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海勤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绍兴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纯微创介入手术与配合针刀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评价被引量:5
- 2017年
- 腰椎间盘突出症极易引发腰腿痛,20~40岁是高发年龄,L4-5、L5-S1椎间盘是高发部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损害马尾神经,引发马鞍去感觉障碍,造成患者具有异常的大小便功能甚至截瘫。本研究比较了微创介入手术与配合针刀与单纯微创介入手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报告如下。
- 鲁海勤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疗效评价针刀L5-S1大小便功能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与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下腹及下肢手术的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分子结构与布比卡因相似,但其对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毒性远低于布比卡因,显著的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是该局麻醉药的又一特性,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有研究证实,临床浓度、剂量的罗哌卡因可安全用于腰麻(SA)。笔者将1%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选择性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腹及下肢手术并与连续硬膜外阻滞(CEA)比较,报道如下。
- 鲁海勤
- 关键词:连续硬膜外阻滞罗哌卡因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阻滞下腹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 疼痛科门诊和病房的管理
- 2018年
- 目的:分析疼痛科门诊和病房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的120例疼痛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6~12月的30例门诊患者和30例病房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的30例门诊患者和30例病房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基于疼痛科现状的临床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门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疼痛科现况的门诊管理和病房管理效果理想,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鲁海勤
- 关键词:疼痛科门诊病房
- 骶丛药物灌注方法治疗脊柱源性腰腿痛的机理和临床价值
- 2017年
- 目的探讨骶丛药物灌注方法治疗脊柱源性腰腿痛的机理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绍兴第二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脊柱源性腰腿痛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骶丛药物灌注方法治疗组(研究组)和红外线短中长频治疗仪联合针灸按摩治疗仪治疗组(对照组)2组,每组各40例。对2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主要临床体征评分、胸腰段脊柱屈曲度、VAS评分、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腰部疼痛、患肢发凉、下肢麻木、下肢放射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L3横突尖部压痛评分、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腰段脊柱屈曲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丛药物灌注方法治疗脊柱源性腰腿痛的临床价值较红外线短中长频治疗仪联合针灸按摩治疗仪治疗高,其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的胸腰段脊柱屈曲度及治疗的总有效率。
- 俞国成鲁海勤王松根
- 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独一味胶囊治疗四肢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独一味胶囊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 0例单独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治疗,观察组3 0例在鹿瓜多肽注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独一味胶囊口服治疗;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2组患者骨折术后疼痛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天、7天,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股骨干骨折、胫腓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股骨颈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等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功能恢复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 6.67%,对照组为7 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63.3 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独一味胶囊治疗四肢骨折,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 俞国成鲁海勤许海波莫圣阳
- 关键词:骨折四肢鹿瓜多肽注射液独一味胶囊骨折愈合
- 吗啡联合二羟丙茶碱缓解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效果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吗啡联合二羟丙茶碱临床缓解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疗效。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将晚期肿瘤呼吸困难的186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给予二羟丙茶碱,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吗啡。比较两组呼吸困难情况[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Brog量表]、血气指标[呼吸次数、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_2)]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Brog评分、呼吸次数、HR显著降低,且观察组VAS、Brog、呼吸次数、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pO_2显著升高,且观察组SpO_2[(90.55±22.57)%]显著高于对照组[(79.51±19.57)%],t=3.564,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4.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41%,χ~2=49.354,P<0.05。结论吗啡联合二羟丙茶碱可有效缓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改善血气指标,治疗效果满意。
- 詹钦波鲁海勤凌森耀常胜丁泳
- 关键词:肿瘤吗啡二羟丙茶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