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冠
- 作品数:36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唾液酸测定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1992年
- 唾液酸(Sialic acid SA)又称N-乙酰神经氨酸(NANA),是真核细胞膜上糖蛋白的主要成份,它附着在肿瘤细胞的表面,从而影响细胞的粘附、聚积、抗原的表达及对肿瘤的发生和转移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患有恶性肿瘤时,肿瘤细胞表面的SA增加,导致血清中SA含量增高。故测定血清SA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病情的监测、疗效的观察有着一定的价值。现将我院1991年3月~1992年1月检测的83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
- 冯学冠黄慈花邱辅祐
- 关键词:肿瘤血清唾液酸
- Ⅱ型糖尿病血清唾液酸测定的临床意义初探
- 1994年
- 本文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唾液酸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Ⅱ型糖尿病人的血清唾液酸浓度增高,阳性率为71.1%,与正常人及炎症病人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但结果低于恶性肿瘤病人,糖尿病人的病情与血清唾液酸浓度成正相关。结果表明,糖尿病与血清唾液酸有着相互关系。
- 冯学冠黄慈花邱辅
- 关键词:糖尿病血清唾液酸
- 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检查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血清(浆)中的不规则抗体,以减少或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693例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用酶、抗球蛋白法进行鉴定,并观察不规则抗体检出的阳性率。结果: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2例,阳性率为0.29%。结论:不规则抗体检查能有效地降低或避免溶血性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的安全。
- 郑三冯学冠
- 关键词:血清不规则抗体溶血性输血反应
-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
- 1994年
- 本文检测了73例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并与正常人作了比较。结果表明,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B100(APOB100)浓度都显著升高(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浓度及APOAI/APOB100比值都呈不同程度的降低(P<0.02~0.001)。糖尿病伴有高脂血症的发生与年龄及病程成正相关。
- 冯学冠邱辅祐黄慈花
- 关键词:糖尿病血脂载脂蛋白脂蛋白
- 海口市少年血脂、载脂蛋白相关因素研究(附514例调查分析)被引量:2
- 1995年
- 检测了海口市514例12~15岁少年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1oo(apoB100)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分别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格数(BMI)、收缩压及舒张压作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MI是影响少年血脂与脂蛋白最主要因素,而apoAI、apoB100的变化主要受血清TC、TG及HDL-C的影响。
- 陈广平冯学冠李巍景邱辅佑黄慈花
- 关键词:血脂载脂蛋白冠心病少年流行病学
- 择期手术患者输血前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输血前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我院住院择期手术需输血的1979例患者提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的检测。结果:在1979例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9例,阳性率为0.45%(9/1979),其中男性3例,阳性率为0.30%(3/992),女性6例,阳性率为0.61%(6/987)。Rh系统抗体6例,占66.6%。结论:对择期手术需输血患者提前常规检测不规则抗体,可以及早发现阳性的患者并有充裕的时间鉴定其特异性,选择相配合的血液输注,有利于保障输血的安全,保证手术如期顺利进行。
- 符晓玲冯学冠郑三吴忠旺谭壮华黎海江马琳
- 关键词:择期手术不规则抗体微柱凝胶技术输血安全
- 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与白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在各种肝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比较前白蛋白与白蛋白(ALB)在判断病情上的敏感性。方法对217例各种肝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前白蛋白的测定,并比较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总蛋白在变化程度和敏感性上的区别。结果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三项指标在肝硬化组、肝癌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01),前白蛋白在HBsAg阳性携带者组、急性肝炎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而白蛋白、总蛋白的变化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前白蛋白较其他肝功能检测项目更灵敏地反映肝功能损害;有助于判断肝病的病情及预后。
- 邱辅佑冯学冠黄慈花
- 关键词:前白蛋白白蛋白肝脏疾病
- 脑梗塞患者血清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_1、B_(100)水平变化被引量:1
- 1995年
- 脑梗塞的基本病因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AS),而血脂及脂蛋白代谢异常与AS关系密切。近来研究发现:在脑梗塞患者中有明显的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但这些变化与脑梗塞的部位及梗塞灶的大小关系如何,报道甚少。本文检测了60例脑梗塞患者的血脂,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1、B100(Apo A1、Apo B100)的含量,结合CT检查,从梗塞部位及梗塞灶的大小分析脑梗塞与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变化的相互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组 为我科1991年8月~1993年8月住院的血栓性脑梗塞患者60例。按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确诊。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48~85岁,平均66.83±13.58岁。所有病例均排除冠心病、心肌梗塞、糖尿病、慢性肾炎等已知与血脂代谢异常有关的疾患。
- 陈志斌陈广平吴月平冯学冠
- 关键词:脑栓塞载脂蛋白血脂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改变(摘要)
- 1995年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改变(摘要)李巍景,陈广平,冯学冠(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海口570005)近年来有关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改变已有一些报道,但结论不一。我们测定了7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
- 李巍景陈广平冯学冠
- 关键词:糖尿病NIDDM血脂载脂蛋白
- EDTA抗凝对凝聚胺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EDTA抗凝对凝聚胺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方法以120例输血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每例抽取血液标本2管,1管采用EDTA抗凝真空采血管,1管为不加任何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均与同血型及不同血型的供血样本进行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对比交叉配血结果及溶血发生率。结果有无EDTA抗凝血样与同血型或不同血型交叉配血的主侧或次侧均无凝集;EDTA抗凝血样主侧或次侧均无溶血发生,无EDTA血样中,同血型或不同血型交叉配血溶血发生率分别为5.0%与3.9%,较EDTA抗凝血样显著升高(P <0.05)。结论 EDTA抗凝有助于防止凝聚胺交叉配血过程中溶血的发生,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黎海江冯学冠符晓玲杨艺伟黄植
- 关键词:EDTA交叉配血凝聚胺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