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潇潇

作品数:57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省皮肤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基因
  • 21篇天疱疮
  • 11篇族性
  • 11篇家族
  • 11篇家族性
  • 10篇突变
  • 10篇慢性
  • 8篇银屑
  • 8篇银屑病
  • 8篇家族性良性慢...
  • 7篇大疱
  • 7篇大疱性
  • 7篇皮肤
  • 7篇麻风
  • 7篇麻风病
  • 6篇基因突变
  • 6篇ATP2C1
  • 4篇大疱性表皮松...
  • 4篇大疱性表皮松...
  • 4篇等位

机构

  • 56篇山东省皮肤病...
  • 4篇济南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淄博市疾病预...
  • 1篇威海市疾病预...
  • 1篇青岛市疾病预...
  • 1篇山东省血液中...
  • 1篇潍坊市寒亭区...
  • 1篇邹城市皮肤病...
  • 1篇寿光市皮肤病...
  • 1篇济南市皮肤病...
  • 1篇安徽省皮肤病...

作者

  • 57篇颜潇潇
  • 33篇张福仁
  • 18篇王广进
  • 16篇田洪青
  • 16篇周桂芝
  • 14篇刘红
  • 11篇施仲香
  • 10篇于永翔
  • 10篇于美玲
  • 7篇杨宝琦
  • 7篇周盛基
  • 6篇杨青
  • 6篇于长平
  • 6篇王昌媛
  • 5篇陈树民
  • 5篇张迪展
  • 5篇卢宪梅
  • 5篇张朝霞
  • 5篇王娜
  • 4篇吴梅

传媒

  • 36篇中国麻风皮肤...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国外医学(皮...
  • 1篇第14次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3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8全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副肿瘤天疱疮1例
副肿瘤性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PNP)是1990年由Anhalt首先描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天疱疮。该疾病在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学方面具有特征性的改变,伴有良性或者恶性潜
颜潇潇于长平施仲香周桂芝于美玲
关键词:副肿瘤天疱疮副肿瘤性
胸骨柄体关节受累的关节病性银屑病三例被引量:1
2010年
近年来,我们采用螺旋CT骨重建和高频超声技术连续诊断3例胸骨柄体关节受累的关节病性银屑病,报道如下。
屈丽娜于美玲张迪展王广进周胜基王娜颜潇潇张福仁
关键词:关节病性银屑病关节受累胸骨柄螺旋CT骨重建
汉族天疱疮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252位点多态性分析
2013年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基因+25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汉族天疱疮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38例寻常型天疱疮(PV)、31例落叶型天疱疮(PF)和85例正常对照进行TNF-β基因+252位点基因多态性检测,分别比较PV组、PF组与正常对照组中该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TNF-β基因+252位点G/G基因型频率在PV组、PF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是15.79%(6/38)、16.13%(5/31)和14.12%(6/85);G/A基因型频率在PV组、PF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是52.63%(20/38)、35.48%(11/31)和45.88%(39/85);A/A基因型频率在PV组、PF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是31.58%(12/38)、48.39%(15/31)和40.00%(34/85)。上述各基因型和G、A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NF-β基因+252位点基因多态性和G、A等位基因与汉族PV、PF的遗传易感性可能无关。
杨宝琦刘红颜潇潇于永翔赵娜王广进陈学超周桂芝张福仁
关键词:天疱疮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多态性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一家系ATP2C1基因突变与基因诊断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定位一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ATP2C1突变基因。方法:应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基因的突变。结果:先证者ATP2C1基因的第6号外显子中发现一个尚未报道的突变位点366T→A(Y122X),在4个临床表现正常的后代中发现2人存在相同的突变位点。结论:发现一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一个新的特异性突变位点。
颜潇潇田洪青于永翔吴梅张福仁
关键词:家族性天疱疮基因诊断
注射干扰素α致寻常型银屑病加重2例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报道2例青年男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因注射干扰素α后致银屑病加重。
秦佩佩王广进颜潇潇
关键词:银屑病干扰素Α
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分子生物学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
2005年
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由ATP2C1基因突变所致,其编码一种新型P型Ca2+ATP酶,即人类分泌途径Ca2+/Mn2+ATP酶(humansecretorypathwayCa2+/Mn2+ATPase)。人角质形成细胞SPCA1泵位于高尔基体,其将细胞浆中的Ca2+转运致高尔基体内,控制着高尔基体钙离子的浓度。
颜潇潇张福仁
关键词:ATP2C1分子生物学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分子生物学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人角质形成细胞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分析40例山东地区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加重因素、病程和治疗等方面特征。方法:对17个先证者及其家系患者共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1)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好发于腋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2)食物、药物、心理等因素可以加重病情;(3)4例患者有乏力的表现,与皮疹严重程度一致;(4)病程超过20年的患者中,多数(10/15)无逐年好转的趋势;(5)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局部结合系统治疗有一定疗效。结论: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病程长,有一定加重因素和临床特征,乏力可能是该病的全身症状,阿维A与雷公藤联合应用效果好。
田洪青颜潇潇张福仁周桂芝卢宪梅王昌媛
关键词: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性传播疾病高危人群传播阻断与治疗
田洪青李珍刘殿昌蒋红伟单晓峰陈树民颜潇潇李富容李中伟
该项目属于性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领域,在国际和国内多个项目的支持下完成。 性传播疾病逐年增加,尤其是梅毒发病率迅速增加,全国及山东省的报病数均已位居传染病第三,严重摧残着人们的健康。课题组对山东省梅毒疫情进行了监测,为制...
关键词: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性病防治健康教育
肉芽肿性口周皮炎一例
2020年
患者,男,49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颌出现红斑、丘疹,逐渐增多。皮肤科检查:下颌片状红斑,其上可见红色粟粒大丘疹,少许鳞屑,密集分布。组织病理检查:可见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及淋巴细胞浸润。诊断:肉芽肿性口周皮炎。给予多西环素0.1 g,每日2次口服,0.1%他克莫司局部外用,治疗40天后皮疹完全消退。
常雯茜颜潇潇
关键词:肉芽肿皮炎
麻风病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早期麻风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主要针对一些候选基因,多数采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方法,少数采用了候选基因区域的连锁分析;近期,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扫描及区域内定位克隆易感基因成为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候选基因病...
张福仁王昌媛刘红颜潇潇
关键词:麻风病遗传易感性候选基因全基因组扫描易感基因定位克隆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