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宪军

作品数:25 被引量:201H指数:6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哮喘
  • 5篇慢性
  • 4篇亚群
  • 4篇阻塞性
  • 4篇慢性阻塞性
  • 4篇结核
  • 4篇肺炎
  • 3篇亚群分化
  • 3篇易感
  • 3篇易感性
  • 3篇生长因子Β
  • 3篇重症
  • 3篇重症肺炎
  • 3篇转化生长因子
  • 3篇转化生长因子...
  • 3篇转化生长因子...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化生

机构

  • 19篇新乡医学院第...
  • 5篇新乡医学院
  • 4篇遵义医学院附...
  • 2篇河南省肿瘤医...
  • 2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焦作市人民医...
  • 1篇商丘市第一人...

作者

  • 25篇冯宪军
  • 5篇杨渝浩
  • 5篇李宏彬
  • 5篇董德琼
  • 3篇牛黎明
  • 3篇席景砖
  • 2篇邓保国
  • 2篇徐光翠
  • 2篇郭悦鹏
  • 2篇张春晓
  • 2篇桂立辉
  • 2篇张建波
  • 2篇王祥麒
  • 2篇张志强
  • 1篇袁晓梅
  • 1篇李金兰
  • 1篇郭云珍
  • 1篇李建华
  • 1篇常顺伍
  • 1篇崔俊伟

