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宁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碳钢
  • 4篇中碳
  • 4篇中碳钢
  • 4篇控冷
  • 4篇控轧
  • 4篇控轧控冷
  • 2篇力学性能
  • 2篇参量
  • 2篇力学性
  • 1篇微合金
  • 1篇微合金化
  • 1篇显微组织
  • 1篇晶粒
  • 1篇晶粒度
  • 1篇合金
  • 1篇合金化
  • 1篇奥氏体
  • 1篇奥氏体晶粒
  • 1篇奥氏体晶粒度
  • 1篇

机构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太原钢铁集团...

作者

  • 5篇高宁
  • 4篇李文卿
  • 4篇王轶文
  • 1篇李文卿
  • 1篇张小红

传媒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钢铁
  • 1篇钢铁研究

年份

  • 1篇1992
  • 3篇1990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微合金化和控轧控冷对中碳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测定微合金化中碳钢,经控轧控冷实验后的各项力学性能及先共析铁素体量(fa)、平均尺寸(d_a)、自由程(λ_α)和珠光体片层间距(S_0)。根据实验数据,以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中碳钢力学性能、组织参量、微合金化元素和控轧控冷工艺参数之间关系,得到了一些表述它们之间定量关系的估计式,并探讨控轧控冷微合金化中碳钢的强韧化机制。
李文卿高宁王轶文
关键词:微合金化控轧中碳钢
控轧控冷中碳钢力学性能回归方程幂指数的优化
1990年
本文对以Ti、V、Nb及V-Ti微合金化的中碳钢进行了控轧控冷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对力学性能回归方程的幂指数做了优化,以回归方程系统地表达了各项力学性能与多个组织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李文卿高宁王轶文
关键词:碳钢力学性能
铝、钛、钒和铌对中碳钢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被引量:7
1990年
对6炉微合金化高氮L45钢进行了长时间(1800s)加热时和快速(50℃/s)短时间(5s)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试验。测定了奥氏体晶粒平均截线长度。在萃取复型透射电镜照片上利用图象分析仪测定了1、3和6钢样中微细析出相的尺寸分布。利用透射电镜能谱仪分析了微细析出相的化学成分。还探讨了铝及微合金化元素钛、钒和铌与加热温度对高氮中碳钢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机制。
李文卿张小红高宁王轶文
关键词:碳钢奥氏体晶粒
控轧控冷中碳钢力学性能与组织参量间的定量关系
1992年
对微合金化中碳钢进行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的试验;测定了各项力学性能及先共析铁素体最f_α、铁素体平均截线长度d_α、铁素体平均自由程λ_α和珠光体平均片层间距S_(oj),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控轧控冷微合金化中碳钢力学性能与组织参量间的关系,对力学性能非线性回归方程的幂指数做了优化,得到优化的定量关系式;探讨了控轧控冷中碳钢的强韧化机制。
李文卿高宁王轶文
关键词:控轧控冷碳钢力学性能
控轧控冷时中碳钢的力学性能与组织参量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对微合金化中碳L45钢进行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试验;测定了各项力学性能及先共析铁素体量f_aa、铁素体尺寸d_a、铁素体自由程λ_a和珠光体片层间距S_o;采用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控轧控冷微合金化中碳钢力学性能与组织参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些表达其定量关系的估计式,探讨了控轧控冷中碳钢的强韧化机制。
高宁李文卿王轶文
关键词:中碳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