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作品数:6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地塞米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IL-1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脑及脊髓组织中IL-17表达水平及脾组织中Th17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将33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AE组和地塞米松组。EAE组及地塞米松组小鼠以MOG35-55进行免疫造模。地塞米松组小鼠自免疫当天至处死,隔日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07mg·kg^(-1)腹腔注射。对照组及EAE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及神经功能评分。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定量PCR、流式细胞学方法分别检测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细胞浸润、IL-17阳性细胞表达、IL-17m RNA水平及脾组织Th17细胞比例。结果地塞米松组与EAE组比较,小鼠发病率及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EAE组小鼠脑及脊髓组织中炎性病灶数明显增多(P<0.05),IL-17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脊髓组织中IL-17m 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脾组织Th17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与EAE组相比较,地塞米松组小鼠脑、脊髓及脾组织中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以降低EAE小鼠发病率,减轻发病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以及脑和脊髓内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并使IL-17mRNA、蛋白表达水平及Th17细胞比例下降。其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IL-17/IL-23轴等免疫调节机制而实现。 刘佳 张彦博 李彬 宋秀娟 郭力关键词:地塞米松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白介素-17 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LRHCC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22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11例行LRHCC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35例,女76例;年龄为(63±8)岁。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或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1)手术情况。2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RHCCA,手术时间为350(300,390)min,术中出血量为400(200,800)mL,术中输红细胞为2.0(0.0~15.0)U。211例患者中,10例行门静脉切除重建,门静脉血管切缘均为阴性,手术时间为(400±53)min,术中出血量为1200(800~3000)mL,术中输红细胞为5.5(4.0~15.0)U。(2)术后情况。211例患者中,BismuthⅠ型63例、BismuthⅡ型65例、BismuthⅢa型22例、BismuthⅢb型26例、BismuthⅣ型35例;R_(0)切除率为95.73%(202/211);胆管腺癌202例,其中低分化7例、中低分化189例、中高分化3例、高分化3例;胆管黏液腺癌8例,均为低分化;胆管内乳头状肿瘤伴上皮高级别异型增生1例;Ⅰ期24例、Ⅱ期98例、ⅢA期30例、ⅢB期34例、ⅢC期19例、ⅣA期6例。211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胆瘘25例、术后腹腔感染11例、术后出血3例(均为胆瘘后吻合口周围出血)、胃排空障碍2例、急性肝衰竭1例;术后非计划再手术7例,其中3例行急诊手术止血,4例因严重腹腔感染行腹腔探查清创引流;围手术期死亡3例,其中1例急性肝衰竭,1例全身感染、多器官衰竭,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急性肺栓塞;术后住院时间为(15±5)d,其中行门静脉切除重建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7±4)d;住院费用为(11.7±1.7)万元。(3)随访情况。211例患者中,18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1(4~3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9%、43.1% 刘学青 周新博 胡子轩 秦建章 李昂 刘佳 苏玲玲 徐海鹤 刘建华关键词:胆道肿瘤 微创性 BISMUTH分型 腹腔镜检查 IL-17及RORγt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脑及脊髓组织中的动态表达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IL-17及RORγt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脑及脊髓组织中的动态表达。方法:以MOG35-55免疫建立小鼠EAE模型。免疫后,每日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体重变化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于免疫后13、20、30天3个时间点分别取脑、脊髓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eal-time PCR,观察炎症细胞浸润和IL-17及RORγt表达情况。结果:EAE组免疫后第13天IL-17及RORγt水平即出现明显上调,早于临床症状的发生(P<0.05);免疫后第20天EAE组IL-17及RORγt水平与对照组及EAE 13天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免疫后30天,IL-17表达较EAE 20天组有所下降(P<0.05),但较正常对照组仍有升高(P<0.05),而此期RORγt mRNA较对照组虽有数值上的升高但升高趋势不明显(P>0.05)。EAE小鼠中炎症细胞浸润数及IL-17水平与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随免疫后时间的延长及EAE小鼠病程的进展,IL-17及其重要的调控因子RORγt水平呈逐渐增高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IL-17及RORγt与EAE的发生、发展及缓解存在重要联系。 李彬 刘佳 李茹 谢小华 王颖 陈丽萍 郭力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IL-17 RORΓT 少突胶质祖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定向分化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获得高纯度少突胶质祖细胞的方法,观察少突胶质祖细胞的形态学特点以及增殖和分化规律。方法选取新生1~2 d SD大鼠,应用选择性分离程序,根据细胞的不同贴壁特性,通过2次细胞选择性贴壁培养和2次不同频率的振荡,分离纯化少突胶质祖细胞。应用物理振荡方法进行细胞传代,进一步纯化细胞。传代细胞分别用无血清和有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应用免疫荧光法进行细胞鉴定。结果纯化后的少突胶质祖细胞达95%。在无血清的情况下,少突胶质祖细胞定向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在有血清的情况下,定向分化为2-型星形胶质细胞,并且细胞骨形态形成性蛋白质4(BMP4)表达增加。结论应用选择性分离程序,通过振荡分离的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少突胶质祖细胞。少突胶质祖细胞具有增殖和双向分化的潜能。BMP4参与了祖细胞定向分化的调控。 陈丽萍 郭力 李振飞 平曼 李茹 刘佳 谢小华 董梅关键词:少突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培养 分化 石家庄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石家庄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地区2021年7月~2022年4月表观健康体检人群的相关资料,共纳入符合标准的体检人群为13254人,其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为1733例(13.1%),按照有无胆囊息肉分为胆囊息肉组(PLG组)和非胆囊息肉组(非PLG组),并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和空腹血糖(GLU)与胆囊息肉的形成密切相关(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证实BMI为胆囊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MI为本地区胆囊息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佳 薄得乐 刘学青关键词:胆囊息肉样病变 发病率 1-磷酸鞘氨醇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潜在的神经保护治疗靶点 被引量:2 2019年 缺血性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目前治疗卒中后脑损伤的有效方法相当有限。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一种多效脂质,其代谢及调节与脑缺血后重要生物学事件相关的分子机制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依存关系。以S1P为核心的膜质疗法可能是有效的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策略。 曹渊博 刘佳 朱慧 刘燕 王雪 贾添韧 檀国军关键词:鞘氨醇 1-磷酸鞘氨醇 鞘氨醇激酶 神经保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