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树宗 作品数:43 被引量:172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中央级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HAMSOM模式对海啸引起的水位异常的模拟 2009年 从海啸的特征出发,探讨在利用Hamburg Shelf Ocean Model(HAMSOM)对海洋上已经发生的海啸进行模拟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参数处理问题,同时利用理想地形进行多个实验,分析海啸发生后传播到近岸,尤其是200 km内的水位变化特征。成功的用数值模式对海啸进行模拟可以使海啸预警发挥重大作用。 韩树宗 姚晓萍 徐江玲 郑运霞关键词:海啸 水位变化 太平洋波高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8 2003年 使用 Topex/ Poseidon卫星高度计 1 992年 1 0月~ 1 998年 1 2月连续 75个月 ,2 30个重复周期的有效波高资料对南北太平洋的有效波高进行了统计 ,分析了太平洋有效波高的多年平均、多年各月平均和多年各季平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太平洋波高分布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规律 。 韩树宗 朱大勇 郭佩芳关键词:波高分布 卫星高度计 有效波高 墨西哥湾溢油事故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溢油事故会对海洋、湿地和河口的生物造成严重危害。为了降低石油泄漏事故的危害,促进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了解油膜的运动路径和扩散范围,结合流、风等信息对油污的漂移进行预测。本文主要工作是利用NOAA的GNOME(General NOAA Operational Modeling Environment)溢油模型,对墨西哥湾“深海地平线”溢油事故在2010年5月8日~11日的溢油情况进行了溢油轨迹的模拟。模拟过程中,采用GOM HYCOM模式计算的流场数据和NECP的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风场数据作为GNOME模型的驱动数据。并将模拟结果与卫星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GNOME模拟的溢油轨迹与卫星应急信息中心网站(Center for Satellite Based Crisis Information)提供的油污覆盖卫星图相符性良好。并研究了流场的不确定性对溢油轨迹模拟结果的影响。 韩树宗 张彩霞关键词:溢油 GNOME 海浪方向极值推算的理论探讨与方法研究 为了适应当前海洋工程设计的迫切要求,特别是海洋固定平台设计的需要,该文以传统极值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海浪方向极值推算的理论和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研究.提出三种方向极值推算方法,即“方差剔除法”,“极值序列比例系数法(包括‘... 韩树宗关键词:海洋工程 重现期 文献传递 基于HYCOM的风生大洋环流模拟及季节变化分析 被引量:7 2009年 基于垂向混合坐标系统的海洋模式HYCOM建立了全球大洋气候态环流场。在此基础上与前人研究工作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了全球风生大洋环流场的季节变化情况。从模拟结果看该模式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可以合理地模拟南极绕极流、赤道流系、黑潮和湾流等世界各主要大洋流系。从断面温度场、流函数分布和断面流量场等分析显示:南极绕极流堪称世界最强流,湾流整体强于黑潮,3者都具有夏季增强、冬季减弱的特点。HYCOM模式在国外的研究方兴未艾,而在国内的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对该模式的介绍和结果分析,向读者推荐使用该模式。 郑沛楠 吴德星 陈学恩 韩树宗 陆泽廷关键词:HYCOM 数值模拟 南海波浪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2020年 利用SWAN波浪数值模式和ECMWF的ERA-Interim风场数据建立模型,对中国南海地区1981-2012的波浪进行了计算。利用浮标实测波浪资料进行对比验证后发现,波浪的计算结果良好。利用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的结论:1.有效波高距平场的EOF分解结果显示,第一模态解释了波浪变化的最主要形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第二模态反映了季风的季节转换对有效波高的影响;第三模态代表的可能是地形的某种变化对有效波高变化的影响。2.整个南海地区主体的常浪向为NE,强浪向以NE和N为主,这主要是由于风速大且持续时间长的冬季风造成的。3.南海冬季有效波高最大,主要是受冬季风影响;夏季西南季风对南海南部的影响大于北部。4.100年一遇重现期有效波高整体北大南小,北部接近17m,南部为9m左右。 韩树宗 董杨杨 张水平 范永斌 武双全关键词:波浪 季风 SWAN EOF 一种远程高频地波雷达海上验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高频地波雷达海上验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高频地波雷达进行雷达元设置,(2)根据≥30天连续观测的各个雷达元采样点的实际采样情况,统计出各个雷达元的采样率,(3)在地波雷达的最大观测范围处应设立... 韩树宗 杨华 武双全 王星驰利用合成孔径技术提取表层海流的新算法 被引量:2 2007年 为满足高频地波雷达单站提取表层海流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利用合成孔径技术提取表层海流的新算法,并通过仿真验证其可行性。首先描述系统组成、实现方式和信号模型,然后基于线性调频信号参数的迭代估计方法提出了流速估计算法,最后实现了在一个海域分辨单元上提取表层海流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选取适当的方位分辨单元大小,并从方位向回波中提取信号参数,该算法能够估计出表层海流的流速和流向,且精度满足要求。这表明利用高频地波合成孔径雷达实现单站提取表层海流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薛文虎 韩树宗 朱三文 唐劲松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高频地波 青岛近海悬沙输运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007年 研究近海海域水流、悬沙运动规律,运用基于COHERENS发展的水动力悬沙模型COHERENS-SED,结合当地一般波浪条件,模拟了青岛近海悬浮泥沙输运情况,并验证及分析了水动力环境及悬沙输运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在波流联合作用下,近岸掀沙明显,大潮期间该海域近岸悬沙浓度值最高可达50 mg/L。 韩树宗 林俊 张栋国 赵瑾关键词:悬沙 青岛近海 南海上层盐度对台风“莎莉嘉”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莎莉嘉(1621号)"是2016年的超强台风,本文利用高分辨率下的海气耦合模式COAWST再现了这个台风过程,并结合台风过境时间段内5d一次的ARGO数据综合分析了台风过境所引起的南海上层盐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台风对海洋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延迟性和持续性,约在台风中心过境1d后盐度变化达到最大值。台风过境总体上会使海区内上层盐度升高,最高可达0.4左右,台风路径右侧盐度升高幅度大于左侧,具有明显的右偏性,盐度变化中心相对台风路径偏移距离约50km。影响海洋上层盐度变化的因素有:台风强度、盐度分布结构和降水。台风强度越大,蒸发、抽吸和混合作用越强,盐度变化越大。台风会引起海洋盐度分布结构水平和垂向的显著改变,使高盐区或低盐区发生显著转变。而降水则会使上层盐度降低,所以台风过境海区内的盐度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毛锴 刘春笑 李自强 孟昭祎 韩树宗关键词:台风 盐度 AR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