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毛囊
  • 3篇Β-CATE...
  • 2篇SHH
  • 1篇蛋白
  • 1篇有效锌
  • 1篇酸酶
  • 1篇牦牛
  • 1篇位点
  • 1篇锌指
  • 1篇锌指蛋白
  • 1篇锌指核酸酶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化
  • 1篇睫毛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工程
  • 1篇基因工程技术
  • 1篇核酸
  • 1篇核酸酶
  • 1篇靶位

机构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4篇韩新艳
  • 2篇卢光
  • 2篇郁枫
  • 1篇任刚
  • 1篇张存芳
  • 1篇王令
  • 1篇任志丹
  • 1篇支旭勃
  • 1篇赵云辉
  • 1篇李亚明
  • 1篇何婷
  • 1篇王旭强
  • 1篇辛颖
  • 1篇张婷婷
  • 1篇张智英
  • 1篇杨涵江
  • 1篇王瑞
  • 1篇雷洁
  • 1篇贾杰只
  • 1篇任强

传媒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藏山羊胚胎毛囊的形态发生及β-catenin的表达模式
本研究以胚龄(Ed)51~91藏山羊胚胎为实验材料,用Ed 53~102藏绵羊胚胎和Ed77~88牦牛胚胎作为对照,通过石蜡切片、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藏山羊胚胎不同部位毛囊形态发生的差异,并定性和定量检测β-ca...
韩新艳
关键词:Β-CATENIN
文献传递
藏山羊胚胎毛囊的形态发生及β-catenin和SHH的两类表达模式被引量:2
2009年
研究藏山羊不同部位毛囊形态发生的差异及其β-catenin和SHH的表达规律。选择胚龄(Ed)51-89藏山羊胚胎样品,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EnVis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其不同部位毛囊的形态发生及β-catenin,SHH,PCNA,K14的表达进行观察、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藏山羊胚胎各部位毛囊形态发生的时间、密度、大小等均有差异,这种差异与皮肤下对应的骨骼类型相关。通过数据分析比较发现,β-catenin和SHH在藏山羊毛囊形态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有两种模式:分别是一种以间充质为主导的模式(主要见于肢端),另一种是表皮为主导的模式(主要见于躯体大部分部位)。β-catenin与SHH在藏山羊胚胎毛囊形态发生过程中至少有两种表达模式,其中以间充质为主导的模式在肢端毛囊形态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韩新艳郁枫何婷王旭强卢光任志丹
关键词:Β-CATENINSHH
牦牛睫毛毛囊的形态发生及其Shh与β-catenin的时空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以胚龄(Ed)45-240牦牛上睑皮肤为材料,同一个体背部皮肤作为对照,通过组织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睫毛毛囊的形态发生过程,检测Shh和β-catenin在牦牛睫毛毛囊形态发生中的时空表达和互作规律。结果表明,在睫毛毛囊的形态发生中表皮-间充质相互作用以表皮为主导间充质随着表皮而变化,β-catenin从基板表皮开始表达,逐渐增强,从毛芽至形成毛囊维持高水平,间充质变化幅度较小;Shh则在睫毛形态发生中变化剧烈,刺激基板—毛芽—毛钉—毛囊。Shh与β-catenin睫毛形态发生中既有协同作用,也有各自的分工,Shh负责发出信号指导细胞分化决定细胞命运,β-catenin则主管维持细胞分化状态并大量增殖。提示两种信号的表达强度与精细分工差异可能是决定毛囊类型的关键因素。
李静卢光郁枫任强赵云辉韩新艳
关键词:牦牛睫毛毛囊免疫组化Β-CATENIN
一种开源方式筛选靶向结合人DYRK1A基因靶位点的锌指蛋白的方法
本发明一种开源方式筛选靶向结合人DYRK1A基因靶位点的锌指蛋白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3个锌指蛋白库的构建;(2)报告载体和报告菌株的构建;(3)有效锌指库的筛选;(4)有效锌指库的连接、组装;...
张智英李战伟杨涵江任刚王令张存芳张婷婷王瑞贾杰只雷洁李亚明支旭勃韩新艳辛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