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光辉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球菌
  • 2篇下颌
  • 2篇下颌运动
  • 2篇肠球菌
  • 1篇修复学
  • 1篇学法
  • 1篇牙合
  • 1篇氧化锆
  • 1篇咬合
  • 1篇咬合板
  • 1篇咬合板治疗
  • 1篇上颌
  • 1篇上颌牙
  • 1篇生物膜
  • 1篇鼠胚
  • 1篇鼠胚胎
  • 1篇胚胎
  • 1篇匹配方式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细胞

机构

  • 6篇滨州医学院
  • 1篇济南市口腔医...

作者

  • 6篇任光辉
  • 3篇柳忠豪
  • 2篇孟磊
  • 2篇卢志山
  • 1篇许勇
  • 1篇栾海云
  • 1篇张韬文
  • 1篇张冉
  • 1篇李蕾
  • 1篇刘湘梅
  • 1篇孙爱杰
  • 1篇滕腾

传媒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氧化锆表面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黏附、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在氧化锆(Zirconia Zr)片表面黏附、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为氧化锆材料在口腔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MC3T3-E1分为4组进行培养,即TGF-β1组、Zr组、Zr+TGF-β1组、对照组。分别使用MTT法检测各组0、1、2、3、4、5、6、7 d细胞增殖活性;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成骨细胞中3、7 d后成骨相关蛋白OPG,Runx2,BGP,BMP2 m RNA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3、5、7 h后各组细胞骨架及微观结构。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随细胞培养时间的增长,各组细胞数目均逐渐增加。其中,1~3 d各组细胞数目未见明显差异(P〉0.05),3~7 d Zr+TGF-β1组与TGF-β1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而Zr组的细胞数目略高于对照组(P〈0.05);PCR结果显示,3 d后可见Zr+TGF-β1组细胞的OPG、BMP-2、Runx2、BGP m RNA表达相对明显,高于其余组(P〈0.05),同时TGF-β1组细胞的OPG、BMP-2、Runx2 m RNA的表达水平也略高于Zr组及对照组(P〈0.05);7 d后氧化锆+TGF组相较其余组升高不显著,各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各个实验组细胞的细胞骨架较对照组有明显铺展,且形态多不规则,肌动蛋白纤维交错排列,形态更加伸展。结论 TGFβ-1可能对成骨细胞在氧化锆片表面的贴附、增殖及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张冉任光辉李蕾滕腾柳忠豪
关键词:氧化锆骨结合TGF-Β1成骨细胞
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群体感应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群体感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生物膜形成的相关性。方法体外建立粪肠球菌生物膜模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6、12、24、48h生物膜的形成情况,结晶紫染色观察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的量,提取各时期生物膜细菌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群体感应相关基因fsrB、明胶酶和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sprE)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粪肠球菌生物膜细菌分布不均匀,由死细菌和活细菌组成,6h时粪肠球菌生物膜细菌初始黏附,24h时生物膜基本成熟;24h内粪肠球菌生物膜的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在培养0、6、12、24h时生物膜的量(4值)分别为0.00±0.00、1.09±0.13、2.10±0.79及3.30±0.1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生物膜的量(3.51±0.01)与24h生物膜的量相比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群体感应相关基因fsrB在0、6、12、24h时的表达量(2-ΔCT值)逐渐增大,分别为9.98±0.46、23.45±1.13、47.30±2.49及331.30±2.18,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粪肠球菌生物膜内fsrB的表达量(11.0±0.39)与0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胶酶在0、6、12、24h时的表达量(2±值)逐渐增大,分别为6.54±0.73、14.26±1.24、37.47±2.35及264.80±5.1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粪肠球菌生物膜内明胶酶的表达量(9.09±0.81)与0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rE在0、6、12、24h时的表达量(2-ΔCT值)逐渐增大,分别为7.72±0.74、21.15±0.96、49.87±3.18及441.89±7.74,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粪肠球菌生物膜内sprE的表达量(11.04±1.74)与0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粪�
卢志山孟磊柳忠豪任光辉孙爱杰刘湘梅
关键词:生物膜基因表达
难治性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内粪肠球菌的检出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内的粪肠球菌的检出率,分析粪肠球菌的检出率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需要进行根尖外科手术的单根管患牙42颗,记录症状和体征,采集根尖生物膜样本,各样本均采用生化鉴定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两种方法检测粪肠球菌。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对粪肠球菌的检出率差异及其与患者症状体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生化鉴定和PCR检测难治性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内粪肠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2.4%和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发现在疼痛组粪肠球菌的检出率高于无疼痛组(P<0.05)。结论 PCR检测难治性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内粪肠球菌检出率较高,且粪肠球菌的检出与疼痛存在相关性。
孟磊卢志山柳忠豪张韬文任光辉
关键词:难治性根尖周炎粪肠球菌
下颌运动分析仪辅助制作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下颌运动分析仪辅助制作的咬合板的调改量,并探讨咬合板临床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材料和方法:选取烟台市口腔医院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患者30例。使用leaf gauge...
任光辉彭体武张敏迪尹倩
P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学中的探索与尝试
2017年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08级口腔医学本科生9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人。实施理论教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的期末理论及病例分析的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表明实验组82%以上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能够增加师生互动,增加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PBL教学模式相比较与传统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口腔临床教学质量。
任光辉许勇栾海云
关键词:临床教学PBL教学法口腔修复学
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扫描匹配方式对数字化转移上颌位置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在齿科设计软件中应用不同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扫描匹配方式对数字化转移上颌位置的影响。方法:使用下颌运动分析系统对10位受试者进行下颌运动记录,通过口内扫描获得上下颌数字模型及咬合关系。本实验共涉及5种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扫描匹配方式,包括:整体扫描组(ES组)、单次扫描组(SS组)与双面扫描组(DS组)、单次扫描匹配上颌组(SSU组)、双面扫描匹配上颌组(DSU组)。将口内扫描数据、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数字模型与下颌运动数据导入至CAD软件中,以完成数字化上牙合架,测量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左侧髁球距离、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右侧髁球距离、上颌中切牙近中切点至虚拟牙合架左、右髁球距离。每种方法重复3次,所得结果取平均值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上述5种方法转移的上颌位置,所测量的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左侧髁球距离、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右侧髁球距离、上颌中切牙近中切点至虚拟牙合架左、右髁球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选取的5种获得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数字模型的扫描匹配方式均可用于齿科设计软件中上颌位置的数字化转移。
马腾张敏迪彭体武杨志康任光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