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小芳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宜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产前
  • 4篇产前诊断
  • 2篇阴道
  • 2篇孕妇
  • 2篇胎儿
  • 2篇胎儿细胞
  • 2篇子宫
  • 2篇巨细胞
  • 2篇巨细胞病毒
  • 1篇单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定量聚合酶链...
  • 1篇动脉
  • 1篇羊水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样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宜兴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严小芳
  • 4篇陈汉平
  • 2篇余蓉
  • 1篇余容
  • 1篇唐红菊

传媒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09
  • 3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单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结合比较阈值法在诊断唐氏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单细胞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于诊断唐氏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唐氏综合征患者及胎儿、40名正常对照外周血或脐血经梯度离心、显微操作分离单个淋巴细胞,应用引物延伸预扩增及实时荧光定量PER技术扩增基因组12号染色体上GAPDH基因、21号染色体上S100B基因和DSCR1基因。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ACT值有无差异,计算病例组S100B/GAPDH、DSCR1/GAPDH的值。结果两组间A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低于对照组。病例组S100B/GAPDH、DSCR1/GAPDH值分别为1.891(1.563~2.287)、1.840(I.562~2.168)。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可信的诊断方法,为唐氏综合征的无创性产前诊断及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余蓉陈汉平严小芳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单细胞产前诊断
检测阴道分泌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预测胎膜早破的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总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方案(IGFBP-1)测定对于胎膜早破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胎膜早破患者46例作为甲组,同期选取45名正常孕妇作乙组,均以IGFBP-1方案以及pH试纸方案对孕妇阴道分泌物进行测定,并在两组间对照。结果 行IGFBP-1方案后,其阳性预测值97.87%,阴性预测值100.00%,灵敏度100.00%,pH试纸方案分别是66.67%、63.27%和60.87%(P〈0.05)。结论 以IGFBP-1方案对孕妇阴道分泌物进行测定,可对胎膜早破进行准确预测。
严小芳
关键词:正常孕妇阴道分泌物胎膜早破IGFBP-1
胎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的危害性已经广为优生产前诊断工作者们熟知,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产前诊断该病毒感染的新方法,特别在基因诊断。微创性诊断方而成果卓越。本文就巨细胞病毒产前诊断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严小芳陈汉平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产前诊断
宫腔镜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2016年
目的: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临床诊治中合理应用宫腔镜方案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从2011年9月至2016年9月因子宫瘢痕妊娠进入我院妇产科诊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6例进行分析,选择宫腔镜方案对其进行诊治,并对患者诊治效果进行评估。结果:36例患者接受宫腔镜方案诊治后,均已成功,不仅子宫组织得到保留,住院时间是(5.40±1.09)d,而且机体血β-HCG指数在(22.76±2.28)d即已恢复至正常范围,术中无大出血患者出现,出血量为(104.16±26.10)mL,且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对于出现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在临床诊治工作中,通过实行宫腔镜方案,除了能保证手术成功率,降低子宫切除概率外,还能促使机体血β-HCG指数及时恢复,避免大出血问题发生,可推广。
严小芳
关键词:剖宫产阴道分娩瘢痕子宫
运用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细胞产前诊断弓形虫感染的方法分析
2007年
严小芳陈汉平余蓉
关键词:弓形虫病产前诊断胎儿细胞显微操作
腹腔镜下高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高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4例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手术位置不同分为高位组与低位组,每组27例。高位组实施腹腔镜下高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低位组实施腹腔镜下低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复发率、生存率、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高位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淋巴结组织切除时间均明显长于低位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低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18个月,高位组术后复发率为3.70%,生存率为96.30%;低位组术后复发率为22.22%,生存率为74.07%。高位组复发率显著低于低位组,生存率高于低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3、5.283,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癌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25、CEA、CA199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高位组低于低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高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应用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安全可靠,与低位手术相比,可显著改善肿瘤因子水平,避免术后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
严小芳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并发症
产前诊断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两种方法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比两种取材方法进行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产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取外周血HC-MV-IgM阳性的孕妇,联合运用显微操作技术、引物延伸预扩增法(Primed extension preamplification,PEP)及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羊水和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的HCMV基因,将检测结果与胎儿实际感染情况对比。结果:运用羊水产前诊断HCMV感染的检出率为57.14%(4/7),准确率为65.38%(17/26);运用FNRBC诊断胎儿HCMV宫内感染的检出率为83.33%(15/18),准确率为92.86%(39/42)。结论:通过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产前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优于传统方法-羊水,可能为胎儿的取舍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严小芳陈汉平余容唐红菊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胎儿细胞羊水产前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