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淑萍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老年
  • 2篇失能
  • 2篇住院
  • 2篇焦虑
  • 2篇安全管理
  • 1篇导管
  • 1篇跌倒
  • 1篇跌倒风险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率
  • 1篇血压
  • 1篇牙科
  • 1篇牙科焦虑
  • 1篇牙科焦虑症
  • 1篇抑郁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硬质材料
  • 1篇社会支持
  • 1篇失能老人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7篇刘淑萍
  • 6篇曹明节
  • 4篇梁燕仪
  • 1篇成静
  • 1篇陆平
  • 1篇陈谊
  • 1篇盛净
  • 1篇王曹锋
  • 1篇刘海燕
  • 1篇蔡文玮
  • 1篇陈朝婷
  • 1篇马绍骏
  • 1篇胡萍

传媒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牙科焦虑症对血压及心率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拔牙手术期间牙科焦虑症(DA)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2018年3月—2019年5月,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心血管拔牙门诊行拔牙术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371例。采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DAS)评估患者的焦虑水平,监测拔牙术中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结果371例患者DAS总分4~19分,平均(8.39±3.15)分,DAS≥13分者43例(11.6%)。患者拔牙前、麻醉后和拔牙后的收缩压(F=51.167,P<0.01)、舒张压(F=54.014,P<0.01)及心率(F=48.53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焦虑水平的患者在拔牙前、麻醉后和拔牙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DAS评分与收缩压增幅正相关,存在线性回归关系(b=0.539,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拔牙过程中的血压与DAS评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关性,DA越严重,拔牙术中收缩压、舒张压越高,但心率升高不明显。
刘海燕蔡文玮陈谊胡萍成静陈朝婷盛净陆平刘淑萍
关键词:老年牙科焦虑症高血压心率血压
老年失能住院患者移动类辅助器具使用安全管理的研究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科住院老年失能患者辅助器具的使用现况,探讨在临床中实施系统化移动类辅助器具安全管理对老年失能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支持情况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2017年7月至2018...
曹明节梁燕仪刘淑萍陈蓄
关键词:失能老人安全管理
文献传递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状态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进行评定分析。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评分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总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或P<0.01);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评分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总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人群的社会支持可能有助于促进其身心健康。
曹明节刘淑萍梁燕仪
关键词:焦虑抑郁社会支持
一种充气固定式通气鼻导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固定式通气鼻导管。包括带有两根入鼻导管的通气鼻导管,在所述通气鼻导管外壁上设有充气式鼻挂,所述充气式鼻挂设于入鼻导管同侧,所述充气式鼻挂通过设于通气鼻导管上的充放气阀门充气。所述充气式鼻挂外壳为硬质...
陈蓄曹明节汪海娅刘淑萍王曹锋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匹配3D打印矫正鞋垫的外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匹配3D打印矫正鞋垫的外固定装置,包括外固定本体、鞋垫槽和拉带连接耳,所述的外固定本体呈鞋底状,其中部布置有鞋垫槽,所述的外固定本体的鞋尖部两侧、鞋跟部两侧以及鞋弓部两侧均布置有拉带连接耳。本实用新...
陈蓄曹明节刘淑萍梁燕仪于洋侯黎莉
文献传递
老年肌少症患者的肌功能减退及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老年肌少症患者的肌功能减退及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及黄浦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肌少症患者。根据患者1年内是否有跌倒分为跌倒组(n=46)与非跌倒组(n=44)。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肌功能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肌功能相关数据,分析肌力减退和活动力低下患者的跌倒风险检出率。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老年肌少症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腰臀比、收缩压、肿瘤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组的女性患者占比、平均年龄、骨质疏松症和营养不良风险患者占比、尿素氮均明显高于非跌倒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均低于非跌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组中步速、握力、上肢骨骼肌质量(ASM)、下肢ASM和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均低于非跌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减退的患者跌倒风险检出率为83.33%(35/44),明显高于无肌力减退的患者[22.92%(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能力低下的患者跌倒风险检出率为88.64%(39/44),明显高于与非活动能力低下患者[15.22%(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骨质疏松症、营养不良风险、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尿素氮均为跌倒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肌功能减退和活动能力低下患者发生跌倒的发生率更高,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骨质疏松症、营养不良风险、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尿素氮水平是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
陈蓄刘淑萍曹明节赵子龙马绍骏
关键词:跌倒风险影响因素
移动类辅助器具安全管理对老年失能住院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移动类辅助器具安全管理对老年失能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支持情况的影响。方法2017年7月—2018年7月,采取方便抽样法筛选121例老年失能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0)。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辅助器具安全管理,电话随访3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支持情况。结果本次研究121例患者中,102例(84.3%)患者未接受过辅助器具的相关健康教育;98例(80.99%)曾发生安全问题;118例(97.52%)存在辅助用具适配性不佳的安全问题。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干预前(P<0.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SRS总分、主观评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移动类辅助器具安全管理和应用指导教育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失能老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支持度。
曹明节梁燕仪刘淑萍陈蓄苏甦
关键词:失能老年人安全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