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孟元

作品数:70 被引量:725H指数:16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21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小麦
  • 15篇染色体
  • 12篇基因
  • 11篇细胞
  • 10篇染色
  • 8篇植株
  • 7篇原生质
  • 7篇原生质体
  • 7篇质体
  • 6篇降解
  • 5篇蛋白
  • 5篇杂种
  • 5篇酸酯
  • 5篇羟基
  • 5篇羟基丁酸
  • 5篇大豆
  • 4篇烟草
  • 4篇荧光
  • 4篇荧光原位杂交
  • 4篇愈伤

机构

  • 67篇东北师范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吉林省农业科...
  • 3篇青岛海洋大学
  • 3篇黑龙江省农业...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白城师范高等...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日本筑波大学
  • 1篇辽宁省海洋水...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筑波大学

作者

  • 69篇何孟元
  • 47篇郝水
  • 13篇卜秀玲
  • 12篇刘宝
  • 9篇韩方普
  • 9篇黄百渠
  • 7篇陈珊
  • 7篇夏红梅
  • 7篇刘东波
  • 7篇焦明大
  • 6篇马有志
  • 6篇庄宇钢
  • 6篇董丽松
  • 5篇安利佳
  • 5篇辛志勇
  • 4篇刘振兰
  • 4篇罗希明
  • 4篇郑易之
  • 4篇董玉柱
  • 3篇朱长甫

