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泉
- 作品数:37 被引量:176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脏原发化学感受器瘤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被引量:3
- 1996年
- 化学感受器瘤又称本嗜铬性副神经节瘤。其常见部位为颈动脉窦、颈静脉球体,次为腹膜后,主动脉体、肺动脉体、迷走神经体。
- 王连华鞠进丛昌滋张旭光任华于洪泉苗齐王振捷
- 关键词:肺脏化学感受器瘤外科手术
- 中叶病变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4
- 1994年
- 110例肺中叶病变行外科治疗,包括原发和继发性肺癌、低度恶性肿瘤46例,良性肿瘤12例,良性病变52例。胸部X线表现:典型中叶不张者不足1/3,1/3以上病例为肺门团块影或浸润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叶恶性肿瘤诊断的假阴性达30%。单纯中叶切除为60%,中叶合并其他叶切除30%,开胸探查和右全肺切除各3例。术后并发症中,55%为感染,胸内出血16%。无手术死亡和术后近期死亡。强调中叶病种复杂,需综合分析方可做出诊断;对肺门团块、浸润影和中叶不张术前应充分估计和准备;耐心细致的手术操作可减少并发症;40岁以上原因不明的中叶不张,应首先除外恶性肿瘤,内科治疗不能复张且有腔内器质性梗阻者应尽早手术探查。
- 张志庸屈振生戈烽任华于洪泉李泽坚
- 关键词:肺中叶病变外科手术
- 纵隔淋巴管瘤和血管瘤的外科治疗(附12例报告)被引量:5
- 1995年
- 报告纵隔淋巴管瘤和血管瘤12例的临床治疗结果,其占纵隔肿瘤的2.88%。有临床非特异性症状者8例,4例为查体胸片发现纵隔内阴影。9例位于前上纵隔,3例在后纵隔。术前10例未能正确诊断。8例囊状淋巴管瘤或海绵状血管瘤完全切除,4例纤维-血管-淋巴管瘤因侵犯周围脏器未能切净,但尽多切除残留囊壁并缝扎囊壁创面。病理诊断包括4例囊状淋巴管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和4例纤维-血管-淋巴管瘤。随诊1年至23年未见复发。
- 张志庸王永华戈烽于洪泉任华李泽坚
- 关键词:纵隔淋巴管瘤血管瘤外科治疗
- 较低剂量谷氨酰胺双肽对食管癌患者血浆前白蛋白、细胞免疫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机体蛋白代谢、细胞免疫以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6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7天,研究组静脉提供N2-L丙氨酰-L 谷氨酰胺双肽1.6 ml/(kg.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以及淋巴细胞和亚群包括CD3+、CD4+、 CD8+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感染相关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1)术前两组的血浆前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研究组术后第7天前白蛋白水平恢复正常,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42)。 (2)所有患者术前淋巴细胞计数均已下降,以CD4+下降最显著;手术应激造成外周血淋巴细胞及亚型计数进一步下降,以NK 细胞和CD8+下降最显著;研究组术后第7天淋巴细胞计数的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8),但仍未达到正常。 (3)两组均未发生感染相关并发症,两组住院时间(P=0.785)及费用(P=0.410)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谷氨酰胺双肽能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血前蛋白水平及细胞免疫。
- 王振捷于洪泉王秀荣马浩刘洪生孙文彦蒋朱明
- 关键词:谷氨酰胺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
- 第320例——发热、左下肢皮肤温度低、二尖瓣赘生物
- 2005年
- 王焕玲范洪伟王爱霞谢秀丽于洪泉赵永强刘正印邓国华
- 关键词:皮肤温度左下肢B超检查结果直接胆红素午后发热体温正常
- 14例肺曲菌病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1997年
- 鞠进王连华张文强任华于洪泉苗齐
- 关键词:肺曲菌病肺疾病外科手术
- 真菌性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探讨——5例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
- 2003年
- 目的:探讨真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5例真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转归特点,并复习了相关文献。结果:5例真菌性心内膜灸中,4例原有基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风湿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各l例)。所有患者均有诱因,主要为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心脏手术和外伤等。致病菌均经血培养或手术中脓液培养明确,其中念珠菌3例,毛霉菌及隐球菌各l例。全部患者均有发热,3例并发大血管栓塞。2例仅接受内科抗真菌保守治疗,3例患者还接受了赘生物清除术。痊愈2例,好转l例,死亡2例。结论:真菌性心内膜炎是严重的深部真菌感染之一,多数患者具有基础病或明显诱因。与普通细菌性心内膜炎相比,真菌性心内膜炎具有起病隐匿、容易并发大血管栓塞、临床诊治困难和病死率高等特点。两性霉素B仍是真菌性心内膜炎的首选药物,正确选用有效抗真菌药物及适时选择手术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王焕玲邓国华盛瑞媛于洪泉张文李雪梅王爱霞
- 关键词:真菌性心内膜炎抗真菌药
- 手术治疗肺动脉栓塞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症(PTE)的围手术期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治疗的12例肺动脉不同来源的栓子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PTE9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急性PTE1例;肺动脉瘤性栓塞2例,术中死亡1例。除2例术中死亡外,其他患者术后近期恢复良好,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于各种肺动脉栓塞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及时防治术中和术后的肺再灌注损伤和肺动脉高压,防止再栓塞,可取得较好疗效。
- 杜振宗任华宋剑非于洪泉苗齐张超纪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症围手术期处理
- 术前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3年
- 目的 比较高危冠心病患者术前预防性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和被动紧急置入 IABP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35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同时需接受 IABP置入的患者 ,根据置入的时机不同分为两组。术前置入组 :接受术前预防性置入 IABP;对照组 :术中或术后接受紧急置入 IABP。比较两组围术期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术后心功能不全和需要正性肌力药物辅助的程度、IABP使用的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ICU)停留时间。 结果 术前置入组围手术期死亡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 11.1%和 0 % ,较对照组低(6 5 .4 % ,5 0 % ;P=0 .0 0 7,0 .0 13) ;两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ABP使用时间、术后需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以及术后平均住 ICU时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结论 术前预防性置入 IABP能降低围术期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 ,减少对正性肌力药物的需要量和缩短住 ICU时间。
- 于洪泉王振捷赵传龙张恒刘洪生刘兴荣苗齐任华
- 关键词:术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高危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正性肌力药物
- 颈内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被引量:2
- 1996年
- 本文报告了2例良性上腔静脉综合征病人,采用颈内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取得了成功。作者认为:由于良性上腔静脉综合征有梗阻范围广泛,常累及双侧无名静脉之特点,故采用此术式,对降低颈静脉高压、减轻面颈部浮肿有立竿见影之效果。用自体大隐静脉转流,取材方便,创伤小,术后不需长期抗凝,远期疗效好,在基层医院便于开展。
- 鞠进王连华丛昌滋张旭光张旭光于洪泉任华
- 关键词:上腔静脉综合征静脉转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