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宁
- 作品数:113 被引量:355H指数:10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生药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被引量:7
- 2012年
- 生药学是军队药学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本教研室对生药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方法、手段、模式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适合当前军队生药学教学的一些措施,力争培养优秀的药学专业人才。
- 周霆高宁
- 关键词:生药学教学改革
- 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白血病的复方药物组合物
-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淋巴白血病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该复方药物组合物含6-姜烯酚和Salubrinal。6-姜烯酚和Salubrinal组合物可在低剂量配伍时产生6-姜烯酚高剂量下的生物学效应,...
- 李萍彭咏波齐炼文闻晓东周萍高宁陈君
- 农药叶枯灵对大鼠离体灌流肝的影响被引量:2
- 1991年
- 农药叶枯灵是一种新型高效有机硫杀菌剂,其化学名为2-苯酰肼叉-1,3噻茂烷,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良好,华西医科大学对其毒性已进行了研究(见华西医科大学成立75周年获奖论文集1985;173)。本研究用灌流肝实验模型,对灌流肝流出液的酶活性及Na^+、K^+浓度进行探讨,为代谢研究提供实验资料。
- 朱振华高宁何建邯赵悦淑孙棉龄
- 关键词:农药叶枯灵毒性
- 抗人Cl-INH McAb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结构分析
- 1997年
- 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基因工程抗体研究,已成为抗体应用研究的核心。构建重组抗体的前提是从杂交瘤细胞、免疫脾细胞或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分离免疫球蛋白(Ig)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VL和VH)基因。
- 高宁朱锡华
- 关键词:可变区基因基因工程抗体DNA序列测定DNA片段
- 自制方化湿液对湿阻证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自制方化湿液对湿阻证大鼠胃黏膜保护作用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化湿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正常组常规喂养,其余各组采用改进的环境加疲劳法制造湿阻证模型,连续6 d。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化湿液治疗组按低、中、高剂量(4、8、16 g/kg)灌胃治疗,每天1次,连续8 d。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褪黑素(M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胃黏膜EGFR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脾虚症状明显,胃黏膜有明显充血水肿,并有出血点及血块,且血清MT及GSH-Px含量降低[MT:(9.68±1.48),GSH-Px:(368.10±52.92),P<0.05],MDA含量增高[(19.43±3.49),P<0.05];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大鼠胃黏膜EGFR表达较正常组减少[灰度值(166.013±7.757),光密度值(0.025±0.193),P<0.05]。经化湿液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血清MT及GSH-Px含量增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大鼠胃黏膜EGFR表达依次增加(P<0.05)。结论自制方化湿液可明显改善湿阻证大鼠脾虚症状并对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及提高胃黏膜EGFR的表达量有关。
- 薛晓倩黄学宽高宁刘鄂湖
- 关键词:湿阻证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自由基损伤
- 生药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索改革生药学教学方法,以提高其教学质量。方法:针对传统教学方法过于枯燥的弊端,通过多种途径对生药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实践。结果:增设专题研讨课,应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渗透于课堂教学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增设野外实践。结论:通过生药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提升,专业知识得到了扩展,创新及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生药学教学质量获得提高。
- 唐雨高宁
- 关键词:药学专业生药学教学方法
- 一种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熊果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熊果酸衍生物是熊果烷-12-烯-28-酰(8’-氨基辛酸)。其制备方法包括先分两步将熊果酸转化成3-O-乙酰熊果烷-28-酰氯中间体的粗品,然后,以该粗品为反应物之一与8-氨基辛酸反应,最...
- 张定林高宁刘毅敏李国兵赵先英季卫刚
- 文献传递
- 用莲心碱协同紫杉醇化疗的药物组合及其应用方法
- 用莲心碱协同紫杉醇化疗的药物组合及其应用方法。该药物组合由莲心碱注射液和化疗药物紫杉醇注射液组成。应用方法的步骤是①按照莲心碱注射液中的实际药量∶患者体重=4.88mg/kg的剂量,通过静脉每日注射一次莲心碱;②在按照步...
- 高宁周静李国兵张宏伟
- 文献传递
- 维生素E对小鼠胸腺、脾脏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1
- 1994年
- 五组初断奶小鼠分别饲喂生育酚(VE)缺乏,合有Vh1/3、正常、3倍及20倍需要量的膳食,8周后观察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补充VE后,小鼠脾脏指数显著增高,胸腺指数仅略有上升,并提高T细胞、T_H亚群百分率,降低T_s亚群百分率,使T_H/T_s比值增高。提示:VE刺激脾脏细胞增生更为显著,VE促进T细胞的成熟、分化。VE影响免疫反应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T_H/T_s比值而进行调节的。除20倍需要量组外,饲料中VE重与T细胞及亚群的提高相关,认为3倍需要量为合适剂量。
- 高宁杨家驹朱俊东叶建锋
- 关键词:维生素ET淋巴细胞胸腺脾脏
- 细胞凋亡及相关Bcl-2蛋白在大鼠肝促癌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研究大鼠肝癌促癌阶段促癌物苯巴比妥(PB)对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相关基因Bcl-2表达情况。方法:复制大鼠肝癌启动/促进模型,采用TUNEL法检测各实验组不同时相点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cl-2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高、中、低剂量组和启动组随着时相点的延长细胞凋亡率是降低的,且各时相点间凋亡率均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正常组和单纯促癌组各时相点凋亡率基本稳定,无显著差异(P>0.05)。撤除组当撤除PB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与撤除前一时相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Bcl-2基因蛋白表达在高、中剂量组随着时相点的延长呈现增加的趋势,且各时相点间均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低剂量组和启动组随着时相点的延长Bcl-2基因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但各时相点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正常组和单纯促癌组各时相点Bcl-2基因蛋白表达基本稳定,无显著差异(P>0.05)。撤除组当撤除PB后Bcl-2基因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撤除前一时相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大鼠肝促癌阶段,促癌物PB能抑制大鼠肝癌前病变的细胞凋亡,增加凋亡相关Bcl-2基因蛋白表达,提示凋亡的抑制可能是促癌作用的机制之一,凋亡的抑制与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增加有关。
- 龙冬梅冷言冰曹波胡冉高宁舒为群
- 关键词:细胞凋亡BCL-2蛋白苯巴比妥大鼠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