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恒 作品数:23 被引量:161 H指数:7 供职机构: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高原肺水肿的早期识别预警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对急性轻型高原病(急性高原反应,AMS)及高原肺水肿(HAPE)的临床症状、心率(HR)、动脉氧饱和度(Sa O2)及白细胞(WBC)计数的分析,探讨上述指标对HAPE早期预警的意义。方法以628名初入昆仑山的驻训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急性高原病路易斯湖评分系统(LLSS)和临床出现的呼吸系统症状评分的总分归入:A组(健康组,评分<3分),B组(AMS组,至少1次评分>3分,排除HAPE)、C组(HAPE组),比较各组临床症状发生情况及HR、Sa O2,并对部分对象进行WBC计数分析。结果 C组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及WBC计数较B组明显升高(P<0.05);初入高原3 d内,A、B两组平均HR呈逐渐下降趋势,而C组平均HR却逐渐上升,且在第3天较A、B两组明显升高(F=6.37,P<0.05);C组Sa O2在第1、2、3天明显低于A、B两组(F=8.21,F=8.77,F=9.58,P<0.01)。结论初入高原人群中,出现呼吸系统症状、WBC计数升高、HR无适应性下降及Sa O2显著减低(>30%)者发生HAPE的风险明显增加,这些变化对早期识别预警HAPE具有重要意义。 李高元 李宗斌 张进武 姜俊杰 胡安忠 刘安恒关键词:肺水肿 急性高原病 白细胞计数 心率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MMP-9及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 atrix m etalloproteases-9,MMP-9)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探讨MMP-9、CRP与ACS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ACS患者39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清MMP-9的水平,CRP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ACS患者入院即刻血浆MMP-9、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6±16)vs(24±11)μg/L,P<0.01;(12.3±9.2)vs(3.5±2.0)mg/L,P<0.01]。ACS组内UA亚组与AM I亚组比较,MMP-9水平显著增高[(78±11)vs(50±14)μg/L,P<0.01],而CRP水平显著下降[(7.2±2.2)vs(18.7±10.7)mg/L,P<0.01]。ACS组患者中MMP-9和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MP-9、CRP水平升高。ACS患者中MMP-9和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殷忠 李兰荪 张荣庆 刘安恒 栾荣华 王海昌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建立方法及指标评价体系。方法 SD大鼠麻醉后开胸,手术组结扎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梗后心衰模型,假手术组采取仅在相同结扎位置穿针,不结扎的方法。术后8周处死。术前、术后5分钟、处死前分别记录标准肢体导联心电图、心脏超声,评价电生理、心功能指标;处死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评价病理改变;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B型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结果该研究中手术组及假手术组手术存活率分别为72.5%、75.0%;手术组术后5分钟心电图I、II、a VL导联出现ST段抬高,T波高耸的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术后8周ST段、T波回落;此外,术后8周的手术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均低于假手术组(均为P<0.01),HE染色可见残存心肌细胞、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增生等慢性纤维化表现,Masson染色显示梗死区残存心肌纤维之间纤维瘢痕组织形成;血清BNP水平也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为P<0.01)。结论冠脉结扎法建立心梗后心衰模型存活率高、简单易行,采取的心电、心功能、病理、检验评价指标获取简单、重复性强,便于对模型进行筛选。 李军 吕双红 薛剑 郭艳丽 于农 刘安恒 张孝忠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动物模型 双硫仑反应诱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报告 被引量:1 2014年 2011年11月我科收治1例因应用抗生素期间饮酒导致双硫仑反应并诱发急性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宁波 张孝忠 刘安恒 王红 赵志琴关键词:头孢菌素类 双硫仑反应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rMSC)并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方法 取 4周龄健康SD大鼠骨髓 ,以per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rMSC ,以DMEM +15 %胎牛血清 (FBS)培养 ,以 1mmol Lβ巯基乙醇 (BME)及无血清DMEM培养液处理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诱导后细胞。结果 rMSC可以在体外大量培养扩增 ,以BME诱导后大部分r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呈阳性 ,诱导后细胞可在体外生存 2周。结论 rMSC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并在体外存活。 郭亮 李源 宋祖军 张航向 李雪 刘安恒关键词:骨髓 中胚层 干细胞 细胞分化 1-磷酸鞘氨醇受体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中的变化差异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1P)不同受体亚型(S1P1、S1P2、S1P3)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中的变化差异。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在心肌梗死后1、4、8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心脏非梗死区、梗死区、正常对照心肌组织S1P1、S1P2、S1P3的m RNA相对表达。结果:心梗后心室重塑阶段,S1P1 m RNA的表达水平在非梗死区与梗死区的下降程度不一致,1周组非梗死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在梗死区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梗死区降低趋势更为明显。S1P2 m RNA在术后各组的非梗死区与正常对照心肌之间的表达比较,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且各时间点之间无差异,而在梗死区其表达变化较为显著(P<0.01)。S1P3 m RNA在心梗后1周表达显著增强(P<0.01),4周表达出现降低,这种表达抑制在梗死区更为明显(P<0.01和P<0.05)。