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伊航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高密度电法在黄土滑坡勘察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为探讨高密度变电法在黄土地区滑坡勘察中的适用性,以陇东地区杜家沟黄土滑坡为例,利用高密度电法查明了该滑坡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和基岩面埋深,以及落水洞分布情况。对该方法的工作原理、野外探测装置类型的选择、测线布置及数据处理、资料分析与解释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践表明,运用该方法对黄土滑坡进行勘察是可行的,其勘察结果经地质雷达钻孔取芯验证是可信的。
- 肖翔刘之葵高伊航
- 关键词:黄土滑坡高密度电法数据采集
- 重庆北碚区浸口滑坡形成机制和稳定性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为研究滑坡形成机制及其稳定特性,以便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以重庆北碚区浸口滑坡为例,对滑坡形成条件、滑坡面、滑坡带和影响滑坡稳定性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现场大容重试验以及反算法,确定接近工程实际的抗剪强度指标;根据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论证。滑坡体地下水的改变使得滑坡土体与滑移带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滑移带土体软化,静水压力与水浮托力增大,最后致使滑坡体失稳。据计算,该滑坡现状基本稳定,在二十年一遇的暴雨条件下欠稳定。滑坡区有两处致灾体,泥石流现状欠稳定,崩塌堆积体现状基本稳定。在人类工程活动下泥石流和崩塌堆积体均不稳定。
- 葛莎刘之葵高伊航高幼龙
-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分析泥石流崩塌
- 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典型黄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评价研究
-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规模与强度的不断增大,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地质灾害预防的研究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和六盘山过渡地带,地貌类型以剥...
- 高伊航
- 关键词:黄土丘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重庆瀼渡场北崩滑体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重庆瀼渡场北崩滑体主要由松散及透水性好的崩塌堆积物质组成,滑体沿堆积层和基岩接触面滑动。通过监测分析发现,滑体不同位置的变形速率和累积位移量存在差异性。崩滑体变形主要集中在汛期雨季,枯水期旱季变形较小,滑坡后缘位移发生的时间较前缘略显滞后性。崩滑体发生变形破坏的内因是组成滑体的松散物质工程地质性质差,透水性好,滑移带土体在水的浸泡软化作用下,强度大幅下降,导致崩滑体失稳移动。崩滑体发生变形破坏的外因是降雨和库水位变化的联合作用,导致崩滑体自重增加、潜蚀破坏、产生动静水压力。
- 高伊航刘之葵唐克静高幼龙
- 关键词:崩滑体
- 重庆市三峡库区丰都县白沙沱滑坡变形特征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环境复杂,是一个滑坡多发区域,滑坡的发生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三峡库区丰都县白沙沱滑坡灾害勘查研究,阐述了该滑坡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各层岩土体结构特征及物质组成、变形特征、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物理力学特征,考虑到三峡库区的蓄水影响,在不同工况下对滑坡体进行稳定性计算,并结合抗剪强度指标的敏感性分析,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条件下该滑坡体不同剖面的稳定性存在潜在危害,甚至可能整体失稳破坏;同时,内摩擦角为滑坡稳定性的敏感因子,对滑坡的稳定性影响程度至关重要。这为滑坡防治与治理提供合理的设计依据,同时说明研究该滑坡的意义重大。
- 肖翔刘之葵高伊航金枭豪
- 关键词:三峡库区影响因素稳定性分析
- 重庆万州区某滑坡变形特征及成灾机理分析
- 2015年
- 以重庆市万州区某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其上建立了基于地表位移GPS、深部位移监测于一体的监测系统,通过变形监测分析其变形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监测成果发现,滑体是沿崩坡积物及基岩软弱层与基岩接触面滑动,并且滑坡体不同位置对应的变形速度、累计位移量具有差异性,滑体变形主要集中于汛期雨季,滑坡体后缘位移发生变化的时间较前缘稍显滞后性。滑坡发生变形破坏的内因是滑坡区地质条件差和对滑体本身不利的结构特征,外因则是强降雨及三峡库区水位周期性变化的双重作用。
- 王剑刘之葵高伊航高伊航
- 关键词:滑坡
- 付家岩滑坡变形特征及形成机理
- 2011年
- 长江三峡库区横跨川鄂褶皱带中段和川东弧形褶皱带东段,自然地质条件复杂,暴雨、洪水频繁,是我国滑坡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之一。重庆市万州区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付家岩滑坡为其中具代表性的一个,该滑坡对已建的移民迁建工程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在详细调查研究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深入系统地分析了该滑坡的变形特征、诱发因素和形成机制。
- 王秋军李治广高伊航
- 关键词:滑坡监测系统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