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建德

作品数:24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会议论文
  • 9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4篇睡眠
  • 14篇睡眠呼吸
  • 12篇阻塞性
  • 11篇上气道
  • 11篇阻塞性睡眠
  • 11篇阻塞性睡眠呼...
  • 10篇睡眠呼吸暂停
  • 8篇阻塞性睡眠呼...
  • 8篇OSAHS
  • 7篇综合征
  • 6篇低通气
  • 6篇低通气综合征
  • 6篇睡眠呼吸暂停...
  • 6篇睡眠呼吸暂停...
  • 6篇通气
  • 6篇阻塞性睡眠呼...
  • 6篇阻塞性睡眠呼...
  • 6篇呼吸暂停低通...
  • 4篇睡眠呼吸障碍
  • 4篇重度阻塞性睡...

机构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威海市口腔医...

作者

  • 23篇何建德
  • 19篇卢晓峰
  • 10篇孙红霞
  • 7篇陆立彦
  • 7篇石慧敏
  • 5篇张睿
  • 5篇于雯雯
  • 5篇王猛
  • 4篇王韶颖
  • 3篇朱敏
  • 3篇李辉
  • 3篇李志耀
  • 3篇汪为庆
  • 2篇琚梧桐
  • 1篇卢晓锋
  • 1篇余强
  • 1篇顾雅洁
  • 1篇郑莉萍
  • 1篇沈国芳
  • 1篇陈广

