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兰香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血管
  • 2篇年龄
  • 2篇梗死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不全
  • 1篇心肌梗死后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率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危险
  • 1篇心血管危险因...
  • 1篇血管并发症
  • 1篇血管危险因素
  • 1篇血尿
  • 1篇血尿素
  • 1篇血尿素氮
  • 1篇血症
  • 1篇血脂

机构

  • 7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7篇刘兰香
  • 3篇孙毅宏
  • 3篇刘彩霞
  • 2篇宋艳红
  • 2篇马润兵
  • 2篇苗英
  • 2篇罗慧娟
  • 2篇郭枫
  • 2篇王建英
  • 2篇张永莉
  • 1篇赵凤玲
  • 1篇赵尚德
  • 1篇苗瑛
  • 1篇王青山
  • 1篇尤兆雄
  • 1篇张效生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3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108例患者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2003年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左心功能不全是常见、重要的致残、致死的并发症.我们分析与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相关的危险因素,旨在较准确地估价、维护、改善梗死后左心功能.
刘兰香孙毅宏苗英
关键词:左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心力衰竭
糖尿病肾病临床发展特点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苗瑛孙毅宏刘兰香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微血管并发症
心肌梗死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2003年
刘兰香孙毅宏苗英
关键词:心肌梗死远期预后年龄心率血脂
女性高尿酸血症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女性高尿酸血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健康体检人群发现的女性高尿酸血症522例,按年龄每组分为四个亚组,即〈35岁组(A组),≥35岁组(B组),≥45岁组(C组)和≥55岁组(D组),并在组间比较、分析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女性自35岁开始,显示随着年龄加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增高(均P〈0.008);(2)相关危险因素:超重、血糖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高血压。患病率A组和B组与高尿酸血症相关,在C组(绝经期)和D组(绝经后)其患病率与高尿酸血症无相关性。(3)高尿酸血症女性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超重在绝经期和绝经后(C组和D组)检出率增高(均P〈0.008);血糖增高检出率绝经后(D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高胆固醇(TC)检出率在C组和D组均高于A组,且D组亦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8);(4)高血压检出率A组、C组和D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8)。结论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其相关危险因素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存在差异。
刘兰香尤兆雄宋艳红马润兵刘彩霞罗慧娟郭枫
关键词:女性血尿素氮
应用热扫描成像技术评价亚健康状态的诊断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应用热扫描成像(TTM)技术对人体进行健康体检,并进行诊断试验研究,旨在评价其对亚健康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策略,选择进行体检的疑似亚健康状态者共130人。对研究对象分别双盲地进行TTM的检测和应用标准诊断方法对亚健康状态作以诊断。将其TTM检测的阳性和阴性与标准诊断的是亚健康状态和非亚健康状态这四个数进行诊断试验四格表运算,以取得各项评价指标。结果TTM检查对脂肪肝、机体疲劳、睡眠不足敏感性强,分别为95.45%、95.12%、93.33%;对血压正常高值、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机体疲劳和睡眠不足特异性强,分别为85.54%、95.96%、83.15%和83.53%;对血压、血糖、脂肪肝、TC、LDL-C、机体疲劳和睡眠不足的准确度分别为:63.08%、90.00%、86.15%、52.31%、59.23%、86.92%和86.92%。结论TTM在健康体检中显示出高灵敏度、特异性强、无损伤、实时等优越性,作为一个体检项目对亚健康的检出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作为大量体检的筛选项目。
赵尚德王青山宋艳红张效生张永莉刘兰香赵凤玲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体检
某单位不同年龄段三年间心血管危险因素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某单位职工近3年间无干预状态下不同年龄段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单位职工近3年的体检结果,统计学分析不同年龄段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血糖升高等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在25~55岁年龄组(A组)中,男性血脂异常、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逐年递增趋势,2009年高于2007年(P〈0.01),男性血脂异常、高血压及体重超重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逐年递增趋势,血糖升高、高血压及体重超重无明显变化;而在56~70岁年龄组(B组)中,血脂异常、血糖升高、高血压、超重患病率无逐年递增趋势,相反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性血糖升高高于女性,高血压及体重超重患病率无性别差异;B组中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升高明显高于A组。结论:在无干预状态下,该单位职工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变化趋势不同,55岁以下年龄组,特别是男性,不良生活方式无改善是导致危险因素患病率上升的原因;56岁以上年龄组中,女性职工更应注意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刘兰香马润兵王建英张永莉刘彩霞罗慧娟郭枫
关键词:心血管年龄段
健康风险评估的应用
2009年
健康风险评估(health risk appraisal)是美国医生路易斯-罗宾逊博士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当时针对的是心脏病的研究,他与弗莱明翰健康社区研究组提出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式,建立了心脏病与部分癌症的死亡率与个人的生理指标、环境因素、心理因素、人口统计因素、家族与个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之量性关系。
刘兰香刘彩霞王建英
关键词:健康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