视了优秀,威胁精英教育;对分层教育的误读造成各部分功能混乱,资源浪费等。误读来源于译者的偏差,读者的历史视域、文化解读和断章取义。重读经典需面对文本本身,结合教育的"生活世界"进行诠释,为高等教育的"双一流"建设提供参考。
旷剑敏刘立夫
关键词:现象学原文文本
阳明心学与佛教禅学的内在关联
2015年
阳明心学和佛教禅学有着复杂的内在关联。阳明心学是儒学主导下的三教汇流,它的形成与王阳明的家庭教养以及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仕途生涯密切相关。"心即理"与"格物说"的结合、"四句教"中的"内禅外儒"说,二者构成阳明心学融通儒禅的基本立场。阳明心学最大限度地凸显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精神气质,典型地体现了宋明儒学"以儒为本、佛老为用"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吸取佛教禅学的精神境界和修养方法而保持了儒学的践履精神。
汪克刘立夫
关键词:阳明心学禅学
现代市场经济视域下的中国传统义利观被引量:2
2013年
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可以分为两大流派:重义轻利的德性主义和义利并重的功利主义,到底哪一种思想更适合现代市场社会,还有待于具体分析。重义轻利论的核心是公利重于私利,义利并重论的本义是无利不成义,一个是注重国家社会的公利,一个是注重利益本身的正当性,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看待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实际上并无根本的冲突。市场经济不等于利己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元价值系统中,"正其谊不谋其利"与"正其谊以谋其利"各有其针对性,不可偏废。
刘立夫龙璞
关键词:市场经济传统道德重义轻利义利并重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