传媒

  • 5篇全国睡眠呼吸...
  • 4篇2013第四...
  • 3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9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西兰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新西兰兔模型。方法:新西兰兔1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只。实验前10只兔子行PSG检测脑电图、心电图、鼾声、口鼻气流和血氧饱和度。实验组在CT辅助下上气道舌咽区周围间隙注射二甲基硅油凝胶,饲养1个月,复查PSG。结果:术后即刻、术后2周及1个月后复查PSG,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睡眠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P<0.05。CT检查结果:在上气道周围,咽旁间隙内见团块状密度增高影像,环状软骨区域气道面积明显减小。结论:二甲基硅油口外注射法建立的新西兰兔OSAHS模型可靠、操作性好,与上气道阻塞状态接近,可进行长期、动态的研究,可广泛应用于OSAHS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治疗学等领域的研究。
汪为庆何建德卢晓峰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阻塞性上气道
咽气道三维重建过程中鼻咽和口咽气道前界标定的方法
2011年
目的:探究咽气道三维重建过程中鼻咽和口咽前界精确标定的方法。方法:20例上气道CT以Dicom格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Surgicase5.0。通过二维和三维图像的比较,对鼻咽和口咽气道前界进行精确的标定。同时计算咽气道的体积和表面积,通过配对t检验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20例上气道CT均被很好地重建,鼻咽及口咽气道前界均得到精确的标定。不同时间及不同观测者之间所测量的气道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鼻咽及口咽前界进行了精确的标定,并有良好的可靠性。一种新的咽气道三维重建方法-"咽气道二次重建法"得以建立。
张睿石慧敏何建德李清华卢晓峰沈国芳
关键词:三维重建
从舌骨位置研究舌骨悬吊术在治疗OSAHS时的应用前景
【正文】舌骨悬吊术是治疗 OSABS 的常用术式之一,但其效果常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一般认为多和悬吊材料松弛有关,但我们在研究 OSAHS 患者上气道三维 CT 重建特征时意外发现 OSAHS 患者的舌骨大多距离下颌骨和咽...
何建德卢晓峰石慧敏
关键词:OSAHS正常成人悬吊术上气道
文献传递
正常成人上气道三维CT重建参数的建立
通过对无 SDB 的成人上气道进行三维 CT 重建特征分析,为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患者的上气道评估建立对照参数。成年男女各100人按筛选标准排除 SDB 后进入研究,均以 GE Lightspeed ultra CT 系统...
何建德卢晓峰石慧敏王韶颖
关键词:上气道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SDB横截面积正常成人
文献传递
逆时针旋转双颌前移术和传统双颌前移术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比较
目的:通过对重度OSAHS患者双颌前移术后一年以上的回访调查及三维CT分析,观察手术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2006-2011年在本院因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进行了双颌前移术治疗的成年患者18例,按术式分成...
王猛卢晓峰于雯雯陆立彦据梧桐何建德孙红霞
关键词:OSAHS三维CT
华东地区正常少年儿童鼻气道CT三维重建及测量
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测量我国华东地区正常少年儿童鼻气道体积等三维参数,探寻少年儿童鼻腔随年龄的变化以及性别间的差异,对今后诊断及协助治疗儿童鼻腔疾患和OSAHS提供参考。方法: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拍摄的...
李辉卢晓峰何建德陆立彦汪为庆琚梧桐
关键词:少年儿童CT三维重建
文献传递
成年女性OSDB患者上气道三维特征研究
建立成年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患者的上气道三维 CT 重建特征和阻塞定位方法。56例女性 OSDB 患者经 PSG 检查确诊进入研究,均以 GE Lightspeed ultra CT 系统进行上气道三维 CT 检查,以...
何建德卢晓峰石慧敏王韶颖
关键词:上气道横截面积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成年女性
文献传递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与双颌前徙术联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初步报告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在采用双颌前徙术(maxillomandibular advancement,MMA)的同时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探索其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严重OSAHS 肥胖患者9例,年龄(47.8±9.7)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35.3±2.5)kg/m^2,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and hypopnea index,AHI)为(88.7±6.7)次/h。对所有患者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 UPPP 和 MMA 联合手术治疗。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行多道睡眠检测(polysomnography,PSG)监测,同时进行上气道测量分析,以及腭咽闭合功能、语音评价。结果患者上颌骨 LeFort-Ⅰ截骨前移(8.3±1.3)mm,双侧下颌矢状劈开和颏截骨前移合计(23.0±2.2)mm。随访时间7.7个月,所有患者 OSAHS 症状均消失,术后 AHI(2.1±1.1)次/h,患者均无语音障碍和吞咽障碍,无明显颌面畸形,牙(牙合)关系良好。结论 UPPP 和 MMA 联合手术治疗 OSAHS 肥胖患者的近期手术效果良好。采用 MMA 同期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的 UPPP 不必然造成腭咽闭合功能障碍;UPPP 与上颌 LeFort-Ⅰ截骨联合手术不必然造成上颌骨缺血坏死或影响上颌创口愈合。
卢晓峰朱敏何建德张睿李志耀孙红霞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肥胖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上气道计算流体动力学初步研究
本研究旨在对结合上气道 CT、快速原形技术、睡眠呼吸暂停阻塞相 CT 以及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等技术初步建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上气道计算流体动力建模的方法。1.上气道 CT 检查:平静呼吸相进行上气道 CT 扫描,扫描平...
陈广卢晓峰朱敏何建德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上气道流体动力学
文献传递
重度OSAHS上气道骨框架重构-双颌逆时针大幅度前旋治疗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克服东方人微凸面型的限制,尽可能前移上、下颌骨,以达到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手术治疗的良好效果。方法:重度OSAHS患者16例(其中男15例,女1例),平均年龄(36.81±10.41)岁,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为(27.35±3.67)kg/m2,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andhypopneaindex,AHI)为(61.59±15.78)次/h,LSAT为(72.13±9.63)%。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PSG监测和头影测量分析。采用定量UPPP(QUPPP)-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BSSRO)-上颌骨LeFortI型手术次序进行手术。颏前移成形术根据面下1/3的形态决定是否施行,颏前移于手术最后完成。术后定期摄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复查PSG。随访患者,平均随访(20.88±3.27)个月。采用SAS8.02软件包进行手术前、后资料的配对t检验,评估手术效果。结果:以AHI<20次/h和降低≥50%为评判标准,手术治疗成功率为93.75%。本组患者上颌前移(6.91±1.68)mm,上抬(4.13±0.85)mm;下颌前移(11.03±1.32)mm;施行颏前移术9例,颏前移(9.67±2.00)mm。所有患者OSAHS主观症状均消失或减轻,术前AHI为(61.59±15.78)次/h,术后为(10.04±7.33)次/h(P<0.0001)。术前LSAT为(72.13%±9.63)%,术后LSAT为(87.31±4.30)%(P<0.0001)。术前SNA为(81.32±4.03)°,术后为(87.18±3.70)°(P=0.0002);术前SNB为(72.56±3.99)°,术后为(80.08±3.40)°(P<0.0001);术前MP-H为(26.25±3.49)mm,术后为(21.61±4.04)mm(P=0.0016)。术前PASmin为(5.94±1.02)mm,术后为(9.11±2.17)mm(P<0.0001),患者均无明显语音障碍和吞咽障碍,无明显颌面畸形,咬合关系良好。结论:双颌逆时针前旋术治疗重度OSAHS患者的效果良好、稳定,在相同颌骨水平前移幅度下能更好地减少上颌骨前突程度,避免造成上颌骨前突畸形,同时尽可能绷紧颏部,显著提高了舌骨上肌群的张力,起到舌骨悬吊的良好作用。
卢晓峰王猛于雯雯陆立彦据梧桐何建德孙红霞
关键词: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