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
- 作品数:183 被引量:30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经济管理更多>>
- ^(68)Ga-PSMA-I&T与初诊前列腺癌病灶结合的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评价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靶向诊断的放射性药物^(68)Ga-PSMA-I&T与初诊前列腺癌病灶的结合能力。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间行^(68)Ga-PSMA-I&T PET/CT检查的45例初诊前列腺疾病患者。经病理确诊,前列腺癌32例,前列腺增生13例,年龄56~89岁,平均年龄(71.0±8.6)岁。测量出正常组织及病灶的标准化摄取值(SUV_(s)),包括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标准化摄取值峰值(SUV_(peak))和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_(mean)),评价正常组织和病灶摄取情况。3组间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差异,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采用Bonferroni法作两两比较。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定量数据间相关性。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根据约登指数计算最佳截断(cut-off)值。结果:^(68)Ga-PSMA-I&T在正常组织中生物分布良好。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86.7%、87.5%、84.6%、93.3%和73.3%。前列腺癌原发灶、骨转移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的SUV_(max)分别为15.89(10.87,22.05)、12.88(7.26,28.26)和7.88(6.85,8.87)。原发灶的SUV_(s)均高于淋巴结转移灶(调整后P均<0.0167),骨转移的SUV_(max)高于淋巴结转移灶(调整后P<0.0167)。在所有前列腺疾病病灶、前列腺增生病灶、前列腺癌病灶中,SUV_(max)、SUV_(peak)、SUV_(mean)均有显著的相关性(r均>0.95,P均<0.001)。结论:^(68)Ga-PSMA-I&T能较好地结合初诊前列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且^(68)Ga-PSMA-I&T PET/CT对前列腺癌原发灶、骨转移灶检测比淋巴结转移灶的检测更加敏感。
- 谢彦李澄李澄张露露臧士明付晶晶刘璐刘璐
- 关键词:PET/CT前列腺癌
- β射线体外诱导单层贴壁细胞凋亡生物模型的建立与吸收剂量的估算
- 2003年
- 选用纯β-发射体32P胶体掺入人肺腺癌A549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定时洗去干预因子,动态观察细胞凋亡,建立β射线体外诱导单层贴壁细胞凋亡的生物模型。计算单层细胞厚度,根据β面源吸收剂量估算公式估算生物模型吸收剂量。结果表明,模型稳定、重复性好,为研究核素内照射治疗实体瘤的可能机制提供了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体外观察β射线诱导细胞凋亡和吸收剂量估算的方法。
- 王自正刘璐端木浩刘龙高文黄鹰宋进华李旭东
- 关键词:Β射线低剂量照射凋亡生物模型
- ^(32)P-磷酸铬间质给药在荷人胰腺癌裸鼠的体内生物学分布及形态学表现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32 P 磷酸铬 (32 P胶体 )瘤体间质给药治疗BALB c nu nu裸鼠荷人胰腺癌(Pc 3)移植瘤时在体内相应组织中的分布、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全身毒性反应。方法 5 1只荷瘤裸鼠 ,经瘤体给予不同剂量32 P胶体或尾静脉给药 ,分批处死 ,动态观察32 P胶体在裸鼠体内放射性分布和组织器官形态学表现 ,观察体重变化和计数WBC和PLT ,测量瘤体表面放射性计数率。结果 32 P胶体瘤体间质注射后其放射性计数率明显高于其他器官组织 ,器官组织放射性计数率瘤体给药明显低于尾静脉给药。瘤体给药有效半减期为 13d。形态学检查显示给药后大部分Pc 3细胞被破坏 ,并出现分化较好的瘤细胞 ;肝、脾、肺及淋巴结等重要器官组织的辐射损伤为可逆性 ,未见明显骨髓抑制现象。结论 32 P胶体瘤体间质给药是治疗胰腺癌安全、简便、有效的核素介入疗法。
- 高文刘璐尹其华王自正王宇端木浩黄鹰张东生李澄
- 关键词:胰腺癌体内生物学分布形态学毒性反应
