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团体心理治疗及言语训练疗法联合治疗口吃的疗效。方法 78名非器质性病变的口吃人士接受团体心理治疗和/或言语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ersonal repor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PRCA-24)对其情绪状态、社交回避程度等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①SAS、SDS和PRCA-24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前口吃人士的焦虑、抑郁情绪均高于常模(P<0.05),并存在明显的社交恐惧(P<0.05);②短期强化言语训练治疗后口吃人士的焦虑情绪(SAS评分)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恐惧感(PRCA-24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抑郁情绪(SDS评分)没有明显改善(P>0.05);③团体心理治疗配合言语训练治疗后,口吃者的SAS、SDS、和PRCA-24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口吃治疗中,以团体心理治疗配合言语训练疗法可弥补单纯言语训练疗法的不足,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并巩固言语训练的疗效。
目的探讨语后聋成人人工耳蜗使用者感知音乐音调的能力。方法使用慕尼黑音乐经验问卷(Munich music questionnaire,MUMU)评估12例听力正常受试者(听力正常组,男5例,女7例)与12例人工耳蜗使用者(人工耳蜗组,男5例,女7例)的年龄与音乐经验的匹配程度。使用Fitzgerald等开发的人工耳蜗音乐评估软件(MuSIC)中的音调辨差阈值测试、旋律辨别与和弦辨别测试评估人工耳蜗使用者的音乐音调感知能力。结果听力正常组与人工耳蜗组的年龄与音乐经验相匹配。人工耳蜗组F3调的音调辨差阈值平均为16.2个1/4音,C4调的音调辨差阈值平均为6.2个1/4音,均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P<0.05)。人工耳蜗组的旋律辨别测试平均正确率为69.8%,和弦辨别测试的平均正确率为72.4%,与听力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耳蜗组耳蜗植入前助听器使用时间与其植入后聆听音乐的经验均与其音调辨差阈值显著相关(P<0.05)。结论语后聋成人人工耳蜗使用者的音调辨差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人,但个体差异较大,其音乐音调感知能力与人工耳蜗植入前助听器佩戴时间以及植入后聆听音乐的经验相关。
目的评价中国和外国听力正常者的音乐感知能力,分析文化差异与音乐感知的相关性,以期为我国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感知的评估及其评估工具的设计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慕尼黑音乐经验问卷(Munich music questionnaire,MUMU)和人工耳蜗音乐评估软件(musical sounds in cochlear implant,MuSIC)分别对40例实验组(中国听力正常者)和对照组(外国听力正常者)进行音乐聆听行为评估和音乐感知能力测试,实验组与对照组音乐经验相互匹配。结果对照组F3音调辨别、旋律辨别结果明显好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4音调辨别、节奏辨别与和旋律辨别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情感与不和谐音测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外国受试者音乐感知好于中国受试者,文化差异对音乐感知能力尤其是旋律感知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