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准

作品数:19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肿瘤
  • 5篇NMR
  • 4篇溶栓
  • 4篇疗法
  • 4篇脑肿瘤
  • 4篇CT
  • 3篇血管
  • 3篇脑室
  • 3篇介入
  • 3篇急性
  • 3篇成像
  • 2篇低剂量
  • 2篇血管瘤
  • 2篇血性
  • 2篇影象
  • 2篇影象学
  • 2篇影象学诊断
  • 2篇中风
  • 2篇溶栓疗法
  • 2篇溶栓治疗

机构

  • 12篇无锡市第一人...
  • 6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8篇余准
  • 6篇吴力源
  • 6篇沈天真
  • 6篇夏晓
  • 5篇陈星荣
  • 3篇陈宏伟
  • 3篇蒋兆贯
  • 2篇田建明
  • 2篇陆进
  • 2篇邵成伟
  • 2篇王培军
  • 2篇王敏杰
  • 2篇徐淦泉
  • 2篇金伟
  • 1篇李国良
  • 1篇崔志敏
  • 1篇童耀英
  • 1篇邱德正
  • 1篇黄祥龙
  • 1篇崔恒武

传媒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5篇国外医学(临...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5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侧脑室肿瘤的CT和MRI诊断被引量:14
1996年
目的:评价CT和MRI对侧脑室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侧脑室肿瘤共56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MRI表现,病变按部位分为侧脑室三角区、侧脑室体部、室间孔区3个部分,按年龄分为<10岁、10~39岁、>40岁3个年龄组。结果:(1)大多数侧脑室肿瘤如脑膜瘤、星形胶质细胞瘤、少枝胶质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等具有特征性的CT和MRI表现;(2)部分肿瘤具有其好发部位,如脑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三角区,少枝胶质瘤好发于体部,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胶质瘤、室管膜下瘤好发于室间孔区;(3)某些肿瘤具有年龄学特征,如脉络丛乳头状瘤均<10岁,脑膜瘤30岁以上者占82.35%,室管膜下瘤均超过40岁。结论:侧脑室肿瘤的诊断主要依据其CT和MRI表现,结合发生部位和年龄特征,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夏晓余准吴力源
关键词:脑肿瘤侧脑室肿瘤CTNMR成像
脊椎及椎管内血管瘤的MRI及X线平片诊断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讨论脊椎及椎管内血管瘤的平片及MRI特征。材料与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脊椎及椎管内血管瘤共6例。MRI检查采用ASM-060超导型MR机,SE序列,均作平扫及增强扫描。平片为局部脊柱正侧位点片。结果:6例均发生于胸段,分3类:(1)椎体血管瘤累及硬膜外;(2)椎板血管瘤累及硬膜外;(3)单纯硬膜外血管瘤。血管瘤的MRI表现: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其平片特征:累及椎体者椎体呈栅栏状改变。结论: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可清楚显示脊椎及椎管内血管瘤的大小、范围,以及椎体、椎板的改变。平片不能直接显示血管瘤本身,但平片的椎体栅栏状改变可帮助诊断累及椎体之血管瘤。
吴力源余准夏晓
关键词:脊椎肿瘤椎管内肿瘤血管瘤MRI
薄层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1999年
由于CT的无损伤、快速、不受病情限制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但常规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敏感性低(60%~80%)[1],且对病变的范围判断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准确性仅限于肺叶水平[2]。本研究即是对临床高度怀疑或肯定支气管扩...
蒋兆贯余准陈宏伟李国良丁国良周仲华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CT薄层CT
胸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8
2002年
王敏杰王培军田建明左长京余准李晓兵邵成伟萧毅
关键词:胸部疾病CT低剂量CT
为促进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而努力
1992年
近年来,随着DSA的应用,导管、栓塞剂、神经血管解剖学及监护系统的发展,神经系统介入放射学发展甚快,特别在血管性疾病方面,已成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重点介绍如下:
沈天真陈星荣邱德正余准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疗法中风溶栓疗法
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溶栓疗法被引量:2
1992年
本文综述急性缺血性中风溶栓治疗的历史与现状。评述了非纤维蛋白选择性溶栓剂尿激酶、链激酶及纤维蛋白选择性溶栓剂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单链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的溶栓特性。评价了静脉内滴注及选择性动脉内注射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适应证。
余准沈天真陈星荣
关键词:中风溶栓疗法
室间孔肿瘤的CT和MRI诊断(附12例分析)
1995年
回顾性分析12例室间孔肿瘤,讨论其CT和MRI特点及其病理来源,分析术前误诊的原因。结果表明,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对肿瘤的鉴别帮助很大,而MRI的优势在于能三维成像,可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
余准夏晓吴力源沈天真陈星荣
关键词:脑肿瘤CTNMR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急诊溶栓治疗
1998年
目的:为了评价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本组20例病人接受了超选择性动脉内灌注尿激酶的治疗方法,尿激酶用量20万单位一100万单位,溶栓治疗时间45至200分钟。临床疗效评价于溶栓治疗后一个月进行。结果:6例血管完全再通,12例部分再通;2例本通,再通率90%,临床治疗有效率80%,显效率60%。20例中有2例术后对侧出现脑梗塞且临床症状加重,20例中无一例并发颅内出血。结论:我们认为急诊溶栓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蒋兆贯陆进徐淦泉夏晓陈宏伟余准崔志敏童耀英
关键词:急诊溶栓适应证介入疗法动脉内溶栓
Picker IQ-Primer CT机误疑球管故障的检修
1999年
一、常见故障现象整机启动后,输入扫描指令均正常,但旋转阳极刚启动,扫描即被中断,对话屏提示“1010”的错误代码。二、原因分析调用诊断软件“errorlogger”,当查到“1010”错误信息是“无运行反馈”时,应该考虑以下五种部件的故障:(1)球管...
金伟余准
关键词:医用CT机球管
脑室星形胶质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总结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室星形胶质细胞瘤共31例,其中Ⅰ级19例,Ⅱ级3例,Ⅲ级9例。位于侧脑室者14例,位于第三脑室者8例,位于第四脑室者9例。作者阐述了肿瘤与患者年龄、部位的关系,分析了肿瘤边界、肿瘤囊变坏死、钙化、出血、肿瘤血管、瘤周水肿、占位效应及造影剂增强后表现对肿瘤分级的价值,并讨论了本病与其他脑室肿瘤的鉴别诊断。
余准沈天真黄祥龙陈星荣
关键词:脑肿瘤星形胶质细胞瘤NM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