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建

作品数:21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动脉
  • 5篇手术
  • 5篇静脉
  • 4篇主动脉
  • 4篇下肢
  • 4篇腹主动脉
  • 3篇术后
  • 3篇锁骨
  • 3篇锁骨下动脉
  • 3篇腔静脉
  • 3篇疗效
  • 3篇临床疗效
  • 3篇介入
  • 2篇动脉闭塞
  • 2篇动脉瘤
  • 2篇动脉体瘤
  • 2篇动脉硬化
  • 2篇血栓
  • 2篇肢体
  • 2篇手术治疗

机构

  • 21篇北京军区总医...
  • 4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21篇于建
  • 9篇郭清旭
  • 8篇赵克强
  • 6篇张军
  • 5篇张小明
  • 3篇徐力扬
  • 3篇袁链
  • 3篇王洪新
  • 3篇陈友东
  • 3篇李京雨
  • 2篇刘涛
  • 2篇张强
  • 2篇王洪欣
  • 2篇杨立国
  • 1篇尹立伟
  • 1篇李淑兰
  • 1篇张永田
  • 1篇焦辉
  • 1篇马闯
  • 1篇刘云龙

传媒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第七届国际血...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2篇1998
  • 2篇199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彩色多普勒预测旁路术后人工血管闭塞的风险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于建赵克强王洪欣张小明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风险分析术后ARTERIAL
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疗法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经验。方法:自2005-2009年间,本科应用局部压迫疗法治疗24例由动脉穿刺引起的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其中22例经压迫治愈、2例压迫后行手术治疗。...
陈友东于建
关键词: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手术治疗
TASC(II)-C、D型主髂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被引量:3
2013年
主髂动脉闭塞是引起下肢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病变部位位于腹主动脉分叉及双髂动脉部位。急性闭塞的病因多见于主动脉骑跨栓或在原有病变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慢性闭塞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硬化。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65岁以上的男性人群中约有10%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而7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达20%。对于长段主髂动脉病变,
赵克强张小明郭清旭于建王洪欣杨立国马闯刘云龙
关键词:主髂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腹主动脉分叉常见病因病变部位
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1996年
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翟仁友戴定可于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主要危害是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PE)。现报告9例经股静脉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致死性PE的临床应用结果。1.临床资料:从1994年1月至1996年3月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DV...
翟仁友戴定可于建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下肢深静脉血栓
慢性下肢缺血旁路术后早期再狭窄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慢性下肢缺血行人工血管旁路术后早期发生再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40例行单侧股胭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慢性下肢缺血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4例,年龄(66±9)岁。于术前、术后2周行血脂、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术后6个月根据吻合口再狭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狭窄组,分析三组间伴随疾病、高危因素,比较3组血脂、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IL-6及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结果糖尿病和吸烟的患者旁路术后再狭窄程度更严重,相对危险度分别为6.47和7.92。三组术前的各项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二组问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超敏C反应蛋白、IL-6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纤维蛋白原、转化生长因子β1增高与术后内膜增牛程度相关。结论吸烟、伴随糖尿病及纤维蛋白原增高是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内膜增生及吻合口再狭窄的临床危险因素。
赵克强于建郭清旭张小明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移植物闭塞转化生长因子Β1
内膜下再通术治疗外周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探讨内膜下再通技术(SIR)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病变的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使用内膜下再通技术治疗18例患者的20处外周动脉完全闭塞病变。闭塞病变分别位于下肢动脉(髂股动脉14处、膝以下动脉4处)和左锁骨下动脉(2处)。内膜下再通的基本操作步骤:血管造影后导管抵近闭塞动脉近端,使用直径0.035 in(1 in=2.54 cm)的 TERUMO 超滑导丝,穿通动脉内膜后在闭塞段动脉内膜下腔中前行,通过闭塞段后重入动脉真腔。建立闭塞段动脉内膜下通道后使用球囊扩张成形。除膝以下动脉和1处髂动脉之外,均在开通的内膜下通道起始部或全程置放自膨式支架。结果 15例患者的17处病变内膜下再通治疗获得成功,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动脉穿孔、血栓形成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栓塞等并发症。3例技术失败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失败原因分别是导丝不能重入内膜真腔和内膜下腔,扩张成形不满意。结论内膜下再通技术治疗外周动脉闭塞病变可行性强、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技术相对简便;在治疗比较复杂的动脉闭塞病变时是传统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的重要补充手段。
李京雨于建张强刘涛徐力扬
关键词:闭塞性髂动脉锁骨下动脉介入性
内膜下再通技术治疗左锁骨下动脉闭塞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发展和应用动脉内膜下再通技术作为治疗左锁骨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新途径。方法2例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有典型的左锁骨下动脉窃血症表现。经股动脉穿刺,应用常规方法做顺行动脉腔内再通失败后使用经动脉内膜下再通技术治疗。超滑导丝在导管和长鞘支持下穿入闭塞端动脉内膜下腔,经过闭塞段后顺利重新进入动脉真腔,继而用8mm直径球囊完成闭塞段扩张成形并置入8mm×40mm支架。结果治疗后造影显示左锁骨下动脉形态恢复正常,左椎动脉血流方向转为正常。术后锁骨下动脉窃血症状消失。无动脉损伤或动脉栓塞并发症。结论应用内膜下再通技术治疗左锁骨下动脉闭塞症安全、简便,近期疗效满意。是治疗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时可供选择的另一重要技术途径。
李京雨于建张强刘涛徐力扬
关键词:左锁骨下动脉
腔内隔绝术治疗高龄腹主动脉瘤患者--8例临床报告
目的:观察腔内隔绝术治疗高龄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探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原则。方法:采用Zenith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8例高龄腹主动脉瘤患者,年龄均超过80岁,且伴有其他脏器疾病;统计术后并发症,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所...
郭清旭于建赵克强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
无血状态下切除颈动脉体瘤1例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诊治颈动脉体瘤的经验。强调术前准备影像学检查的意义及Matas试验的重要性。结果:颈动脉体瘤Sham blinⅢ型1例,采用无血状态下瘤体全切并颈内动脉重建的方法,术中视野清晰,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本文介绍的手术方法可以成功地切除较大的颈动脉体瘤。
郭清旭于建赵克强
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锁骨下动脉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
1996年
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锁骨下动脉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于建王洪新于波我科自1992年起,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对12例锁骨下动脉病变进行无创超声定位诊断,并与血管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本组12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2~75岁,...
于建王洪新于波
关键词:锁骨下超声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