传媒

  • 14篇Acta B...
  • 9篇Journa...
  • 6篇实验生物学报
  • 4篇作物学报
  • 3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高技术通讯
  • 2篇园艺学报
  • 2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草地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菌物系统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07
  • 2篇2004
  • 2篇2003
  • 6篇2002
  • 8篇2001
  • 7篇2000
  • 7篇1999
  • 7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3
  • 5篇1992
  • 2篇1991
  • 3篇1990
  • 5篇1989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FISH技术鉴定一个小冰麦易位系被引量:12
1998年
以生物素(biotin16dUTP)标记的天蓝冰草(Agropyronintermedium(Host)P.B.=Elytrigiaintermedia(Host)Nevski=Thinopyrumintermedium(Host)BarkworthandDewey)染色体组DNA为探针,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中国春”DNA为封闭,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小冰麦33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一对染色体的端部显现出绿色荧光,这说明小冰麦33号携带外源基因的冰草染色体片段位于小麦染色体端部,而且易位的染色体片段是较小的。从DNA水平直接证明小冰麦33是一个冰草染色体片段易位到小麦染色体端部的易位系。
韩方普何孟元卜秀玲黄百渠郝水马有志辛志勇
关键词:小麦易位系荧光原位杂交
用SSR探针进行番茄品种的DNA指纹分析被引量:53
1999年
用放射性同位素γ-32P-ATP标记人工合成的简单重复序列(GATA)4,与经DraⅠ酶切的8个番茄品种的DNA进行Southern杂交,得到的DNA指纹在品种间差异很大,在品种内单株间无差异。经统计计算,任意两个品种间具有完全相同DNA指纹的概率为1.1×10-4,呈现了高度的品种特异性。
栾雨时安利佳黄百渠黄百渠何孟元
关键词:番茄DNA指纹简单重复序列
波缘烟草和枸杞属间原生质体融合再生杂种小植株被引量:18
1996年
分别利用碘乙酰胺(IOA)和^(60)Co-γ射线失活波缘烟草和枸杞的原生质体,然后用改良PEG方法诱导融合。结果表明,异种融合频率为3%左右。利用超氧歧化酶对50个随机选取的细胞系进行同工酶分析发现,9个细胞系为可能的杂种细胞系。 对其中4个分化出小植株的可能杂种细胞系进行叶片酯酶同工酶分析,证实它们均为体细胞杂种,杂种小植株在形态上兼有双亲特点且难以生根。细胞学观察指出,这4个杂种细胞系中的3个为可能的二细胞融合物,其平均染色体数目为62.3,59.1和68.2;1个为可能的多细胞融合物,其平均染色体数目为123.6。对一个杂种细胞系进行rDNA 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杂种中含有双亲特有的DNA片段且出现了双亲没有的新片段。
谢航刘宝陶文静何孟元张忠恒鲍智娟
关键词:烟草枸杞原生质体融合杂种植株
草木樨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被引量:5
1995年
研究了建立草木樨优良悬浮系和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的技术和适宜条件。由于叶和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中分化,取已分化出芽的愈伤组织和未分化的愈伤组织建立悬浮系,再由悬浮系分离出单细胞,单细胞经液体浅层培养得到了再生植株,试验结果表明,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更适合于建立悬浮系和进行单细胞培养。在建立悬浮系过程中,每5天换一次新鲜培养基比较合适。由已分化出芽的愈伤组织建立的悬浮系分离的单细胞有较高的植株再生频率。
安利佳张相岐向卫李凤霞何孟元郝水
关键词:草木樨单细胞再生植株
小麦×天兰冰草杂种体细胞愈伤组织诱导及无性系建立被引量:8
1989年
从普通小麦×天兰冰草杂种F_1的叶、茎、节、幼穗诱导出愈伤组织,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获得了大量试管苗并移栽成活。 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以幼穗最高,茎、节、叶较低。完全展开的叶片不能形成愈伤组织,未伸展的幼叶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分化程度越低的幼叶部位越容易脱分化。幼叶基部切段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0%以上。改良MS附加4mg/l 2,4-D、0.1mg/l KT、0.5mg/l NAA为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最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为改良MS附加0.25mg/l KT、0.5 mg/l NAA、150 mg/l腺嘌呤核苷。杂种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高于两个亲本。杂种的愈伤组织长势旺盛,适应性强等都表现了小冰麦杂种在组织培养中的杂种优势,而且这种再生能力杂种优势可以通过无性系得到保持。
王关林何孟元郝水
关键词:小麦体细胞无性系
豆科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被引量:55
1992年
本文采用A和B两种基本培养基,对15属31个种的豆科植物进行组织培养并得到再生植株。同时,探讨了培养基成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成分和激素)、光照、温度及种子萌发率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对于多数豆科植物来说,A和B两种培养基的大量元素,B5培养基的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1500—2500 lx自然光为主的光照和18—27℃的变温条件,以及当年采集的豆科植物种子,比较适合于愈伤组织的分化。根据豆科植物愈伤组织分化时形态结构特征上的变化,可将其分为a、b、c、d 4种基本类型,同属植物的愈伤组织基本上属于同一类型,不同属植物的愈伤组织往往属于不同类型。
安利佳李凤霞张俊敏罗希明何孟元郝水
关键词:豆科植物植株再生
中国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中心被引量:68
2000年
本文采用群体遗传学方法 ,研究分析了 6172份中国野生大豆资源的数量、遗传多样性指数( Shannon指数 )、 12个性状的综合变异系数及其地理分布。结果表明 :142~ 4 7°N× 12 2~ 12 7°E的东北中南部野生大豆资源分布极广、遗传多样性丰富、综合变异系数高 ;2 34~ 35°N× 113~ 115°E、 38~ 39°N× 113~ 115°E和 34~ 35°N× 10 7~ 10 9°E的黄河中下游和秦岭山区野生大豆次之 ;3 2 6~ 2 7°N× 119~ 12 1°E的东南沿海地区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综合变异系数均很高 ,但分布较少。根据遗传多样性、综合变异系数及资源的地理分布 ,提出了中国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中心及多样性扩散 ,据此推测了中国野生大豆的起源模式 ,为栽培大豆的起源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
董英山庄炳昌赵丽梅孙寰张明何孟元
关键词:野生大豆
向普通小麦导入天蓝冰草优良品质基因的研究
本研究把天蓝冰草,又称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或Agropyron intermdium)的染色体分别导入小麦,建立了小冰麦异附加系列材料.经抗病鉴定、细胞遗传学研究以及RAPD技术、FISH...
何孟元卜秀玲邹明谦鲍晓明黄百渠韩方普郝水
关键词:染色体工程异附加系易位系FISH
激光粒度仪用于气固两相流中粒度分布的测量方法研究
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固体原料和制品,很多都是以颗粒形态存在的,颗粒粒度分布对这些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粉体加工与应用领域中,相应的颗粒粒度测量就显得相当重要。激光粒度仪是利用的散射(衍射)现象测量颗粒大...
何孟元
关键词:激光粒度仪气固两相流粒度分布
“远中”号小偃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中间偃麦草是小麦的近缘植物.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长期从事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有性杂交研究工作.这期间,不仅总结出以小麦为母本,与中间偃麦草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回交和后代连续选择的有效方法,先后育成了兼有双亲优良性状的多个小麦...
祁适雨肖志敏辛文利孙连发张延滨何孟元卜秀玲韩方普辛志勇马有志
关键词:小麦中间偃麦草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