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中树

作品数:55 被引量:126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文学
  • 11篇文化科学
  • 6篇政治法律
  • 3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6篇文学
  • 8篇文艺
  • 7篇文化
  • 6篇代文
  • 6篇主义
  • 5篇学科
  • 5篇中国现代文学
  • 5篇文艺思想
  • 5篇现代文
  • 5篇现代文学
  • 5篇毛泽东文艺
  • 5篇毛泽东文艺思...
  • 5篇教育
  • 4篇学术
  • 4篇文学研究
  • 4篇马克思主义
  • 4篇高校
  • 3篇东北亚
  • 3篇东北亚区域
  • 3篇学科整合

机构

  • 53篇吉林大学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国务院
  • 1篇吉林省东北亚...

作者

  • 54篇刘中树
  • 3篇吴景明
  • 2篇张福贵
  • 2篇吴博达
  • 2篇陈方竞
  • 1篇罗岗
  • 1篇徐敬亚
  • 1篇许祖华
  • 1篇张丛皞
  • 1篇郝长海
  • 1篇唱新
  • 1篇李华

传媒

  • 7篇吉林大学社会...
  • 5篇东北亚论坛
  • 3篇社会科学战线
  • 3篇学习与探索
  • 2篇文学评论
  • 2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艺评论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文艺研究
  • 1篇学术界
  • 1篇求索
  • 1篇学术研究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欣喜古稀 桃李芬芳——《吉林大学诗选》序言
2020年
2016年是吉林大学70周年校庆。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拓者吕振羽教授于1951年8月被任命为吉林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从1951年8月到1955年7月短短四年里,吕校长呕心沥血、极富创造性的工作,给学校面貌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变化。1955年来吉林大学任党委第一书记、校长的著名教育家匡亚明教授,在吉林大学工作八年,以其革命、科学、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实事求是、民主创新的办学实践,带领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全校师生,艰苦奋斗,推动了吉林大学的腾飞。唐敖庆校长、伍卓群校长发扬光大了吉林大学的优秀办学传统。六校合并融六校办学传统之精华,更铸就了吉林大学发展之强势。《吉林大学诗选》贾玉亭主编《吉林大学诗选》,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是适时的好礼物,是对母校有意义的纪念。《诗选》是吉林大学素有诗歌传统的一个证明,是吉林大学校友们雅好诗赋、具有良好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的体现。吉林大学的校友不仅诗人辈出,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也英才辈出。弦歌一堂、桃李芬芳。现在和未来的吉林大学校友们还要继续努力,继续奋斗,为母校增光添彩。
刘中树
关键词:办学传统艺术素养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与中国大学建设被引量:3
2002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性科技革命的产生,世界各国纷纷进行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增强竞争能力,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随着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世纪的来临,人们越来越关注这场改革,并期待着大学在新世纪发挥更大的作用.毫无疑问,21世纪将是教育的世纪,是高等教育在时间上终身化、在空间上国际化的世纪;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纪,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教育和科技水平的提高;21世纪将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竞争的世纪,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向中国大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大学必须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切实担负起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刘中树吴博达
关键词:高校改革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大学建设
贴近文艺实践 恪行守正创新——加强现实文艺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具有丰富内涵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它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实践性,也就是指导现实的文艺实践活动。什么是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握文化产品与市场的关系,怎样看待高雅文艺作品和通俗文艺作品在市场运行中的不同情况和要求等,都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实实践中所面临的复杂的文化、文艺问题。只有在研究与解决这些现实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对现实文艺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贴近文艺现实,恪行守正创新,加强现实文艺问题研究,这应该是开展毛泽东文艺思想与文艺实践研究的正道。
刘中树
关键词: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落后文化高雅文艺通俗文艺
开拓鲁迅研究新领域的宝贵尝试——《鲁迅小说的跨艺术研究》读后被引量:1
2012年
在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中,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无疑是成绩最为显然的领域,而在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中,鲁迅小说的研究又无疑是成绩最为突出的领域。因此,要在这样一个成果丰富、积累厚实、起点高峻,研究得十分充分的领域有所作为并作出有相当价值和意义的贡献,是很不容易的。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许祖华与他的博士生余新明、孙淑芳另辟蹊径,从'跨艺术'的角度对鲁迅的小说展开研究,其视点和框架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刘中树
关键词:小说
守正纳新 思理常青——在吉林大学文学院的讲演
2013年
我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已经有五十五个年头了。总结我的治学之道,可以概述为:守正纳新;知人论世;论从史出;文本之本。首要之点就是“守正纳新”,这里我就以“守正纳新思理常青”为题谈谈我的“守正纳新”的治学之道。我想从三点来讲:一是守正纳新的精神内涵是什么;第二个讲我的守正纳新的思想理念的形成;第三个讲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文学研究的守正纳新。
刘中树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讲演治学之道知人论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时代内涵与理论创新被引量:6
2018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领导中国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学习领会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科学阐释文艺的审美价值和独特的社会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优秀作品是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培育文艺人才,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的新时代内涵和理论创新意义——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刘中树
关键词:毛泽东文艺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三大传统过时了吗?——访刘中树教授
2018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可谓热点纷呈,众声喧哗。新世纪之交,随着'民国文学'、'共和国文学'等新史学概念浮出地表,占据学术要津,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必然'退休'的呼声越来越高。多种声音并存,多元思想对话,是一个学科繁荣的标志,令人高兴。但在这时,如何看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三大传统.
刘中树程天悦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西方文论历史时代
对改革开放30年文学实践理论研究的思考被引量:3
2008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至今已走过了30年的辉煌历程。反思、研究、总结这30年的文艺创作、文艺理论建树和文艺工作实践,是当前加强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研究,推动我国先进文艺建设和文艺事业发展具有鲜明时代意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诉求的重大课题。由"五四"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开启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走过的90年,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和不断丰富发展的90年。以改革开放的30年为研究中心点,切入主题,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运用实践的历史时代特点,把这90年划分为具有各自不同历史内涵又有内在联系的3个30年的历史阶段,可以通过对90年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在历史演进的承续与发展中认识与把握改革开放30年文艺创作、文艺工作和文艺理论研究实践的理论建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
刘中树
关键词:文艺理论文艺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
史识: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灵魂被引量:10
2006年
史识是史家、史著的灵魂。本文提出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史识问题,是指研究者的史识和研究对象的史识两个方面。研究者的卓越的史识和对研究对象的史识的真知灼见,是提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水平,写出具有独特性的科学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的根本所在;研究历史人物的史识是认识历史的必要途径。养成科学的富有真知灼见的史识的灵魂,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辩证的唯物史观。
刘中树
关键词:现代文学认识历史历史人物唯物史观
抓住合校契机 搞好学科整合
<正> 学科建设是学校的根本建设,也是合并学校实现融合的关键所在。新吉林大学成立呈现出了规模大、学科门类齐全、整体实力较强等特点,在一些学科和研究领域内具有明显的优势或特色。但是在合校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新的困难,如校区...
刘中树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