传媒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现代药物与临...
  • 2篇二〇〇六年贵...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河南中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才智
  • 1篇现代疾病预防...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6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BP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对重症肺炎所致严重脓毒症患者疗效及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胸腺肽«1治疗对重症肺炎所致严重脓毒症患者疗效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发严重脓毒症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行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胸腺肽«1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呼吸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及使用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参数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气道峰压及气道阻力较治疗前降低,肺动态顺应性、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胸腺肽ai治疗能有效改善重症肺炎合并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冯宪军张春晓
关键词:重症肺炎脓毒症连续性血液净化胸腺肽Α1
TGF-β1和ADAM33基因交互作用与儿童哮喘易感性及严重程度相关性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哮喘易感性及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110例哮喘患儿和144例对照)方法,三个多态性位点(V4、T2、T869C)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应用MDR软件分析基因各位点之间交互作用。结果:TGF-β1基因的T869C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哮喘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ADAM33基因V4位点C和T2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V4位点的CC基因型及T2位点的GA基因型分布在轻中度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位点的AA基因型分布在重度哮喘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DR交互作用分析显示,ADAM33基因V4和T2位点构成的2个位点最佳模型;ADAM33基因位点V4、T2和TGF-β1位点T869C构成的3个位点最佳模型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DAM33基因V4和T2位点与儿童哮喘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相关。
李宏彬徐光翠桂立辉冯宪军赵兵席景砖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单核苷酸多态性
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反复发作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药物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病症反复发作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判定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4月1月至2021年4月30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1年内复发次数是否≥2次,分为反复发作组和非反复发作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时间点CD3^(+)、CD4^(+)、CD8^(+)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关系,以Kaplan-Meier法绘制T淋巴细胞亚群的无复发曲线。结果共纳入患者162例,反复发作组95例(58.64%),非反复发作组67例(41.36%)。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显示,非反复发作组治疗10 d的CD3^(+)、CD4^(+)和CD4^(+)/CD8^(+)上升,CD8^(+)下降(P<0.05);反复发作组治疗前后CD3^(+)、CD4^(+)、CD8^(+)和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显示,反复发作组治疗5 d和治疗10 d的CD3^(+)、CD4^(+)、CD4^(+)/CD8^(+)低于非反复发作组,而CD8^(+)高于非反复发作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10 d的T淋巴细胞亚群是反复发作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CD8^(+)升高是危险因素,CD3^(+)和CD4^(+)升高是其保护因素;而治疗前与治疗5 d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反复发作不相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治疗10 d的CD3^(+)>58.73%且CD4^(+)>34.69%患者、CD8^(+)≤24.15%患者治疗后1年内的无复发情况较好(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治疗10 d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反复发作有相关性,CD3^(+)和CD4^(+)降低、CD8^(+)升高是反复发作的主要影响因素。
贾睿岐高远张春晓冯宪军崔俊伟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T淋巴细胞亚群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启动子区C-509T多态性与儿童哮喘易感性及气道重塑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p1)基因启动子区C-509T多态性对儿童哮喘易感性及对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和儿科住院及门诊哮喘患儿110例为哮喘组,其中男61例、女49例;选择同期住院非呼吸系统疾病患儿144例为对照组。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C-509T多态性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进行基因分型;运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并测量能显示支气管横截面的气道壁内外径、内外腔面积,通过公式计算出气道壁厚度与外径比(T/D)、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横截面积百分比(WA%)。结果哮喘组C-509T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6,OR=1.66,95%CI:1.16-2.37)。相比较TT和TC基因型,CC基因型携带者哮喘患病危险性明显降低(P=0.004,OR=0.46,95%CI:0.27-0.79)。轻中度喘组wA%为(67.41±10.72)%、重度哮喘纽为(73.65±9.94)%,与对照组(63.26±8.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哮喘组T/D值显著高于轻中度组。携带cT和TT基因型患儿的T/D、WA%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结论TGF-Bl基因启动子区C-509T位点多态性与儿童哮喘发病相关,同时该位点多态性亦可能是哮喘气道重塑的影响因素之一。
李宏彬冯宪军张清琴徐光翠席景砖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气道重塑高分辨率CT
血清CCL11、G-CSF水平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风险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CC趋化因子配体11(CCL1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抽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89例,依据入院时病情分为急性加重组(36例)与非急性加重组(53例)。另抽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CL11、G-CSF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二者对COPD急性加重风险的评估价值。结果非急性加重组和急性加重组血清CCL11、G-CS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急性加重组上述指标高于非急性加重组(P<0.05)。血清CCL11和G-CSF水平预测COPD急性加重风险的AUC分别为0.70(95%CI 0.659~0.753)、0.83(95%CI 0.779~0.874),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1(95%CI 0.867~0.961)。结论血清CCL11、G-CSF在COPD急性加重期呈高表达,其对评估COPD急性加重风险有一定临床价值,且二者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更高。
赵沙沙王圆圆张春丽陈雪阳冯宪军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P38MAPK对结核病人T细胞的亚群分化及分泌IFN-γ调节作用研究
结核病的发生发展除了与结核菌的数量和毒力有关外,还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失衡有关.其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在机体调节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丝裂酶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对Th1/Th2的...
董德琼杨渝浩冯宪军牛黎明
关键词:结核病
文献传递
P38MAPK对结核病患者T细胞的亚群分化及分泌γ-干扰素调节作用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对人体结核菌感染状态下对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以及对T细胞亚型分化所起到的调节作用。方法用葡聚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20例肺结核患者及15名健康成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结核病患者分离PBMC后分为肺结核实验组和肺结核对照组;健康成人分离PBMC后分为健康人实验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以上各组培养后,用ELISA试剂测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测CD4+及CD8+T细胞的百分比。结果肺结核实验组PBMC中CD4+T细胞比值、CD8+T细胞比值及IFN-γ的含量分别为24.3±1.87、23.7±1.32、244.9±54.2pg/ml;肺结核对照组分别为32.8±2.31、30.6±1.47、408.9±106.5pg/ml;健康人实验组分别为28.9±2.25、22.6±3.42、286.8±76.4pg/ml;健康人对照组分别为45.3±3.67、23.1±4.20、514.5±55.7pg/ml。肺结核实验组中CD4+T细胞比值和IFN-γ含量低于肺结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两组间CD8+T细胞比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健康人实验组的CD4+T细胞比值和IFN-γ含量低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两组间CD8+T细胞比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426);肺结核对照组的CD4+T细胞比值和IFN-γ含量低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1,P=0.025)。结论体外PBMC细胞培养实验中,P38MAPK抑制剂SB203580能抑制IL-12调节T细胞分化和分泌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P38MAPK可以调节结核病患者的细胞免疫,有望作为结核病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冯宪军董德琼杨渝浩牛黎明
关键词:P38MAPK结核CD4+T细胞CD8+T细胞Γ-干扰素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在肺肿瘤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在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诊断1580例肺肿瘤患者,同时采用常规刷片、液基薄层细胞制片进行细胞学诊断,并随诊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580例标本中经组织病理诊断肺部恶性肿瘤864例,常规刷片诊断747例,液基薄层细胞制片诊断795例,液基薄层细胞学、常规刷片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2%、86%,特异性分别为95.1%、84%。液基薄层细胞学、常规刷片分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鳞癌96.2%、93.5%,腺癌94.3%、87%,小细胞癌98%、90%。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液基薄层细胞技术在肺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分型诊断符合率。
张建波王祥麒冯宪军于庆凯
关键词:肺肿瘤细胞诊断学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29例)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29例)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之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pH、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哮喘积分、胸闷积分、咳嗽积分、气促积分、呼吸困难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指标,使各项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冯宪军王圆圆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支气管哮喘肺功能
白细胞介素23对肺结核患者T细胞免疫的影响
探讨白细胞介素23(IL-23)对肺结核患者T细胞免疫的影响。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常规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肺结核患者PBMC分为2份:1份加植物血凝素(PHA)+IL-23(肺结核实验组),另1 份只加PHA(肺...
董德琼杨渝浩牛黎明方宁冯宪军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