结论:心室重塑阶段的S1P1、S1P2、S1P3 m RNA表达在非梗死区与梗死区变化不同步且各有特点,这种差异表达可能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李军 郭艳丽 薛剑 宁世锋 于农 吕双红 刘安恒 张孝忠关键词:1-磷酸鞘氨醇 心肌梗死 心室重塑 钾离子通道在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诱导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钾离子通道在缺血再灌注(I/R)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原代培养鼠心肌细胞I/R损伤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中,观察钾离子通道阻断剂奎宁和氯化钡对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半胱天门冬氨酸酶(caspase)-3活性、活性氧的活性水平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实验分为4组:(1)阴性对照组;(2)I/R阳性对照组;(3)I/R奎宁干预组;(4)I/R氯化钡干预组。结果(1)钾离子通道阻断剂能有效抑制I/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奎宁和氯化钡组细胞的成活率分别是81.1%和82.3%,与阳性对照组(5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2)钾离子通道阻断剂能有效的抑制caspase-3活性的激活,I/R 24h后细胞的caspase-3活性奎宁和氯化钡组分别是188.3%和191.4%,与阳性对照组(48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钾离子通道阻断剂能有效的抑制活性氧产生,I/R24h后奎宁和氯化钡组在细胞内的相对活性氧活性水平分别是21.6和19.1,与阳性对照组61.4比较,活性氧活性水平降低(P〈0.01);(4)细胞膜完整性实验乳酸脱氢酶水平显示,各组I/R96h后细胞坏死低于10.0%。结论在I/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中,钾离子通道阻断剂通过抑制caspase-3活性、活性氧产生介导保护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王晓明 曹亚南 龚卫琴 刘安恒 张卫卫 师堂旺 刘艳关键词:钾通道 细胞凋亡 心肌再灌注损伤 红景天苷通过PI(3)K/Akt激活HIF-1α表达抑制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42 2008年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激活HIF-1α表达,抑制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缺氧+100mg/L红景天苷组、缺氧+100mg/L红景天苷+LY294002组。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染色、DNA-ladder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kt、磷酸化Akt、HIF-1α的表达。结果:LY294002处理后,红景天苷对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被明显减弱,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细胞凋亡比率明显增加(P<0·01),琼脂糖凝胶电泳特异性"ladder"灰度明显加深,磷酸化Akt、HIF-1α2种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红景天苷对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HIF-1α的表达有关。 张金平 陈建宗 刘安恒 司瑞 胡玉珍 贾新 张娟 蒋蔚峰关键词:红景天苷 心肌细胞 HIF-1Α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MP-9、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探讨MMP-9、CRP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2004年7月-2005年4月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且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73例,其中最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17例;稳定型心绞痛(SA)17例;对照者17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MMP-9的水平,CRP由检验科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①AMI组、UA组与SA组患者血浆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1,P<0.05)。②AMI组、UA组患者血浆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1),而SA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AMI组、UA组患者血浆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SA组(P<0.01,P<0.01)。④AMI组患者MMP-9、CRP水平与U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1)。⑤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MMP-9和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MMP-9、CRP水平升高。ACS患者MMP-9、CRP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斑块不稳定。ACS患者中MMP-9和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提示二者可能通过不同的方面反映了斑块的不稳定性。联合检测血清MMP-9及CRP水平,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筛选分层,应能更有效地预测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殷忠 李兰荪 张荣庆 刘安恒 栾荣华 王海昌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反应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以线栓法制成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大鼠23只,随机分为3组,早期MSC治疗组(8只)、晚期MSC治疗组(8只)和对照组(7只)。术后每3天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估,28天后处死大鼠,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SC进入大鼠体内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结果早期MSC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明显提前,MSC治疗14天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MSC治疗28天后梗死灶边缘可见少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5-溴脱氧尿嘧啶双染细胞。晚期MSC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早期静脉注射MSC治疗可明显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 郭亮 麦晓燕 申晶 徐宁 刘安恒 李源关键词:脑缺血 间质干细胞 再灌注 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