- ^(153)Sm-聚氨基葡糖的标记及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 2007年
- 目的建立^(153)Sm 标记聚氨基葡糖的方法,观察其通过尾静脉及肝间质内注射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为进一步用于肿瘤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将^(153)Sm_2O_3与盐酸在适当的条件下制备成^(153)SmCl_3,然后与聚氨基葡糖螯合生成^(153)Sm-CHICO(^(153)Sm-聚氨基葡糖复合物)。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3组。1、2组小鼠分别经肝间质注射等活度的^(153)Sm-CHICO 和^(153)SmCl_3,3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153)Sm-CHICO,剂量为6.1 MBq/0.05 ml,分别于给药后0.5、1、2、6、24及48 h 各组处死5只,取血及主要脏器测定放射性计数率值,计算每克组织的百分注射剂量率(%ID/g),每组各时间点取1只小鼠行 SPECT 显像。结果^(153)Sm-CHICO 的标记率为(95.6±2.7)%,48 h 放化纯为(89.6±1.9)%。1组小鼠肝间质注射^(153)Sm-CHICO 放射性核素主要浓聚于穿刺点,仅有少量分布于注射点外肝脏、肾脏、脾脏、骨等组织器官。1组小鼠肝间质注射点区(直径5 mm)在48 h 百分注射剂量率均值为27.16%ID/g,为2组注射点的139倍,为3组肝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值的131倍。2组和3组小鼠血2 h 的放射性活度为1组130倍以上,且血中放射性计数在较短时间内快速下降。结论^(153)Sm-CHICO 标记方法简单、可行,具有较高的标记率及较好的稳定性。肝间质注射的^(153)Sm-CHICO 较长时间滞留在注射部位局部较小范围,在注射点以外组织和器官分布较少,血液清除快,^(153)Sm-CHICO 可能成为肿瘤核素内照射治疗的一种新药。
- 周云刘璐高文孙晋黄鹰
- 关键词:钐153生物学
- 不同角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肝癌经动脉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型臂X线机系统,对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介入栓塞治疗前后分别行肝固有动脉常规DSA及不同角度DSA,比较两种方法显示肝内肿瘤供血动脉和小病灶个数的差异,并分析小肝癌与非肿瘤性肝动脉门静脉分流在不同角度DSA中的鉴别诊断征象。结果:常规DSA显示病灶62个,有21例患者肝亚段动脉因相互重叠而不能被独立分辨,18例因多支动脉分支与肿瘤位置重叠而不能确认肿瘤供血来源。不同角度DSA显示病灶66个,发现4个常规DSA漏诊的小病灶,在50例中清晰显示了肝亚段动脉的结构和复杂的肿瘤供血动脉及其走行。两种方法显示肝内肿瘤供血动脉比较,χ2=12.64,P<0.05。结论:不同角度DSA能够多方位清晰显示迂曲走行的动脉和重叠隐匿的较小的肿瘤病灶,提高小病灶检出率,对小肝癌与非肿瘤性肝动脉门静脉分流鉴别诊断很有帮助,与常规DSA结合使用有助于提高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质量。
- 吴清华刘璐黄鹰
-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介入治疗肝肿瘤
- 肺癌术中胶体^(32)P组织间照射治疗淋巴道隐匿性转移灶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胶体32 P在肺癌手术中组织间照射对淋巴道隐匿性转移灶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73例肺癌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瘤体配合胶体32 P间质注射治疗 ,以同期同病种单纯手术治疗 5 8例为对照 ,观察术后胶体32 P在体表动态分布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不同病理类型各组术后锁骨上淋巴结(SCL)转移率及 1、3和 5年生存率。结果 手术 +胶体32 P组与对照组均无手术死亡。两组淋巴结阳性率及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χ2 =0 .0 1 2、2 . 0 82、0 . 0 0 3,P均 >0. 0 5 ;χ2 =0 . 0 2 1~ 0 .1 4 4 ,P均 >0. 0 5 )。术后SCL转移发生率手术 +胶体32 P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 =4 .5 0 7~ 5 .348,P <0 . 0 5和 <0 . 0 1 )。手术 +胶体32 P组和对照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2 . 2 %、5 6. 2 %、38 .7%,77 .6 %、4 1. 7%、2 5. 5 %。其中 1年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6 5 9,P >0 0 5 ) ,3和 5年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4. 2 0 7、3. 997,P均 <0. 0 5 )。结论 肺癌切除术中胶体32 P间质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杀灭隐匿性转移灶的方法。
