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世强

作品数:60 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政治法律
  • 15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全球治理
  • 10篇外交
  • 10篇共同体
  • 9篇人类命运
  • 6篇主义
  • 6篇共产党
  • 5篇疫情
  • 5篇中国共产党
  • 5篇中国式现代化
  • 5篇国共
  • 4篇单边主义
  • 4篇保护主义
  • 3篇动荡
  • 3篇中国外交
  • 3篇社会主义
  • 3篇世界局势
  • 3篇逻辑
  • 3篇马克思主义
  • 3篇民主
  • 3篇金融

机构

  • 58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58篇刘世强
  • 7篇刘世强
  • 3篇张小波
  • 3篇王翔宇
  • 1篇赵乐

传媒

  • 16篇半月谈
  • 4篇中国报道
  • 3篇理论视野
  • 2篇新视野
  • 2篇当代世界
  • 2篇国际观察
  • 2篇马克思主义研...
  • 2篇当代亚太
  • 2篇思想教育研究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国家治理
  • 1篇人民论坛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理论导报
  • 1篇长白学刊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瞭望
  • 1篇中州学刊

年份

  • 2篇2025
  • 7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八大以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布局与能力建设探析被引量:13
2017年
参与全球治理是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意。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进治国理政的总体视野出发,审时度势、主动谋划,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全球治理的新主张、新论断。经过几年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国从目标、理念、议题、思路和路径等维度初步构建起了参与全球治理的总体战略布局。这一全球治理蓝图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中国的全球治理能力。展望未来,中国需要加强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奠定参与全球治理的国内基础;提升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积累全球层面的道义影响;强化国际议程设置和政治动员能力,合力推动全球问题的治理进程;加强全球治理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储备,为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提供智力支持。
刘世强
关键词:全球治理公共产品
从2017到2018:大国关系的变迁与展望
2017年
大国关系历来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国际体系转型和各大国寻求内政外交变革的背景下,大国关系进入了新一轮的深刻调整期。
刘世强
关键词: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体系转型外交
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破浪前行
2021年
1971年,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50年来,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刘世强
关键词:合法席位建设者历史性
“牢牢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的出场语境、内在要求和现实意义
2025年
道义性是中国外交的内在特质和价值追求。“牢牢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既是新中国外交的不懈追求和良好风范,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构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从出场语境看,“牢牢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时代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发展、世界动荡变革加剧的现实回应。从内在要求看,“牢牢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要求中国外交必须坚守人类共存共荣的价值立场,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选择,展现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从现实意义看,“牢牢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为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廓清了迷雾,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指明了方向,为解决纷繁复杂的国际争端提供了方案。
刘世强苏茂林
关键词:国际道义中国外交
识才聚才用才,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的磅礴力量
2020年
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力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才和人才工作,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信仰坚定、素质过硬、人格高尚的优秀人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刘世强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动力
应对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9
2020年
当前,全球治理赤字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稳定的突出因素。全球治理赤字集中体现为国际权力的结构失衡、公共产品的供给缺位、治理机制的效用不足以及治理收益的分配不均。站在人类共存共荣的政治高度,着眼于维护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中国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提供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案,即坚持共商原则,推动全球治理的民主化;坚持共担原则,提高全球治理的行动力;坚持共建原则,推动全球治理机制的变革创新;坚持共享原则,确保全球治理成果的均衡普惠。这一方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完善全球治理设计了可行路径,为提升中国的全球影响指出了明确方向,为推动自身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
刘世强
关键词:全球治理公共产品
世界秩序变革趋势与大国治理能力提升
2024年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秩序出现重大深刻变革,体现为国际权力格局失衡、全球治理机制失灵和国际价值观念危机。在这一背景下,构建能够反映现实力量格局、确保国际运转有序、体现共同价值诉求的新型世界秩序是大势所趋。新型世界秩序的构建离不开治理能力的保障,大国需要扮演更为积极、主动和建设性的角色,切实提高共识凝聚能力、机制建设能力和价值引领能力。
刘世强
关键词:世界秩序全球治理
后疫情时代的世界走向:“脱钩”战略加速“去美国化”进程
2020年
自特朗普2017年正式执政以来,美国在国际上不断退群、废约、推责,沿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道路越走越远。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脱钩”的步伐加速,不仅给闰际社会带来难题和危机,也加速了世界的“去美国化”进程。内病外治,美“脱钩”战略升级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在美国的强力驱动下,全球化进程高歌猛进,人类历史一度进人美国治下的“单极时刻”。
刘世强
关键词:内病外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脱钩疫情
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视域下的全球文明倡议
2024年
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深刻揭示了西方中心—资本主导下世界普遍交往的形成过程及内在困境。全球文明倡议基于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着眼于当前世界交往中的现实问题,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指向,通过树立“平等包容”的交往前提、奠定“和合共生”的交往导向、激活“守正创新”的交往动力、拓展“开放发展”的交往空间,提供了人类文明正确交往之道,构成了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的当代形态。全球文明倡议为世界普遍交往赋予全新内涵、开辟全新境界、提供全新范式、注入全新动能,是重构世界交往秩序、实现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中国方案,推动了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在21世纪的丰富发展。
刘世强徐惠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全球文明视野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阐释——出场语境、内在逻辑和价值意蕴
2024年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和责任担当。从全球文明视野审视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助于深入把握“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中国方案,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良性互动。从出场语境看,世界文明格局重塑、西方文化霸权终结、全球治理赤字加重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从内在逻辑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构建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根本任务,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理念指引,以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为内在要求,以打造新型文明伙伴关系为行动路径。从价值意蕴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推进了人类文化共同体建设,丰富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在新征程上开创文明交流新局面、引领人类发展进步的行动指南。
刘世强周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