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立新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沙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隐球菌
  • 3篇隐球菌性
  • 3篇球菌性
  • 3篇膜炎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膜
  • 3篇脑膜炎
  • 3篇梗死
  • 2篇新型隐球菌
  • 2篇新型隐球菌性
  • 2篇新型隐球菌性...
  • 2篇隐球菌性脑膜...
  • 1篇丁咯地尔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 1篇血塞通
  • 1篇血塞通治疗
  • 1篇血糖
  • 1篇血性

机构

  • 6篇长沙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黄立新
  • 4篇刘祝钦
  • 4篇胡珏
  • 3篇王振
  • 3篇肖慧
  • 2篇杨晖
  • 2篇陈娟
  • 1篇唐建生
  • 1篇徐伟
  • 1篇邓茂林
  • 1篇黎津伶
  • 1篇陈素芬

传媒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侧脑室引流治疗隐球菌脑膜炎颅高压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42例侧脑室引流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恶性颅高压的效果。方法对42例确诊为隐球菌脑膜炎合并严重颅高压(〉350mmH2O)的患者采用侧脑室微创引流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自主症状及脑脊液压力、脑脊液蛋白、白细胞数等指标,判断侧脑室引流术的治疗效果。结果42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41例患者的症状和观察指标均有明显好转,1例死亡。结论侧脑室引流术可以明显降低隐球菌脑膜炎合并严重颅高压患者的颅内压,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王振徐伟黎津伶胡珏肖慧邓茂林唐建生黄立新刘祝钦
关键词:脑膜炎
糖尿病并复发性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与糖尿病并复发性脑梗死(DRCI)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28例DRCI组、32例非糖尿病复发性脑梗死(NDRCI)组和40例健康对照组颈动脉硬化情况。结果DRCI组患者的颈内动脉钙化斑普遍存在(96.4%),NDRCI组存在钙化斑的比例为59.4%,对照组仅有4例存在小钙化斑,DRCI组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CAI MT)与对照组及NDRCI组比较明显增厚(P<0.05)。DRCI组钙化斑面积明显增大,与对照组及NDR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脑梗死复发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
黄立新
关键词:糖尿病复发性脑梗死颈动脉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30例经病原学检查证实的C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0例患者,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80(37.6±20.1)岁。②多亚急性起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及脑膜刺激征阳性。③有基础疾病者26例,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9例、肺结核9例、鼻窦炎5例,所有患者HIV抗体阴性。④30例均被误诊,27例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⑤25例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27例脑脊液培养现新型隐球菌。经过1-8(2.3±2.1)次腰穿而确诊。⑥头部CT/MRI表现为脑膜强化、脑积水、脑室扩大、颅内多发低密度灶、肉芽肿。⑦治愈15例,好转9例,死亡6例。⑧治愈组与未愈组在年龄、病程、首次腰穿压力、基础疾病、病程、有无意识障碍和脑积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近年来,HIV阴性CM发病增多,某些基础疾病可能与CM发病有关。②CM误诊率高,反复腰穿检查有助于确诊。③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CM仍然安全有效。④年老、病程长、首次腰穿压力高、蛋白高、基础疾病多、病程超过3个月、有昏迷和脑积水者预后不佳。
胡珏刘祝钦肖慧曾唐怡王振黄立新杨晖陈娟
关键词:预后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肺隐球菌病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合并肺隐球菌病(C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0例经病原学检查证实的CM合并C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4~62岁,平均(31.3±23.2)岁。病程14~120天,平均(40.0±39.7)天。(2)首发症状发热8例、头痛6例、咳嗽咯痰2例、胸痛1例。(3)有基础疾病者8例,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例、矽肺并肺结核2例、营养不良1例、鼻窦炎1例。(4)9例均被误诊为结核感染。1例误诊为肺癌。(5)胸片表现为两肺散在分布小片状、小结节阴影,边缘模糊、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CT示两肺广泛分布斑片状和斑点状密度增高影、大小不等的空洞或类圆形边缘光滑高密度结节。(6)应用二性霉素B(AMB)联合氟康唑(FCZ)静滴和AMB鞘内注射治疗,治愈6例,好转4例。结论:CM合并CP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均缺乏特异性,提高对CP影像学的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
刘祝钦胡珏肖慧王振曾唐怡黄立新陈娟杨晖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肺隐球菌病影像学
脑梗死部位与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关系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部位与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关系,为早期识别进展性卒中提供可能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48 h内入院治疗的653例脑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缺血性进展性卒中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进展性卒中组(进展组155例)和非进展性卒中组(对照组498例);按梗死部位分为侧脑室体旁梗死(A型)、分水岭梗死(B型)、单个脑叶或基底节或大面积脑梗死(C型)、脑干和/或小脑梗死(D型)4型,比较各型的发生率,对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进展组中A型进展性卒中发病率最高,其次为B型,与其他类型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其他类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高血压病史和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入院时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入院时高血糖、梗死部位与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入院时高血糖、梗死部位与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相关。侧脑室体旁梗死、分水岭梗死较易进展。
陈素芬刘祝钦胡珏黄立新
关键词:进展性缺血性卒中血糖梗死部位
丁咯地尔加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加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2例,丁咯地尔100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血塞通500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联用14d;其他治疗措施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口服肠溶阿斯匹林100mg,每日1次等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1.3%(26/32)及50.0%(15/30)(P<0.01),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丁咯地尔加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神经功能改善作用。
黄立新
关键词:脑梗死丁咯地尔血塞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