- 刘璐刘志勇童冠圣李旭东谢亦山高宏高文黄鹰封国生
- 关键词:^32P隐匿性转移肺癌淋巴胶体
- 32^P-玻璃微球间质给药体内生物学分布与代谢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32^P-玻璃微球(32^P-GMS)间质给药后体内生物学分布与代谢。方法120只小鼠分别经肝脏或肌肉注射32^P-GMS,每只(1.80±0.05)MBq/50μl,不同时间点处死取血及脏器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12只大鼠肝脏、肌肉每只注射(18.0±0.5)MBq/0.5m1,收集排泄物测累积排泄率。结果小鼠肝脏组给药肝叶%ID/g0时最高为1.38,15min降至0.71,非给药肝叶峰值15min为0.52,4h之后左右肝叶无区别;肺组织计数率值1h内上升,肝肺累积分流率为37.9%。肌肉组注射点%ID/g0时为31.47,15min~8h为25.06—11.92(中值20.97),12h为8.70,24h~14d为3.54—2.02(中值2.51),其他主要脏器放射性接近本底水平。大鼠肝脏组粪便和尿液14d累积排泄率分别为0.0751%和0.0586%;肌肉组分别为0.0401%和0.0385%。结论32^P—GMS间质注射适用于除肝脏以外的体内组织脏器恶性实体瘤的治疗。
- 江波刘璐孙晋高海林兰兴昊黄鹰
- 关键词:生物学代谢
- 火电机组性能分析数学模型开发平台的应用研究
- 电力市场改革后,各电厂都采取措施提高机组效率、降低发电成本来适应竞争。实时准确地把握机组效率、获得表征机组效率的各项经济性能指标,对指导机组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种现状,论文致力于火电机组性能分析数学模型开发平台的...
- 刘璐
- 关键词:火电机组性能分析热耗COM组件循环函数法供热机组
- 文献传递
- <'32>磷(<'32>p)放射性药物治疗恶性实体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 刘璐
-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失去手术机会和术后复发转移是导致肿瘤难以控制并加速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细胞生长抑制剂、基因治疗等方法的应用,促进了肿瘤治疗学的发展,但仍存在诸多...
- 关键词:
- 关键词:恶性实体瘤肿瘤治疗学放射性药物
- 18F-A1F-NOTA-c(CGRRAGGSC)的制备和生物学评价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制备18F-A1F-1,4,7-三氮环壬烷-1,4,7-三乙酸(NOTA)-C(CGRRAGGSC),并研究其对白细胞介素(IL)-11受体(IL-11R)阳性肿瘤的靶向性。方法将c(CGRRAGGSC)偶联NOTA后采用A1F法进行标记。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18F-AIF-NOTA-c(CGRRAGGSC)的放化纯及稳定性。建立SKOV3荷瘤裸鼠模型,静脉注射18F-A1F-NOTA-c(CGRRAGGSC)后30min、1h、2h行microPET显像,测定主要脏器的放射性摄取值。采用DAS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18F-A1F-NOTA-c(CGRRAGGSC)的产率为(30.0±7.4)%,放化纯大于95%,磷酸盐缓冲液和血浆中至少稳定2h。MicroPET图像上可见该标记物在肿瘤部位的浓聚。注射后30min、1h、2h,肿瘤/肌肉摄取比值分别为6.26±2.98、7.19±3.63、9.05±4.30。标记物进入血液后快速清除并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其分布半衰期为(0.38±0.14)h,消除半衰期为(2.64±0.28)h。结论18F-A1F-NOTA-c(CGRRAGGSC)制备过程简单,标记条件温和,产物与受体有较好的结合特性,是一种潜在的IL-11R阳性肿瘤靶向显像剂。
- 解吉来潘栋辉杨敏徐宇平陈钰陆牡丹张婷谢彦刘璐王家俊陈道桢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1白细胞介素11氟放射性同位素同位素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