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 作品数:24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动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笼养朱鹮雏鸟的行为发育
- 2014年5~8月和2015年5~8月,在北京动物园利用扫描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对10只圈养朱鹦(Nipponia nippon)雏鸟的行为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提出笼养朱鹮雏鸟的行为谱,记录雏鸟发育过程中各种行为首次出...
- 刘佳崔多英毛宇张媛媛刘娜贾婷刘斌
- 关键词:行为谱生长发育
- 北京地区野生鸳鸯(Aix galericulata)繁殖生态学及保护策略研究
- 崔多英刘佳杜洋赵娟由玉岩
-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课题在北京动物园、紫竹院公园和怀柔怀沙河、怀九河水域对鸳鸯(Aix galericulat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长达5年的观察研究,掌握了北京地区鸳鸯繁殖的基本规律,包括对繁殖树洞的选择、...
- 关键词:
- 关键词:鸳鸯繁殖生态学野生动物
- 重引入丹顶鹤野放初期活动范围及变化规律被引量:8
- 2017年
- 动物园是野生动物迁地保护的重要基地,可以为濒危物种重引入项目提供动物来源。2013年11月、12月和2015年1月、3月,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只)和黑龙江林甸自然保护区(2只)共释放16只圈养丹顶鹤。利用卫星定位信号发射器(platform transmitter terminals,PTT)和野外直接观察法进行跟踪监测研究。结果显示,释放后1 a内丹顶鹤在野外的存活率在50.00%~68.75%之间;其中9只丹顶鹤放飞后PTT监测时间超过60 d,放飞后的移动距离为(8.95±8.00)km,活动范围(118.14±311.11)km2;4只丹顶鹤的PTT监测时间超过240 d,1只监测时间118 d,这5只个体放飞后的移动距离为(16.69±21.82)km,活动范围(418.67±888.74)km2。丹顶鹤野放初期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逐渐增大,放飞后第4个月总体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达到最大,野外释放半年以后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逐渐减小,趋于稳定。放归年龄小于1岁的幼鹤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较大,而年龄大于2岁的个体移动距离和活动范围相对较小,且年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亲鸟哺育的幼鹤释放后活动能力较大,人工育幼的丹顶鹤则相反,但是差异并不显著(P>0.05)。软释放和硬释放对放飞后活动能力影响不大(P>0.05)。目前为止,野外研究尚未观察到重引入丹顶鹤与野生个体的繁殖配对现象,也未发现放归个体的迁徙行为。
- 崔多英杜洋刘佳赵永强吴晓宇成海吕士成贾婷张金国
- 关键词:丹顶鹤
- 江苏盐城湿地麋鹿冬季食性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结合野外直接观察法对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冬季食性和食物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野外调查在7条样线上共收集228堆麋鹿粪便,组成14个复合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麋鹿冬季食物来源于14科51种植物,其中,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23.09%)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17.58%)为最主要食物,其次为盐地碱蓬(Suaeda salsa,6.50%)、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5.36%)、獐毛(Aeluropus sinensis,4.90%)、苇状羊茅(Festucas arundinacea,3.83%)、扁秆藨草(Scirpus planiculmis,3.45%)、碱蓬(Suaeda glauca,3.27%)、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3.12%)、黑麦草(Lolium perenne,2.60%)和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2.60%)。麋鹿冬季食物以草本植物为主(96.73%),极少采食木本植物枝叶(3.27%)。被啃食植物中粗蛋白含量基本满足麋鹿越冬营养需求。
- 滑荣崔多英刘佳李淑红赵永强张亚楠
- 关键词:麋鹿食性营养质量
- 一种应用于青头潜鸭人工育雏、弱雏保育的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青头潜鸭人工育雏、弱雏保育的方法和系统,包括对1~3日龄的青头潜鸭幼雏进行保温和体重监测;对4~10日龄的青头潜鸭幼雏调整环境温度,将第一环境温度降至第二环境温度,对青头潜鸭幼雏保温培育;对4~10...
- 李淑红李静冯妍周凯迪郝菲儿胡昕张增帅李菁王立莹吴秀山刘佳滑荣由玉岩张敬崔多英金霆刘峥王震刘雪生李春兴王琨柏超赵玉丽贾婷刘学锋刘燕卢岩李扬张成林丛一蓬
- 食物丰容对圈养蜂猴行为的影响
- 2010年3~4月对北京动物园的圈养蜂猴分阶段进行不同的食物投喂方式的丰容试验,第一阶段采取分时段投喂方式;第二、三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定时在其生活环境中分别加入装有不同活食(蟋蟀、蝗虫、面粉虫等)的PVC管,采用焦点...
- 王万民刘佳郑彤黄维崔多英
- 关键词:蜂猴刻板行为动物福利
- 中国绿孔雀种群现状评估被引量:2
- 2020年
- 濒危物种绿孔雀目前仅分布于中国云南省。2015—2018年,采用信访和野外调查对云南中部、南部和西部的绿孔雀种群现状和分布进行了调查。野外调查包括样线法、样点法和访问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现存野生绿孔雀种群数量较20多年前800—1100只大幅度减少,约为235—280只。在云南的分布范围较1995年的32个县缩减至13个县。绿孔雀栖息环境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林型较为开阔的低密度思茅松林。由于栖息地碎片化严重,绿孔雀现存种群呈小家族群点状隔离分布。通过重建圈养种群和重引入生物学研究将有助于野生绿孔雀种群复壮。
- 李淑红崔多英滑荣John CORDER张敬刘佳黄松郭光罗爱东常江普天春张成林李晓光
- 关键词:绿孔雀种群数量栖息地
- 北京市鸟类分布新纪录--领雀嘴鹎
- 2022年
- 2019年1月10日,在位于北京市中心的北京动物园瀛湖南岸(39°56′22.24″N,116°20′3.77″E)观察到5只领雀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在灌丛和乔木树冠层觅食、停栖,并拍摄到照片(图1)。后续观察,该鸟种冬季多呈3~5只的小群活动,在北京动物园栖息至2月底离开。笔者于2019年12月8日在颐和园和2020年11月29日在北京植物园又观察到领雀嘴鹎小群活动。领雀嘴鹎隶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鹎科(Pycnonotidae),雀嘴鹎属。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1]、《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3版)[2]和《中国鸟类观察手册》[3]等文献资料后,确认领雀嘴鹎为北京市鸟类分布新纪录。
- 刘佳陈红岩柏超詹同彤张敬王颖刘慧永毛宇崔多英
- 关键词:北京动物园雀形目
- 动物保定支架(朱鹮保定支架)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动物保定支架(朱鹮保定支架)。;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作濒危野生动物朱鹮的保定支架。;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申珂孙冬婷毛宇刘佳刘慧永王颖徐小丹卢岩崔多英
- 北京动物园野生鸟类多样性调查
- 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北京动物园的鸟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86种,占北京市有记录鸟类种数351种的24.50%.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喜鹊(Pic...
- 崔多英滑荣赵娟李莹付艳华毛宇尚铭刘慧永王蕾蕾刘佳刘燕杜洋贾婷普天春张成林李晓光
- 关键词:北京动物园野生鸟类生境鸟类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