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晨
-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SOX9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聚集增强其向软骨分化的潜能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OX9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成软骨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鉴定hUC.MSCs,SOX9慢病毒载体转染hUC-MSCs后检测转染效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SOX9转染后软骨诱导培养21d,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试验、免疫荧光、阿利新兰染色进行软骨分化评价,并检测I、X型胶原以及细胞黏附分子N—cadherin的表达。结果培养的hUC-MSCs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示CD29(95.9%),CD44(96.5%),CD90(98.9%),CD105(94.3%)阳性,CD34(3.0%),CD45(2.6%)阴性,有成骨及成脂分化能力。转染48hN观察到绿色免疫荧光蛋白(GFP)表达,转染效率〉90%,P〉0.05;基因转染对hUC—MSCs的增殖无明显影响。Lenti—GFP-SOX9转染的hUC—MSCs在单层培养下出现自发性细胞聚集,并形成较大的软骨结节。SOX9明显上调了N.cadherin的表达,促进hUC.MSCs产生聚集,增加Ⅱ型胶原、Aggrecan的表达水平,抑制了I、X型胶原的表达。结论SOX9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聚集增强其向软骨分化的潜能。
- 许运陈亮史勇顾勇邹俊黄晨唐天驷
- 关键词:软骨形成干细胞SOX9基因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软骨细胞过程中免疫原性改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分化成软骨细胞过程中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免疫原性改变的影响。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体外培养BMSCs,经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鉴定后诱导成软骨样细胞,用流式检测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情况;将未分化的BMSCs及诱导后的成软骨样细胞分别与T细胞共培养,采用3H-TdR法检测T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人BMSCs不表达或低表达协同刺激分子CD28、CD80、CD83、CD86,抑制T细胞增殖;而诱导后的成软骨细胞上调表达CD28、CD80、CD83、CD86,并促进T细胞增殖。结论人BMSCs对T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而诱导后的成软骨细胞免疫原性增强,促进T细胞增殖。
- 古彦铮蔡燕倪莉黄晨杨惠林张学光施勤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协同刺激分子成软骨细胞免疫原性
- 去分化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再分化潜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去分化间充质干细胞(de-differentiat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De-MSCs)成骨再分化能力。方法:以MSCs为对照,分别采用Cell Count Kit(CCK8)法、实时定量PCR(qPCR)、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茜素红染色法检测De-MSCs增殖能力、成骨相关基因、成骨再分化能力等。结果:De-MSCs可表达干细胞表面标志,在成骨培养基中增殖能力高于MSCs(P<0.05),成骨相关基因(Runx2、Osterix、Bmp2)表达明显增加(P<0.05),ALP活性检测发现De-MSCs明显高于MSCs组(P<0.05),28 d后茜素红染色可见红色结节。结论:De-MSCs具备某些MSCs特征,但是体外再次成骨效率明显提高,De-MSCs可作为更优质种子细胞,为再生医学开拓新的思路。
- 张慧王贵超韩兴龙顾巧丽黄晨谢芳施勤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 手术技术对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手术技术对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疗效的影响。方法对86例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同种型号单球囊双侧扩张PKP治疗。其中采用标准PKP者(SS组)52例,采用非标准PKP者(NS组)34例。两组年龄、病情等近似(P>0.05),具有可比性。均根据VAS、椎体恢复高度和Cobb角的矫正度评估手术疗效,同时比较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或消失。SS组术后VAS为2.7分,椎体前缘高度恢复25.4%±12.7%,Cobb角矫正12.4°±10.5°,椎体骨水泥灌注量为(4.85±1.42)ml,骨水泥渗漏率为3.2%(主要渗漏至椎体血管内);NS组分别为3.1分、24.5%±13.9%,10.9°±10.2°、(4.45±1.33)ml和29.1%(主要渗漏至椎体周围、椎间隙和血管内等)。两组比较,除VASP>0.05外,余P均<0.05。结论遵循标准手术操作规范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 孟斌杨惠林黄晨梅昕王根林唐天驷
-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脊柱骨折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自噬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背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受体激动剂具有抗炎和抑制神经凋亡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脊髓神经元,对脊髓损伤后细胞自噬应激调控等产生影响。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仅做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大鼠以改良Allen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组腹腔注射罗格列酮;脊髓损伤组不做处理。损伤后1,3,7,14d为时间点并取材,对脊髓损伤区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以WesternBlot法检测Beclin1/Bcl-2的表达变化,同时采用BBB评分方法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第3~14天,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组BBB评分显著高于脊髓损伤组(P<0.05)。脊髓损伤组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组均见自噬相关阳性细胞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组细胞自噬程度相对降低,Beclin1表达较脊髓损伤组降低(P<0.05),Bcl-2表达较脊髓损伤组明显增加(P<0.05),神经功能增强(P<0.05)。提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自噬,对细胞凋亡产生拮抗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黄晨陈练施勤杨惠林
-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脊髓损伤自噬神经功能
- 姜黄素调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被引量:8
- 2012年
- 背景:姜黄素能明显降低破骨细胞的骨重吸收,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后采用成骨培养基进行成骨诱导,在诱导前3d于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对照),10,15μmol/L姜黄素。结果与结论:接种培养7d,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分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小集落,集落细胞呈放射状生长。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集落增大,细胞形态为长梭形。加入成骨培养基7d后细胞形态逐渐由长梭形变为多角形,随成骨诱导时间延长形态变化更加明显。加入不同浓度姜黄素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无变化。姜黄素呈剂量依赖性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Runx-2、血红素单加氧酶1的表达。提示姜黄素能有效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早期成骨分化,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干细胞血红素单加氧酶1的表达有关。
- 顾巧丽蔡燕黄晨杨惠林
- 关键词:姜黄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成骨分化骨组织工程干细胞
- 氯胺酮对脊髓损伤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及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脊髓损伤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及脊髓背角组织胶质细胞中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和氯胺酮组,各15只。脊髓损伤组和氯胺酮组以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氯胺酮组大鼠在脊髓损伤后腹腔注射氯胺酮10 mg/kg,1次/d。注射1、3、7、14、21、28 d后用足印行走箱和Bain公式测算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测算神经传导速度(NCV);并取大鼠脊髓组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脊髓背角处胶质细胞中的GFAP。结果脊髓损伤组大鼠脊髓背角胶质细胞GFAP表达明显增强,氯胺酮组大鼠GFAP表达减弱。术后1、3、7、14、21、28 d氯胺酮组大鼠SFI、NCV均高于脊髓损伤组(P均<0.05)。结论脊髓损伤大鼠坐骨神经功能下降,脊髓背角处胶质细胞GFAP表达增强。腹腔注射氯胺酮可降低脊髓背角处胶质细胞GFAP表达,提高脊髓损伤大鼠坐骨神经功能。
- 黄晨施勤许玲杨惠林
- 关键词:氯胺酮脊髓损伤坐骨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BMP-2与VEGF联合应用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 顾巧丽蔡燕黄晨杨惠林施勤
- 罗格列酮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以改良Allen法制作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中度),随机分为损伤组和药物组,各20只。药物组大鼠尾静脉注射PPARγ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损伤后1、3、7、14 d取两组大鼠脊髓损伤区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同时采用BBB评分方法观察两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损伤组相比,药物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数少,Bax表达低,Bcl-2表达高,神经功能强(P均<0.05)。结论 PPARγ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能减少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 张钦吴继彬黄晨唐天驷杨惠林
- 关键词:罗格列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