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绚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sIL-2R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2004年
- 探讨格雷夫斯病 (GD)患者13 1I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用化学发光法对 2 7例GD患者在13 1I治疗前后分别测定FT3 、FT4、TSH和sIL - 2R ;同时测定 37名对照组的sIL - 2R。GD患者13 1I治疗前组血清sIL - 2R水平为 810± 2 4 8kU/L ,高于治疗后组 (4 5 3± 30 2kU/L)和对照组 (4 10± 130kU/L) ;治疗前组FT3 、FT4与sIL - 2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5 ,0 .5 7,治疗后组FT3 、FT4与sIL - 2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71,0 .80。GD患者血清sIL - 2R水平明显升高 ,与FT3 、FT4有良好的相关性 ,经13 1I治疗后 ,患者血清sIL- 2R水平随着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下降而降低。
- 张永健邓力平丁绚
-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受体白细胞介素-2甲状腺激素
- 3H—胸腺嘧啶核苷参入法测定甲亢病人T淋巴细胞功能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
- 1991年
- 本文测定了正常人和四组甲亢病人(n=117)外周血T淋巴细胞(T 细胞)和血清中T_3T_4含量,结果显示:1、四组甲亢病人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健康人;2、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病情缓解、T_3T_4正常、T 细胞功能逐渐恢复;
- 丁绚于宪余翠丽肖智敏余爱琴刘冬年
- 关键词:甲亢甲状腺素T淋巴细胞
- RIA法和MEIA法测定血β-HCG结果比较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观察MEIA法检测总β-HCG和RIA法检测β-HCG对早孕诊断、人流术后监测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1例早孕、人流术后等血清标本,分别用雅陪全自动分析仪(采用MEIA法)和RIA法检测总β-HCG和β-HCG.结果MEIA法检测早孕的灵敏度为100%,而RIA法为86.1%;特异性均为100%.总β-HCC和β-HCC的相关性为0.81,p<0.001;回归方程为:β- HCG(μg/L)=总β- HCG(IU/L) ×0.000502+7.93(当总β- HCG> 25时),p<0.001.结论 MEIA法检测总β-HCG对诊断早孕较RIA法检测β-HCG灵敏;在人流术后监测有利于判断手术是否彻底;总β-HCG和β-HCG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 张永健丁绚于宪
- 关键词:Β-HCG血清诊断MEIA早孕
- 肾脏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水平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 1997年
- 目的 为了探讨肾脏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与肾脏疾病病情程度的关系,为肾脏疾病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观察了77例肾脏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并与6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浆内皮素浓度为43.1±15.2ng/L,肾脏疾病患者治疗前血浆内皮素水平为161±83.8ng/L,治疗后为97.4±52.7n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肾脏疾病治疗后内皮素水平明显下降(P<0.001),与BUN,Cr水平的下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过分别为0.54,0.55).结论血浆内皮素水平随着肾脏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 张永健丁绚
- 关键词:肾脏疾病血浆内皮素
- 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及干预治疗的影响
- 2007年
- 张永健李永钊于宪丁绚徐恩邓宾梅
- 关键词:患者血浆脑梗死HCY干预治疗独立危险因素
- 甲亢患者血、尿中β_2-微球蛋白的临床观察
- 1989年
- 本文观察82例甲亢疾病患者的血、尿β_2-m 的变化。发现甲亢病者在治疗前血、尿β_2-m 水平较治疗后缓解期及正常人组为高。服药治疗后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随着病情缓解,血及尿β_2-m 含量相应下降,并与血中 T_3 T_4,rT_3呈正相关。初步认为血、尿β_2-m 可作为了解甲亢疾病中免疫状态及观察药物疗效的指标。
- 于宪丁绚刘宗昌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放射免疫分析
- 肺癌患者血清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唾液酸,β-HCG、CEA水平及其意义被引量:1
- 1994年
- 肺癌患者血清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唾液酸,β-HCG、CEA水平及其意义广州医学院附二院内科(510260)田利奇,周太原,丁绚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长期以来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肺癌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
- 田利奇周太原丁绚
-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癌患者血清Β-HCG标准参考物
- 乳腺肿瘤组织生长抑素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2年
- 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SSR表达的差异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的价值 ,观察SSR表达与ER、PR表达的相关性 ,预测乳腺肿瘤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的临床价值。将手术切下的标本分成 4组 :乳腺肿瘤恶性组(恶性组 )及其对照组 (癌旁组 ) ,乳腺肿瘤良性组 (良性组 )及其对照组 (瘤旁组 )。采用RBA法测定各组织的SSR表达 ,采用免疫LsAB法测定ER、PR表达。结果 :(1)恶性组、癌旁组、良性组、瘤旁组SSR表达分别为10 8.6± 67.3fmol/mgpr、3 7.2± 9.6fmol/mgpr、43 .4± 12 .6fmol/mgpr、3 3 .9± 10 .2fmol/mgpr,恶性组比其对照组及良性组都高 ,差异有显著性 (P值分别为 <0 .0 0 1、<0 .0 1) ,而良性组与其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SSR与ER、PR表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5 9、0 .75 0。因此 ,大多数乳腺癌组织表达高密度的SSR ,可用SSR显像来做良、恶性肿瘤的初步鉴别 ,SSR表达与ER、PR表达有良好的相关性 。
- 张永健于宪林伟丁绚黄世章陆光明
- 关键词:乳腺肿瘤生长抑素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